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团队合作中各取所长很重要,人数过少效率也会随之下降
B.团队一起工作时,个人的贡献不被凸显,很容易失去积极性
C.团队的合作与管理方式要比拔河复杂得多,不能一概而论
D.增强个体对团队的归属感、责任感,能够更好地提高团队业绩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提高团队业绩的最佳途径就是减少团队人数。
论据: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平均每个被试使出的力减少了。
本题论点讨论的是减少团队人数是提高团队业绩的最佳途径。论据讨论的是在“拔河比赛”的实验中被试人数增加,则平均每个被试使出的力会减少,即人数减少有利于每个被试使出的力增加。二者话题不一致,削弱可以考虑拆桥、削弱论点、削弱论据等。本题为选非题,排除能削弱的选项即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团队中人数过少则效率也会随之下降,说明减少团队人数可能不会提高团队业绩,削弱论点,可以削弱,排除;
B项:团队中个人的贡献不被凸显,很容易失去积极性,解释了为什么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平均每个被试使出的力减少了,为加强项,无法削弱,当选;
C项:团队的合作和管理方式比拔河更复杂,说明不能将拔河得到的结论应用在团队合作中,拆断了拔河比赛与团队合作、管理方式之间的联系,为拆桥项,可以削弱,排除;
D项:增强个体对团队的归属感、责任感能更好地提高团队业绩,说明减少团队人数并非提高团队业绩的最佳途径,削弱论点,可以削弱,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A.这些化石中被发现有类似于现生繁殖细胞——孢子一样的圆形结构,这一结构只出现在真核生物中
B.原核生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小于2微米,而真核生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
C.在目前已知的原核生物中,大多数的丝状体形态都比较简单,只有个别呈现出过渡期形态
D.经比对,该化石中丝状体与一些现生绿藻(一种真核生物)的藻丝体形态、细胞大小分布和繁殖方式等最为接近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这些丝状体很可能属于真核生物。
论据:这些丝状体均由巨型细胞组成,直径20~194微米不等。化石中,有些丝状体直径保持不变,细胞呈短柱状至长柱状;有些丝状体整体向一端均匀收缩,细胞呈柱状、桶状或杯状;而有的丝状体仅一端变细,形态呈现了一定的复杂性。
本题论点说的是这些丝状体很可能属于真核生物,而论据说的是这些丝状体化石有哪些形态特征,论点和论据话题不一致,加强优先考虑搭桥,且本题为选非题,将可以加强的选项排除即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这些丝状体生物化石中发现了类似于真核生物的圆形结构,建立了论据中“丝状体化石”与论点中“真核生物”的联系,为搭桥项,可以加强,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真核生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与丝状体生物化石中的巨型细胞直径20~194微米范围类似,建立了论据中“丝状体化石”与论点中“真核生物”的联系,为搭桥项,可以加强,排除;
C项:该项说的是原核生物的形态特点,与论点讨论的真核生物以及论据讨论的丝状体化石均无关系,为无关项,无法加强,当选;
D项:该项说的是化石中丝状体的形态等特征与一种真核生物绿藻相似,建立了论据中“丝状体化石”与论点中“真核生物”的联系,为搭桥项,可以加强,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A.企业必须付出人力成本,人力资源自带“稀缺”和“增值”属性,在企业面临竞争压力时尤其要重视
B.企业订单量并不是稳定的,遇到订单量突然增加需要扩产的时候,才临时需要大量的人参与进来
C.该企业生产使用的是特种专业设备,竞争对手稀少,不具备从市场上挖掘技术人员的条件
D.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普适性,而自建培训中心有利于企业保障准员工的培养质量,提前锁定毕业生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企业选择产教融合的第二种方案:“做浅”,在学校设立“冠名班”和“订单班”,以学校教育为主,企业与学生当前没有签约意向,但随时保持互相选择的权利。
论据:无。
本题的论点说的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随时需求随时签约。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考虑补充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企业付出人力成本,与论点讨论的企业和学校合作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企业订单不稳定,订单突然增加时才需要大量人员,那么可以和学校签约“订单班”,随时和学生互相选择,能支持选择第二方案,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
C项:企业生产使用特种专业设备,不具有从市场挖人的条件,与论点讨论的企业和学校合作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自建培训中心比学校教育更有利,支持第一方案,反而削弱第二方案,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A.常规数字念法中1、7的韵尾相同,发音相似,在嘈杂的战场环境中容易混淆,造成信息传达错误
