“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01题 与竣工图相关的资料包括()。
A.建设场地原始地形图
B.设计变更文件
C.工程竣工纵断面图
D.工程定位、检查及竣工测量的资料
E.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为了全面反映竣工成果,便于运行管理、维修和日后改(扩)建,下列与竣工图有关的一切资料,应分类装订成册,作为竣工图的附件保存:
(1)地下管线、地下隧道竣工纵断面图。
(2)道路、桥梁、水工构筑物竣工纵断面图。工程完工以后,应进行路面(沿中心线)水准测量,以编绘竣工纵断面图。
(3)建筑场地及其附近的测量控制点布置图及坐标与高程一览表。
(4)建筑物或构筑物沉降及变形观测资料。
(5)工程定位、检查及竣工测量的资料。
(6)设计变更文件。
(7)建设场地原始地形图。
第1002题 关于城市管道施工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井室等附属构筑物控制点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
B.管道高程应以管外底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
C.井室等附属构筑物应以内底高程作为控制基准
D.管道铺设或砌筑构筑物前,应校测管道及构筑物中心及高程
E.圆形、扇形井平面位置放线应以井底圆心为基准放线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城市管道施工测量
(1)各类管道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点包括起点、终点、折点、井室(支墩、支架) 中心点、变坡点等特征控制点。重力流排水管道中线桩间距宜为10m,给水管道、燃气 管道和供热管(沟)道的中心桩间距宜为15~20m。
(2)井室(支墩、支架)平面位置放线:矩形井室应以管道中心线及垂直管道中心线的井中心线为轴线进行放线;圆形、扇形井室应以井底圆心为基准进行放线;支墩、 支架以轴线和中心为基准放线。
(3)排水管道工程高程应以管内底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给水等压力管道工程应以管道中心线高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井室等附属构筑物应以内底高程作为控制基准,控制点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明开管线沟槽一般采用坡度板法控制中心与高程。
(4)在挖槽见底前、施工砂石(混凝土)基础前、管道铺设或砌筑构筑物前,应校测管道及构筑物中心与高程。
(5)分段施工时,相邻施工段间的测点宜布设在施工分界点附近,施工测量时应对相邻已完成管道进行复核。 (6)管道施工控制桩点应与道路控制桩点进行复测与校核。
(7)管线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管线竣工测量。
第1003题 关于隧道施工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超挖,应及时用水准仪测量开挖深度并测放出钢支撑位置线
B.竖井联系测量的平面控制可采用悬挂钢尺或钢丝导入的水准测量方法
C.盾构施工遇到曲线段,要进行洞内控制点加密,增加测量频次和测点设置
D.贯通测量应配合贯通施工,及时分配调整贯通误差,以免误差集中在贯通面上
E.盾构机拼装后应进行初始姿态测量,掘进过程中应进行实时姿态测量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城市隧道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
(1)城市隧道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控制测量;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和高程放样。
(2)地面高程控制可视现场情况以三、四等水准或相应精度的三角高程测量布设。 隧道有相向施工段时应进行贯通测量设计,根据相向开挖段的长度,按设计要求布设 二、三等或四等三角网,或者布设相应精度的精密导线。
(3)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超挖,应及时用水准仪测量开挖深度并测放出钢支撑位置线。
(4)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联系测量,竖井联系测量的平面控制采用光学投点法、激光准直法、陀螺仪定向法或联系三角形法,竖井联系测量的高程控制采用悬挂钢尺或钢丝导入的水准测量方法。将地面坐标、方位和高程通过竖井、基坑或通道等适时传递到地下,形成地下平面、高程控制网。
(5)敷设洞内基本导线、施工导线和水准路线,并随施工进展而不断延伸;在开挖掌子面上放样,标出拱顶、边墙和起拱线位置,衬砌结构完成后应检测、复核隧道断面。
(6)盾构法施工测量包括盾构始发、掘进、接收的测量。盾构机拼装后应进行初始姿态测量,掘进过程中应进行实时姿态测量。盾构机姿态测量包括:平面偏差、高程 偏差、俯仰角、方位角、旋转角及切口里程。盾构机姿态测量利用盾构机配置的导向系统实时测量的同时,还应采用人工测量方法对导向系统测量成果进行核验。当盾构施工遇到曲线段时,要进行洞内控制点加密,增加测量频次和测点设置,应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曲线要素点和加密的曲线点测设,做到勤测勤纠,有效控制轴线和地层变形。
(7)隧道贯通后应进行贯通测量,具体包括:隧道的纵横向贯通误差、方位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当贯通面一侧的隧道长度进入控制范围时,应提高定向测量精度,一 般可采取在贯通距离约1/2处钻孔投测坐标点或加测陀螺方位角等方法。贯通测量应配合贯通施工,及时分配调整贯通误差,以免误差集中在贯通面上。
(8)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测绘开挖和衬砌断面,在两侧衬砌边墙上须埋设一定数量的永久标志,并联测高程、里程等数据,作为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基本 资料。
