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1题
整体现浇跨度大于2m混凝土悬臂构件时需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的( )拆模。
A.50%
B.60%
C.80%
D.100%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悬臂构件需达到100%。
第422题
关于直径50m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沉淀池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允许有接头
B.封锚外露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C.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
D.安装时,每段预应力筋计算长度为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E.封锚前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切断,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
第423题
现浇混凝土水池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设计要求中,没有( )要求。
A.抗冻
B.抗碳化
C.抗裂
D.抗渗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构筑物)是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对于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要求。
第424题
以下关于水池满水试验的规定正确的是( )。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B.向池内注水应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三分之一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尚需补充: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吊装进度网络计划。
2 不符合要求,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主持对图纸的审核,并应形成会审记录;应由项目经理按质量计划中物资采购的规定,选择预应力钢丝供应厂家,并应保留评价记录。
3 安装前应经复验合格;有裂缝的构件,应进行鉴定。预制柱、梁及壁板等构件应标注中心线,并在杯槽、杯口上标出中心线。预制壁板安装前应将不同类别的板按预定位置顺序编号。壁板两侧面宜凿毛,应将浮渣、松散的混凝土等冲洗干净,并将杯口内杂物清理干净。
4. 有两点不正确:1)灌注板缝混凝土要采用微膨胀混凝土;2)强度应大于预制板混凝土强度一个等级。
5.满水试验前,应准备水位观侧标尺、水位测针、测定蒸发量设备。
【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水池施工相关内容。水池接缝处理和满水试验是考试的重点,其相关的施工工艺要求掌握。
第426题
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
A.向池内注水宜分两次进行
B.向池内注水应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三分之一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米/天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小时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向池内注水应分3次进行。注水至设计水深应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第427题
现浇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应具备的条件有( )。
A.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B.池体防水层施工完成后
C.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要求
D.试验仪器已检验合格
E.预留孔洞进出水口等已封堵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3)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4)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6)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7)试验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应为合格产品,并经具有合法资质的相关部门检验合格。
第428题
某贮水池设计水深6m,满水试验时,池内注满水所需最短时间为( )。
A.3.5d
B.4.0d
C.4.5d
D.5.0d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即2m。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注水需要3d,期间有2次注水间隔,所以注满水最少是5d。
第429题
构筑物满水试验时,正确的注水方法是( )。
A.相邻两次注水时间间隔不少于 48h
B.注水分四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 1 / 4 ,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超过 1m / d
C.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 1 / 3 ,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超过 2m/ d
D.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 1 / 3 ,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超过 1m/ d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池内注水: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第430题
水池满水试验时,应按要求向池内注水,下列各项要求正确的有( )。
A.向池内注水宜分2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B.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对大、中型水池,第一次注水可按小于2m/d的水位上升速度持续注水至规定深度
E.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池内注水的要求包括:①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②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③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做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④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第431题
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转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 )。
A.1h
B.2h
C.3h
D.5h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单机试车要求:
(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2)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3)自动控制系统的信号元件及元件动作正常。
(4)监测并记录单机运行数据。
第432题
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程序有:①单机试车;②设备机组空载试运行;③设备机组充水试验;④设备机组自动开停机试运行;⑤设备机组负荷试运行。正确的试运行流程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1)单机试车。(2)设备机组充水试验。(3)设备机组空载试运行。(4)设备机组负荷试运行。(5)设备机组向动开停机试运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项目部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中还缺少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管道回填的控制措施。
2.质量保证措施(1)存在的错误是:机械挖到沟底标高。
正确的做法是:机械开挖时,槽底应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质量保证措施(2)要完善的内容是:平基、管座分层浇筑时,应先将平基凿毛冲洗干净,并将平基与管体相接触的腋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填满捣实后,再浇筑混凝土。
3.监理要求提供水泥检测资料后再施工的理由是: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重新取样试验,由试验单位出具水泥试验(合格)报告。
【名师点拨】本题是一道非常基础的题目。沟槽开挖是考试的重点内容,相关的数字需要进行记忆。
第434题
关于沟槽开挖与支护相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开挖可一次挖至设计高程
B.每次人工开挖槽沟的深度可达3m
C.槽底土层为腐蚀性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D.槽底被水浸泡后,不宜采用石灰土回填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开槽管道施工技术。
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
第435题
关于沟槽开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按每层3m进行分层开挖
B.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C.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D.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沟槽开挖与支护。
【选项分析】沟槽开挖与支护:
(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
(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4)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第436题
在软土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横排撑板支撑,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 )。
A.0.4m
B.0.6m
C.0.8m
D.1.0m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开槽管道施工技术。
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横排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第437题
关于沟槽开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工开挖沟槽的挖深较大时,应按每层3m进行分层开挖
B.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C.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
D.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开槽管道施工技术。
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
第438题
下列关于沟槽开挖中支撑与支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撑板支撑应随挖土及时安装
B.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C.施工人员应由支撑上下沟槽
D.拆除撑板应制定安全措施,配合回填交替进行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开槽管道施工技术。
撑板支撑应随挖土及时安装。
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横排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施工人员应由安全梯上下沟槽,不得攀登支撑。
拆除撑板应制定安全措施,配合回填交替进行。
第439题
设计无要求时,基坑底部开挖宽度与( )因素有关。
A.管外径
B.土质
C.边坡度
D.坡顶荷载工况
E.管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参考答案:AE
解析:
此题考查了开槽管道施工技术。
确定沟槽底部开挖宽度:设计无要求,可按经验公式计算B=D0+2×(b1+b2+b3),D0:管外径,mm;b1: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 mm;b2:管道一侧支撑厚度, mm;b3:管道一侧模板厚度, mm。
第440题
关于沟槽开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开挖时,可以直接挖至槽底高程
B.槽底土层为杂填土时,应全部挖除
C.沟槽开挖的坡率与沟槽开挖的深度无关
D.无论土质如何,槽壁必须垂直平顺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开槽管道施工技术。
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沟槽开挖的坡度与开挖的深度、土的类别、坡顶荷载情况都有关系。槽壁平顺,边坡坡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