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1题 厂房结构分件吊装施工方法的优点是( )。
A.可尽早为下道工序提供工作面
B.屋面板吊装无需辅助起重设备
C.起重机无需频繁行走
D.构件吊装工作效率高
参考答案:D
解析:分件吊装法是指起重机在单位吊装工程内每开行一次,只吊装一种或两种构件的方法。通常,分几次开行吊装完成全部构件。主要优点有:施工内容单一,准备工作简单,因而构件吊装效率高,且便于管理;可利用更换起重臂长度的方法分别满足各类构件的吊装。主要缺点有:起重机行走频繁;不能按节间及早为下道工序创造工作面;屋面板吊装往往另需辅助起重设备。
第42题 不适于在细砂和粉砂土层中使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是( )。
A.集水明排法
B.轻型井点降水法
C.管井井点降水法
D.电渗井点降水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集水明排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坑底设置集水坑,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抽出的水应予引开,远离基坑以防倒流。集水明排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在细砂和粉砂土层中,由于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沙现象,容易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因此不宜采用。
第43题 井筒施工可采用溜灰管下料的情形是( )。
A.C50混凝土,输送深度300m
B.C40混凝土,输送深度350m
C.C30混凝土,输送深度450m
D.C20混凝土,输送深度500m
参考答案:B
解析:向井下输送混凝土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40或者输送深度大于400m时,严禁采用溜灰管输送。
第45题 巷道施工采用长抽短压混合式通风,压入式风机吸风口与抽出式风筒吸风口的最短距离不应小于( )。
A.5m
B.10m
C.15m
D.20m
参考答案:C
解析:混合式通风适用于瓦斯涌出量很低的独头长巷道通风,或者断面较大而且通风要求较高的巷道。设备布置时要注意,压入式通风机的吸风口与抽出风筒吸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m。
A.钻眼爆破
B.斜巷运输
C.永久支护
D.工作面排水
参考答案:D
解析:倾斜巷道下山施工时,由于巷道内顶板淋水、底板出水及施工用水等形成的积水全部流到工作面,所以排水工作是施工中的关键,必须及时排出工作面积水
A.建立生产组织机构
B.征地拆迁
C.四通一平
D.组织施工招标
参考答案:A
解析:建设准备工作主要内容有:征地拆迁、材料设备订货、四通一平(通水、通电、通信、通路以及场地平整),以及进一步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探,实施方案的论证和制定,落实建筑材料的供应、组织施工招标等。
A.横道图进度计划能够表示各个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横道图进度计划可以反映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C.横道图进度计划不能反映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D.横道图进度计划无法准确表达项目的计算工期
参考答案:C
解析:横道图缺点:(1)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2)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也就无法反映出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不便于进度控制人员抓住主要矛盾。(3)不能反映出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4)不能反映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第49题 下列常见施工质量通病中,因操作或施工措施不当引起的是( )。
A.赶工超挖、又不及时覆盖导致保护层破坏
B.轻视、忽视现场管理导致隐蔽工程验收不合格
C.基坑设计的支撑结构不安全导致坑壁变形严重
D.井筒涌水大,采用顶水作业导致井壁混凝土强度不足
参考答案:A
解析:赶工超挖、又不及时覆盖导致保护层破坏属于施工措施或操作不当引起质量问题;轻视、忽视现场管理导致隐蔽工程验收不合格属于质量意识不够引起的质量问题;基坑设计的支撑结构不安全导致坑壁变形严重属于施工方案或设计失误的影响引起的质量问题;井筒涌水大,采用顶水作业导致井壁混凝土强度不足属于施工方案或设计失误的影响引起的质量问题;
A.冬、雨期施工增加费
B.环境保护费
C.二次搬运费
D.夜间施工增加费
参考答案:B
解析:安全文明施工费包括:(1)环境保护费;(2)文明施工费;(3)安全施工费;(4)临时设施费;
第51题 关于工程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索赔的结果都需要通过法院进行判决
B.索赔是由施工单位提出的补偿要求
C.合同发生变更就有可能引起索赔
D.索赔是为了保护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
参考答案:C
解析:A选项,大部分索赔时通过签证实现的;B、D选项,索赔是双向的,保护双方的利益;
第52题 关于矿井“内因火灾”的预防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优化开采方法,提高煤炭回收率
B.采区内不得进行电焊作业
C.采空区内注黄泥浆
D.采空区喷洒阻化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采区内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属于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A.煤巷掘进应采用压入式通风