B.士兵一般都来自不同的兵源地,不可避免地带有家乡口音,将数字变读可以避免口音问题
C.在国际无线电通话中,也会对字母读音进行变读,如将A读成Alpha,将D读成Delta
D.将0读成“洞”时,更容易提高声音,同时也使声音更加干脆清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军语中将这些数字变读,是为了符合实际需要。
论据:我军军语惯于将数字1、2、7、9、0变读为幺、两、拐、勾、洞,这些数字有个共同特点,即其原本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使得在读这些数字时无法发出较大声音,在噪声干扰较为强烈的战场上,通信兵使用通讯设备进行情报交流时,话筒对这些数字的实际增音效果并不明显,可能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
本题论点说的是军语中将部分数字变读的原因,论据说的是这些数字的原本发音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
论点、论据话题一致,且本题为选非题,找到可加强的选项排除即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指出常规数字念法中1、7的韵尾相同,发音相似,说明了原发音在战场上可能导致信息传达错误,而变读可以避免错误,是为了符合实际需要,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B项:该项指出变读可以避免口音问题,减少误解,是为了符合实际需要,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C项:该项指出“在国际无线电通话中”,也会对“字母”读音进行变读,而论点说的是在“军语”中将“数字”变读,话题不一致,不能加强,当选;
D项:该项指将0读成“洞”时,更容易提高声音,举例说明变读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是为了符合实际需要,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A.远离大陆的孤岛,因为海洋的分割往往会形成相对孤立且独特的岛屿生物群
B.物理隔离海洋的现象在海洋中很少出现,所以海山不可能长期被隔离成水下孤岛
C.早期一些海山中发现的高度特有物种其实是采样不足造成的,很多海山都有相同的生物来源
D.地形和海流的相互作用在某些海山顶部形成封闭环流,使栖息其上的生物幼体难以扩散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相对孤立的海山存在独特的生物群落且拥有高度特有的动物群。
论据:以往的海山生物调查发现,海山岩石上的生物群落与海山周边的软底沉积和深海平原上的生物群落大不相同。而且,一些海山之间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构成上较少重叠。
本题论点和论据说的都是海山的生物群落比较独特,话题一致,削弱可以考虑削弱论点或削弱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远离大陆的孤岛因为海洋的分割往往会形成相对孤立且独特的岛屿生物群,但论点讨论的是海山,海山并不都是远离大陆的孤岛,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B项:指出海山不可能长期被隔离成水下孤岛,但论点讨论的是海山是否存在独特的生物群落且拥有高度特有的动物群,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C项:指出早期一些海山中发现的高度特有物种其实是采样不足造成的,很多海山都有相同的生物来源,说明论据里面的调查并不全面,削弱论据,可以削弱,当选;
D项:指出某些海山顶部形成封闭环流,使栖息其上的生物幼体难以扩散,讨论的是生物幼体难以扩散的原因,但论点讨论的是海山是否存在独特的生物群落且拥有高度特有的动物群,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06题 下列哪2次会议可以安排在第一季度?
A.甲和戊
B.丙和丁
C.丁和己
D.己和庚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
(1)丁、辛在第二季度;
(2)甲、戊在同一个季度;
(3)丁在乙之后丙之前举办;
(4)丙在甲之前己之后举办;
(5)甲、乙、丙、丁、戊、己、庚、辛8次学术会议,每个季度最多举办3次。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条件(1)可知,丁在第二季度举办,排除B、C两项;根据条件(3)和(4)可知,甲的前面一定有乙、丁、己、丙4次会议,结合条件(5)“每个季度最多举办3次”可知,甲一定不在第一季度举办,排除A项,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
第107题 如果第二季度只安排2次会议,那么以下哪次会议一定安排在第一季度?
A.甲
B.乙
C.庚
D.丙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
(1)丁、辛在第二季度;
(2)甲、戊在同一个季度;
(3)丁在乙之后丙之前举办;
(4)丙在甲之前己之后举办;
(5)第二季度只安排2次会议。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条件(1)和(5)可知,第二季度只安排了丁、辛两次会议,结合条件(3)可知,丁在乙之后举办,因此乙会议一定在第一季度举办,对应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第108题 如果丙、戊安排在第四季度,下列哪2次会议可以安排在第三季度?