(9)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激光准直仪、激光铅垂仪、电子水准仪、光电断面测量仪、陀螺经纬仪等仪器。
第1004题 关于综合管廊施工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施工前应建立综合管廊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B.综合管廊主体测量在施工前进行
C.一般中线点位置及高程测量的间隔不宜大于30m
D.入廊管线测量可通过测量管线与综合管廊内壁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并应调查入廊管线尺寸、电缆条数以及走向等
E.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前,应测设结构外壁角点的坐标和高程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测量
(1)施工前应建立综合管廊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利用地面等级控制点测设现场施工控制点时,应在施工控制点上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线路中线桩,并应标注里程,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设高程时,应标注中线桩的开挖深度。
(3)管廊内坐标、方位角及高程可利用管廊两端的地面控制点按支导线和水准测量的方式分别进行传递。
(4)综合管廊主体测量在施工阶段进行,应分别测量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的中线及高程。
(5)综合管廊施工应测量两端、坡度或走向变化处的内壁角点坐标和高程、横断面形状与尺寸、底部中线位置及高程。一般中线点位置及高程测量的间隔不宜大于 30m。
(6)入廊管线测量可通过测量管线与综合管廊内壁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并应调查入廊管线尺寸、电缆条数以及走向等。
(7)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前,应测设结构外壁角点的坐标和高程。
第1005题 在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工程自身风险、周边环境风险源,确保邻近施工安全,需要进行()。
A.施工监测
B.施工测量
C.超前探测
D.安全评估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工监测是指在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仪器进行监测的技术手段。开展监测工作能及时掌握工程自身及周边环境风险动态,通过分析和预测工程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与发展趋势,为优化调整设计参数和施工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信息化施工的同时积累监测资料和经验,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类比资料。
第1006题 下列不属于变形监测内容的是()。
A.轴力监测
B.竖向位移监测
C.水平位移监测
D.倾斜监测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工监测按照监测内容可分为施工变形监测和力学监测两个方面。
其中变形监测包括:竖向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底回弹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净空收敛监测、裂缝监测等。
力学监测包括:土压力监测、水压力监测、钢支撑轴力监测、锚索(锚杆)应力监测、钢管柱应力监测、混凝土支撑应力监测等。
第1007题 施工监测按照监测单位的不同可分为施工单位自己进行的监测和()委托的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的监测。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工监测按照监测单位的不同可分为施工单位自行监测以及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监测。
第1008题 施工监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等。
A.现场踏勘
B.审核监测方案
C.埋设与保护监测基准点和监测点
D.测定监测点初始值
E.监测频率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施工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现场踏勘。
(2)编制监测方案。
(3)埋设与保护监测基准点和监测点。
(4)校验仪器设备,标定元器件,测定监测点初始值。
(5)外业采集监测数据和现场巡视。
(6)内业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
(7)提交监测日报、警情快报、阶段性监测报告等。
(8)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监测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应的成果资料。
第1009题 监测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
A.工程概况
B.监测目的和依据
C.监测范围和工程监测等级
D.监测对象及项目
E.监测时长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监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风险特点。
(3)监测目的和依据。