B.瓦斯涌出量低的独头巷道应采用抽出式通风
C.生产水平与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D.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必须实现全风压通风
参考答案:B
解析:瓦斯涌出量低的独头巷道必须采用压入式通风
A.工作泵能在20h内排出24h的正常涌水量
B.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
C.井筒中装备1条工作、1条备用的相同排水管
D.主要水仓应能容纳2~4h矿井正常涌水量
参考答案:D
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主要排水设备,至少应由同类型的3台泵组成。工作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正常涌水量;除检修泵外,其他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最大涌水量。井筒内应装备2条相同的排水管,其中1条工作,1条备用。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涌水量大的地下矿山,每个水仓的容积,应能容纳2~4h井下正常涌水量。一般地下矿山主要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6~8h的正常涌水量。
第55题 抗冻性能较好的水泥品种有( )。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E.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参考答案:AB
解析:
抗冻性好的水泥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抗冻性较差。
A.台阶高度越大,底盘抵抗线越大,需要的超钻深度越大
B.深孔台阶爆破中的炮孔填塞长度应小于底盘抵抗线
C.波浪式起爆可增加孔间相互作用,改善破碎块度
D.楔形起爆可使岩块相互碰撞、缩小爆堆宽度,且不易出现“根底”
E.底部空气垫层装药结构能使药柱重心上移,有利于提高爆破质量
参考答案:ACE
解析:(1)台阶高度越大,坡面角度越小,底盘抵抗线越大,岩石越坚硬,则需要的超钻深度越大;(2)有效堵塞长度值应大于底盘抵抗线值;(3)底部空气垫层装药结构的实质是利用炸药在空气垫层中激起的空气冲击波对孔底岩石的强大冲击压缩作用,使岩石破碎,同时由于孔底空气垫层的存在,使得药柱重心上移,炸药沿台阶高度的分布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爆破质量;(4)楔形起爆的特点是爆区第一排中间1~2深孔先起爆,形成一楔形空间,然后两侧深孔按顺序向楔形空间爆破。这样就可以使岩块相互碰撞,改善破碎块度,缩小爆堆宽度。但第一排炮孔爆破效果会较差,容易出现“根底”;(5)波浪式起爆顺序的特点是可增加孔间或排间深孔爆破的相互作用,达到加强岩块碰撞和挤压,改善破碎块度的效果,同时还可减少爆堆宽度,但施工操作比较复杂。
A.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应达到80%的保证率
B.拌制混凝土应观察其和易性,边搅拌边调节拌合料
C.配制混凝土时,原材料应按重量计量
D.拌制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水胶比和坍落度
E.混凝土配制应符合经济的原则
参考答案:CDE
解析:(1)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应达到95%的保证率;(2)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第58题 立井井筒的施工作业方式有( )。
A.掘、砌平行作业
B.掘、砌单行作业
C.掘、砌混合作业
D.掘、砌、安平行作业
E.掘、砌、安一次成井
参考答案:ABCE
解析:立井井筒施工根据掘进、砌壁和安装三大工序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安排方式,施工方式可分为掘、砌单行作业,掘、砌平行作业,掘、砌混合作业和掘、砌、安一次成井。
A.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处安设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
B.在上部平车场变坡点前安设阻止未挂钩矿车跑车的阻车器
C.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一列车长度地点设置防止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
D.在斜巷人行道侧每隔50m设置躲避硐并设红灯
E.防跑车装置必须经常打开且放车时方准关闭
参考答案:ABC
解析:倾斜巷道施工中使用串车进行提升时,《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第三百八十七条规定:(1)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2)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3)在上部平车场人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4)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5)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
第60题 矿井施工技术准备的工作内容包括( )。
A.检查矿井施工条件
B.会审施工图纸
C.编制矿井施工组织设计
D.完成施工现场四通一平工作
E.做好施工劳动力队伍组织
参考答案:ABC
解析:技术准备包括:(1)掌握施工要求与检查施工条件;(2)会审施工图纸;(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