A.甲和庚
B.乙和丁
C.乙和己
D.己和庚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
(1)丁、辛在第二季度;
(2)甲、戊同一季度;
(3)丁在乙之后,在丙之前;
(4)丙在甲之前,在己之后;
(5)乙、丙、丁、戊、己、庚、辛8次学术会议,每个季度最多举办3次;
(6)丙、戊在第四季度。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
本题题干信息确定,选项信息充分,优先考虑排除法。
根据条件(1)(3)可知,乙在第二季度或者之前,不可能安排在第三季度,排除B、C两项;
根据条件(2)(5)可知,甲一定在第四季度,排除A项。
经验证,D项满足题干所有条件,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第109题 如果每个季度至少安排1次会议,并且最后一个季度仅安排1次会议,下列哪2次会议一定安排在第三季度?
A.甲和戊
B.乙和丙
C.丙和己
D.己和庚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
(1)丁、辛在第二季度;
(2)甲、戊在同一个季度;
(3)丁在乙之后丙之前举办;
(4)丙在甲之前己之后举办;
(5)甲、乙、丙、丁、戊、己、庚、辛8次学术会议,每个季度最多举办3次;
(6)每个季度至少安排1次会议;
(7)第四季度仅安排1次会议。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条件(1)(2)(5)可知,甲和戊不可能安排在第二季度;此时结合条件(7)可知,甲和戊不可能安排在第四季度;再结合条件(4)可知,甲前面已经有己、丙,而每个季度最多举办3次,所以甲和戊在同一季度的情况下,不可能安排在第一季度,因此甲和戊只能安排在第三季度,对应A项。
故正确答案为A。
第110题 如果甲安排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不安排会议,庚不可能和哪次会议安排在同一个季度?
A.乙
B.丙
C.己
D.辛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
(1)丁、辛在第二季度;
(2)甲、戊同一季度;
(3)丁在乙之后,在丙之前;
(4)丙在甲之前,在己之后;
(5)甲、乙、丙、丁、戊、己、庚、辛8次学术会议,每个季度最多举办3次;
(6)甲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不安排会议。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题干条件(3)和条件(4)可知,丙前有乙、丁和己,情况较少,因此可优先从丙入手进行假设。
假设丙被安排在第一季度,由条件(1)可知,丁、辛在第二季度,此时,丙在第一季度,丁在第二季度,不符合条件(3),因此,丙不能安排在第一季度。假设丙被安排在第二季度,由条件(1)(2)(6)可知,丁、辛在第二季度,甲、戊在第三季度。结合条件(3)(4)(5)可知,乙和己在丙之前的第一季度,此时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均可安排庚,庚可能和乙、己、甲、戊安排在同一个季度。
假设丙被安排在第三季度,由条件(1)(2)(6)可知,丁、辛在第二季度,甲、戊在第三季度。结合条件(3)(4)(5)可知,乙和己在丙之前的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如下图所示)。此时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可安排庚,庚可能和乙、己、丁、辛安排在同一个季度。
综上,庚不可能和丙安排在同一个季度。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第111题 2019-2023年,有几个城市五批次累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111. 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2019-2023年,有几个城市······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结合材料时间为2019-2023年,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柱状图可知2019-2023年我国各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则2019-2023年我国五批次累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为39+198+229+282+134=882家。根据公式:比重,题目求
,则满足城市>全国×5%=882×5%=44.1家即可。定位表格可知全国排名前10的城市五批次累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观察发现,从第4名开始均小于44.1家,即只有3个城市的占比超过5%。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12题 以下批次中,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占同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比重最高的是:
A.第二批次
B.第三批次
C.第四批次
D.第五批次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以下批次中······占同批次······比重最高的是”,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统计图可知各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及企业数量,根据公式:比重,各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占同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比重分别为:第二批次,198/1744>10%;第三批次,229/2930<10%;第四批次,282/4357<10%;第五批次,134/3671<10%,则第二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占同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比重最高。
故正确答案为A。
第113题 已知2023年第五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于全国300个城市中,则这些城市平均每个有多少家第五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非上市企业?
