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21题 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人感知环境信息方面的差错,信息刺激人脑、人脑处理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差错,( )等方面。
A.行为差错
B.认知差错
C.分析差错
D.判断差错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89页:
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人感知环境信息方面的差错,信息刺激人脑、人脑处理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差错,行为差错等方面。
第722题 ( )是一切行为的来源。
A.需要
B.动机
C.目标
D.安全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90页:
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来源,人有安全的需要就会有安全的动机,从而就会在生产或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安全行动。因此,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安全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动机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和想法,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第723题 一般认为人群中具有4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即(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E.少血质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91页:
一个人的气质是先天的,后天的环境及教育对其改变是微小和缓慢的。因此,分析职工的气质类型,合理安排和支配,对保证工作时的行为安全有积极作用。一般认为人群中具有4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第724题 根据性格与安全的关系,一般认为胆怯型性格不容易发生事故。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91页:
胆怯型性格。懦弱、胆怯、没有主见,由于遇事爱退缩,不敢坚持原则,人云亦云,不辨是非,不负责任,因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很容易发生事故。
第725题 根据原动力的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93页:
根据原动力的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的行动来自个体本身的自我激发,而不是通过外力的诱发。这种自我激发的源泉在于行动所能引起的兴趣和所能带来的满足感。正是在这种兴趣与满足感的驱使下,行为主体才会主动地作出某些不需外力推动的行为,并且一直贯彻下去。外在动机是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由外力引起的。许多心理学家特别强调外在动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作用。实际上,任何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背后都隐藏着外在动机的作用。
第726题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90页: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影响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情绪等,个性心理特征又是在缓慢地发生着变化。个性倾向性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制约着所有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第727题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
A.技术上的不足
B.管理上的缺陷
C.资金不足
D.设备老化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79页: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728题 根据系统安全理论的观点,下列关于安全与危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B.危险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C.可以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
D.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周期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77、85页: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第729题 以下哪一类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
A.爆破施工中的炸药
B.物的故障
C.人的失误
D.管理缺陷
E.旋转的混凝土搅拌机
参考答案:BCD
解析:教材P79页: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爆破施工中的炸药、旋转的混凝土搅拌机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不走安全通道进入施工现场、不做安全防护在临边洞口作业等。
第730题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80页: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第731题 系统安全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85页:
系统安全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作危险。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
第732题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人体必然受到伤害。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83页: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各种约束和限制,使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人体必将受到伤害。
第733题 涉及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建设单位
D.设计单位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41页:
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第734题 施工单位应当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 )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A.重点
B.定期
C.日常
D.全面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40页: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第735题 施工单位在采取( )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新建筑
B.新材料
C.新设备
D.新工艺
E.新技术
参考答案:BCDE
解析:教材P42页:
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736题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企业标准,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41页: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第737题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42页: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738题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43页: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A.横向到底、纵向到边
B.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
C.区域安全生产责任制
D.不安全、不生产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95页:
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由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企业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明确所有层级、各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管理考核和严格奖惩等方式,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
第740题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 )体系,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的决策、管理、实施的机构或岗位。
A.安全生产指挥
B.安全生产监督
C.安全生产规划
D.安全生产组织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95页:
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的决策、管理、实施的机构或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