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1767题)


第661题 ( )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93页:
动机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欲望,达到一定目标而调节个体行为的一种力量。它主要表现在激励个体去活动的心理方面。动机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直接引起个体的相关行为。可以这样说,动机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第662题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 )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


A.管理手段

B.设计等手段

C.监督等手段

D.操作等手段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80页: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第663题 轨迹交叉理论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基本原因→( )→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A.事故经过

B.间接原因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人的不安全行为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84页:
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第664题 关于以人为本的含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

B.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行和实施

C.人是管理的主体,并不是管理的客体

D.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87页: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①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根本来开展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②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第665题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 )等活动。


A.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B.决策、计划、评价和反馈

C.计划、组织、改进和反馈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77页: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第666题 某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导致死亡10人,重伤10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较大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78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4个等级,具体划分如下: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敌。
注:该等级标准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在衡量一个事故等级时按照最严重的标准进行划分。


第667题 具有对任何事物发生兴趣,有很高的兴奋性,但其抑制能力差等特征的人,属于( )气质类型的人。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91页:
胆汁质的特征:对任何事物发生兴趣,具有很高的兴奋性,但其抑制能力差,行为上表现出不均衡性,工作表现忽冷忽热,带有明显的周期性。


第668题 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 )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A.人

B.社会

C.环境

D.物料

E.机器设备


参考答案:CDE


解析:教材P77页:
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第669题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 )。


A.生产资源

B.员工

C.设备设施

D.物料

E.环境


参考答案:BCDE


解析:教材P77页: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


第670题 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发生( )以及其他损失。


A.人身伤害

B.财产损失

C.精神损失

D.环境污染

E.物质伤害


参考答案:ABD


解析:教材P77页: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与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第671题 从广义来说,风险可分为( )。


A.自然风险

B.社会风险

C.技术风险

D.健康风险

E.环境风险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79页:
从广义来说,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险5类。而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则将风险分为人、机、环境、管理4类。


第672题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危险源可分为( )。


A.第一类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

C.第三类危险源

D.第四类危险源

E.第五类危险源


参考答案:AB


解析:教材P79页: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爆破施工中的炸药、旋转的混凝土搅拌机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不走安全通道进入施工现场、不做安全防护在临边洞口作业等。


第673题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


A.不利环境

B.物的危险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管理上的缺陷

E.组织不健全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教材P79页: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674题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 )两方面的内容。


A.行为―安全功能

B.失误―安全功能

C.技术―安全功能

D.监督―安全功能

E.故障―安全功能


参考答案:BE


解析:教材P80页: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第675题 日本北川彻认为事故的基本原因应该包括( )3个方面的原因。


A.技术

B.管理

C.学校教育

D.身体

E.社会或历史


参考答案:BCE


解析:教材P83页:
日本北川彻三基于此考虑,作了一些修正,提出新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的基本原因应该包括管理、学校教育和社会或历史3个方面的原因,其中:
1)管理原因。企业领导者不够重视安全,作业标准不明确,维修保养制度方面的缺陷,人员安排不当,职工积极性不高等管理上的缺陷
2)学校教育原因。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安全教育不充分。
3)社会或历史原因。社会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法规或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不完备等。


第676题 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技术

B.管理

C.教育

D.身体

E.精神


参考答案:ACDE


解析:教材P83页:
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技术、教育、身体和精神4个方面:
1)机械、装置、建筑物等的设计、建造、维护等技术方面的缺陷是技术原因。
2)缺乏安全知识及操作经验,导致不知道、轻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方法,或操作不熟练、习惯操作等属于教育原因。
3)身体状态不佳,如头痛、昏迷、癫痫等疾病,或近视、耳聋等生理缺陷,或疲劳、睡眠不足等属于身体原因。
4)消极、抵触、不满等不良态度,焦躁、紧张、恐惧、偏激等精神不安定,狭隘、顽固等不良性格,以及智力方面的障碍属于精神原因。
在上述的4种间接原因中,前面两种原因比较普遍,后面两种原因较少出现。


第677题 在系统安全中的,人失误产生的原因包括( )。


A.由于工作条件设计不当,即设定工作条件与人接受的限度不匹配引起人失误

B.设计上的不合理引起的人失误

C.由于人员的不恰当行为造成人失误

D.制造上的失误引起的人失误

E.运输保管带来的人失误


参考答案:AC


解析:教材P85页:
人失误产生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工作条件设计不当,即设定工作条件与人接受的限度不匹配引起人失误;二是由于人员的不恰当行为造成人失误。除了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人失误之外,还要考虑设计失误、制造失误、维修失误以及运输保管失误等,因而较以往工业安全中的不安全行为,人失误对人的因素涉及的内容更广泛、更深入。


第678题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主要包括(  )。


A.系统安全原理及原则

B.人本原理及原则

C.预防原理及原则

D.系统原理及原则

E.强制原理与原则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教材P86页:

安全生产原则主要包括:1.强制原理及原则。2.预防原理及原则。3.人本原理及原则。4.系统原理及原则。



第679题 下列属于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的( )。


A.安全第一原则

B.“3E”原则

C.偶然损失原则

D.因果关系原则

E.监督原则


参考答案:AE


解析:教材P86页: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就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680题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原因有( )。


A.预防原因

B.技术原因

C.教育原因

D.管理原因

E.身体和态度原因


参考答案:BCDE


解析:教材P86页:
“3E”原则。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是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4个原因。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