A.不到11家
B.11-12家之间
C.12-13家之间
D.超过13家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已知2023年第五批次公示······平均每个有多少家······”,结合材料给出2023年第五批次公示相关数据,可判定本题为现期平均数问题。定位统计图可得:2023年第五批次公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为36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为134家。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可得全国300个城市中,平均每个城市第五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非上市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非上市企业数量)/城市数量=(3671-134)/300=3537/300≈11.8家,在B项范围内。
故正确答案为B。
第114题 2019-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五批次累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之和约占全国总数的:
A.35%
B.30%
C.25%
D.20%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2019-2023年······约占······”,结合材料给出2019-2023年的相关数据,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统计图可得:2019-2023年我国五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为248家、1744家、2930家、4357家、3671家;定位统计表可得:2019-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五批次累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为840家、713家、249家、755家。
根据公式:比重,可得题干所求
。
故正确答案为D。
第115题 以下饼状图中,最能准确反映2019-2023年五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中,第一批次(黑色)、第二批次(横线)、第三批次(竖线)、第四批次(白色)和第五批次(网格)企业数量比例关系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最能准确反映2019-2023年······企业数量比例关系的是”,结合材料时间为2019-2023年,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问题。定位统计图可知:2019-2023年五批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39家、198家、229家、282家、134家。根据第四批次公示上市企业数量(282家)最多,可知第四批次(白色)占比最大,排除A、D两项;第五批次公示上市企业数量(134家)<第二批次公示上市企业数量(198家),可知第五批次(网格)占比<第二批次(横线)占比,排除C项,B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第116题 2021-2023年,116. Z省各年律师人数与律师事务所总数的比值: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2021-2023年······与······的比值”,结合选项为判断升降变化,可判定本题为比值比较问题。定位统计表可得:2021-2023年,Z省各年律师人数分别为30889人、36938人、41924人;各年律师事务所总数分别为1705家、1755家、1826家。则比值分别为2021年:30889/1705≈30889/1700=10+;2022年:36938/1755≈36938/1800≈21;2023年:41924/1826≈41924/1800≈23,故2021-2023年,Z省各年律师人数与律师事务所总数的比值持续上升。
故正确答案为D。
第117题 2020-2023年,Z省律师办理法律业务数之和约是同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法律业务数之和的多少倍?
A.12
B.15
C.18
D.21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2020-2023年······之和约是······之和的多少倍”,可判定本题为现期倍数问题。定位统计表可知:2020-2023年每年Z省律师办理法律业务数、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法律业务数。可得题干所求倍数为
倍。
故正确答案为A。
第118题 2023年,Z省含村、社区在内的法律顾问数约是2020年的多少倍?
A.1.2
B.1.4
C.1.6
D.1.8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2023年······约是······多少倍”,可判定本题为现期倍数问题。定位统计表可得:2023年Z省(不含村、社区)法律顾问数为111811家,村(社区)法律顾问数为23652家;2020年Z省(不含村、社区)法律顾问数为72739家,村(社区)法律顾问数为26153家。则题干所求
倍。
故正确答案为B。
第119题 如保持2023年同比增量不变,则到哪一年Z省律师办理法律业务数将首次超过150万件?
A.2026年
B.2027年
C.2028年
D.2029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如保持2023年同比增量不变,则到哪一年······将首次超过150万件”,结合材料时间为2023年,可判定本题为现期追赶问题。定位统计表可得:2022年、2023年Z省律师办理法律业务数分别为81.24万件、93.55万件。根据公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则2023年Z省律师办理法律业务数的同比增长量=93.55-81.24=12.31万件。根据公式:现期量=基期量+n×增长量,可列式:93.55+n×12.31>150,解得n>4.6,则n至少为5,即2023+5=2028年Z省律师办理法律业务数将首次超过150万件。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20题
以下柱状图反映了2021、2022和2023年Z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哪一指标的同比增量变化趋势(横轴位置表示增量为0)?
A.律师事务所总数
B.律师人数
C.村(社区)法律顾问数
D.法律顾问数(不含村、社区)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以下柱状图反映了2021、2022和2023年······同比增量变化趋势(横轴位置表示增量为0)”,可判定本题为增长量比较问题。定位统计表可得2020-2023年律师事务所总数、律师人数、村(社区)法律顾问数、法律顾问数(不含村、社区)。根据公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可得2021-2023年各指标同比增长量:
A项,律师事务所总数:2022年,1755-1705=50家;2023年,1826-1755=71家。2022年同比增长量<2023年同比增长量,不符合柱状图变化趋势,排除;
B项,律师人数:2021年,30889-27302=3587人;2022年,36938-30889=6049人。2021年同比增长量<2022年同比增长量,不符合柱状图变化趋势,排除;
C项,村(社区)法律顾问数:2021年(24951家)<2020年(26153家),同比增长量<0,而柱状图(横轴位置表示增量为0)中2021年同比增长量>0,不符合,排除;
D项,法律顾问数(不含村、社区):2021年,89450-72739=16711家;2022年,102251-89450=12801家;2023年,111811-102251=9560家。2021年同比增长量>2022年同比增长量>2023年同比增长量,符合柱状图变化趋势,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