(4)监测范围和工程监测等级。
(5)监测对象及项目。
(6)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与保护要求,监测点布置图。
(7)监测方法和精度。
(8)监测频率。
(9)监测控制值、预警等级、预警标准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10)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
(11)监测信息反馈制度。
(12)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及人员的配备。
(13)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其他管理制度。
第1011题 采用全站仪监测桥梁墩柱倾斜时,监测点应沿墩柱顶、底部上下对应按组布设,每个墩柱的监测点不应少于()组,每组的监测点不宜少于()个。
A.1;1
B.2;2
C.2;1
D.1;2
参考答案:D
解析:
桥梁墩柱倾斜可采用全站仪或者倾斜仪监测,
采用全站仪监测时,监测点应沿墩柱顶、底部上下对应按组布设,每个墩柱的监测点不应少于1组,每组的监测点不宜少于两个。
采用倾斜仪监测时,监测点不应少于1个。
第1014题 监测日报、警情快报、阶段性报告和总结报告中均有的是()。
A.断面曲线图
B.等值线图
C.监测点平面位置图
D.时程曲线
参考答案:C
解析:
监测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日报
(1)工程施工概况。
(2)现场巡查信息:巡查照片、记录等。
(3)监测项目日报表:仪器型号、监测日期、观测时间、天气情况、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值、变化速率值、控制值、监测点平面位置图等。
(4)监测数据、现场巡查信息的分析与说明。
(5)结论与建议。
2)警情快报
(1)警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情况描述、严重程度、施工工况等。
(2)现场巡查信息:巡查照片、记录等。
(3)监测数据图表: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值、变化速率值、监测点平面位置图。
(4)警情原因初步分析。
(5)警情处理措施建议。
3)阶段性报告
(1)工程概况及施工进度。
(2)现场巡查信息:巡查照片、记录等。
(3)监测数据图表: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值、变化速率值、时程曲线、必要的断面曲线图、等值线图、监测点平面位置图等。
(4)监测数据、巡查信息的分析与说明。
(5)结论与建议。
4)总结报告
(1)工程概况。
(2)监测目的、监测项目和监测依据。
(3)监测点布设。
(4)采用的仪器型号、规格和元器件标定等资料。
(5)监测数据采集和观测方法。
(6)现场巡查信息:巡查照片、记录等。
(7)监测数据图表:监测值、累计变化值、变化速率值、时程曲线、必要的断面曲线图、等值线图、监测点平面位置图等。
(8)监测数据、巡查信息的分析与说明。
(9)结论与建议。
第1017题 桥梁裂缝宽度应根据裂缝的()参数进行监测。
A.分布位置
B.走向
C.长度
D.错台
E.面积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桥梁裂缝宽度监测应根据裂缝的分布位置、走向、长度、错台等参数,分析裂缝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选取应力或应力变化较大部位的裂缝或宽度较大的裂缝进行监测。
裂缝宽度监测点宜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首、末端按组布设,每组应布设两个监测点,并应分别布设在裂缝两端,其连线应垂直于裂缝走向。
第1018题 桥梁采用模架法施工时,应重点监测模板(),保证其误差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
A.平面尺寸
B.高程
C.长度
D.预拱度
E.面积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采用模架法施工时,应重点监测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保证其误差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
采用悬臂浇筑法时,应重点监测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预拱度、已浇段实际标高,必要时对结构物的变形值、应力也应进行监测,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
第1019题 采用悬臂浇筑法时,应重点监测挂篮前端的()。
A.垂直变形
B.高程
C.预拱度
D.已浇段实际标高
E.长度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采用模架法施工时,应重点监测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保证其误差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
采用悬臂浇筑法时,应重点监测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预拱度、已浇段实际标高,必要时对结构物的变形值、应力也应进行监测,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
第1020题 工程监测预警等级及划分标准要与工程建设城市的()相适应。
A.工程特点
B.施工经验
C.管理水平
D.经济水平
E.应急能力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工程监测预警等级及划分标准要与工程建设城市的工程特点、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及应急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