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01题 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实践活动机械决定的。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90页:
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不是由社会实践活动机械决定的,而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会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
的需要和动机,也就有了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人的新的性格特征。
第702题 情绪是每个人所固有的受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内部表现。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92页:
情绪是每个人所固有的受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外部表现,这种表现既是体验又是反应,既是冲动又是行为。情绪在某种条件下产生,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是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兴奋状态。情绪影响人的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异性,如生活条件、心理状态、感受力、经验、性格等,即使在同一刺激作用下,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
第703题 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93页:
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并且是低层次需要。在企业生产中,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保证生产安全的必要条件,那么这种客观的不安全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第704题 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84页: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705题 动机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间接原因。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93页:
动机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欲望,达到一定目标而调节个体行为的一种力量。它主要表现在激励个体去活动的心理方面。动机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直接引起个体的相关行为。可以这样说,动机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第706题 人只具有社会性,不具有自然性。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89页:
人是生物有机体,具有自然性。同时,人又是社会的成员,具有社会性。作为自然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生物性;作为社会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精神性。行为的精神含量越高,行为的心理过程就越丰富,行为受各种心理因素的支配就越明显。
第707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78页: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注:该等级标准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708题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中,监督原则是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86页: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中,监督原则是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第709题 一般意义上讲,安全生产是指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 )的和谐运作,是危险因素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A.人-机
B.人-机-环境
C.机-环境
D.人-机-环境-物料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77页:
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一般意义上讲,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秉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定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710题 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将风险分为人,机,环境和( )四类。
A.技术
B.资料
C.管理
D.防护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79页:
从广义来说,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险5类。
而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则将风险分为人、机、环境、管理4类。
第711题 事故致因理论包括( )。
A.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B.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C.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D.轨迹交叉理论
E.工程安全理论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80页:
事故致因理论包括: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4.轨迹交叉理论。5.系统安全理论。
第713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分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个等级。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78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4个等级。
第714题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和第三类危险源3类。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79页: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715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 )的事件。
A.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直接经济损失
D.设备损害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78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第716题 人本原理的原则不包括( )。
A.动力原则
B.激励原则
C.能级原则
D.监督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87页:
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
2)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
4)行为原则。
第717题 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 )等特征。
A.集合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单一性
E.适应性
参考答案:ABCE
解析:教材P87页: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6个特征。
第718题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杜绝危害和事故,避免生产过程中所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教材P77页: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污染环境和其他损失等。
第719题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87页: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第720题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只要认识了现有危险源,就不会发生事故。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85页:
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