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库(284题)


第161题

已知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B和C,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0天;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4天;A与B和C的间隔时间分别是4天和5天。则A工作的总时差为( )天。


A.0

B.5

C.9

D.7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网络计划图的时间参数的计算。

【选项分析】根据题意,B的总时差为4,C的总时差为2,TFA = min(LAGAB+4,LAGAC+2)= min(4+4,5+2),所以的TFA为7。


第162题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是前后工作之间有多种逻辑关系的网络计划,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STFi,j表示(  )。


A.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B.i工作和j工作的时间间隔

C.i工作和j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距

D.工作i-j的自由时差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选项分析】完成到开始时距(FTSi,j)的连接方法,例如修一条堤坝的护坡时,一定要等土堤自然沉降后才能修护坡,这种等待的时间就是FTS时距。完成到完成时距(FTFi,j)的连接方法,例如相邻两工作,当紧前工作的施工速度小于紧后工作时,则必须考虑为紧后工作留有充分的工作面,否则紧后工作就将因无工作面而无法进行。这种结束工作时间之间的间隔就是FTF时距。开始到开始时距(STSi,j)的连接方法,例如道路工程中的铺设路基和浇筑路面,待路基开始工作一定时间为路面工程创造一定工作条件之后,路面工程即可开始进行,这种开始工作时间之间的间隔就是STS时距。开始到完成时距(STFi,j)的连接方法,例如要挖掘带有部分地下水的土壤,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壤可以在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完成之前开始,而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则必须要等降低地下水位之后才能开始。降低地下水位工作的完成与何时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有关,至于降低地下水位何时开始,则与挖土没有直接联系。这种开始到结束的限制时间就是STF时距。由题意可知“i工作和j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距”正确。


第163题

在网络计划中,判断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


A.自由时差最小

B.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C.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最小

D.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开始时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关键工作的确定。

【选项分析】关键工作指的是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总时差是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因此“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最小”是判断关键工作的条件。


第164题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的线路。


A.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

B.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C.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

D.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

E.单代号网络计划中自由时差为零的工作组成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关键工作、关键路线和时差的确定。

【选项分析】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单代号网络计划中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第165题

工程项目所在地点的水文、地质和气象是属于( )的内容。


A.劳动作业环境

B.自然环境

C.管理环境

D.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项分析】对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因素的控制:对地质、水文等方面影响因素,应根据设计要求,分析工程岩土地质资料,预测不利因素,并会同设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如基坑降水、排水、加固围护等技术控制方案。


第166题

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中,建设工程项目法人决策的理性化程度以及建筑业经营经营管理理念属于( )。


A.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管理环境因素

D.作业环境因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项分析】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国家建设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及其执法力度;建设工程项目法人决策的理性化程度以及建筑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筑市场包括建设工程交易市场和建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及交易行为的规范程度;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及行业管理成熟程度;建设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服务水准的高低;廉政管理及行风建设的状况等。


第167题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人的因素

B.方法因素

C.资金因素

D.法律因素

E.环境因素


参考答案: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项分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在项目质量目标策划、决策和实现过程中影响质量形成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简称人、机、料、法、环)等。


第168题

在影响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中,建设主管部门推广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属于( )的因素。


A.环境

B.方法

C.材料

D.机械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项目质量的五大因素。

【选项分析】方法的因素也可以称为技术因素,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与维护结构节能技术,抗震、加固与检测技术,信息化技术等。


第169题

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时,确定质量责任静态界面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合同条件和(  )。


A.组织内部职能分工

B.设计与施工单位间的责任划分

C.质量控制协调制度

D.质量管理的资源配置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选项分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质量责任界面,包括静态界面和动态界面。一般说静态界面根据法律法规、合同条件、组织内部职能分工来确定。


第170题

根据控制系统内工程项目的分解结构,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质量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明示于合同条件,由各责任主体制定出相应的质量计划,确定其具体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措施,是依( )原则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A.分层次规划原则

B.目标分解原则

C.质量责任制原则

D.系统有效性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选项分析】目标分解原则: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总目标的分解,是根据控制系统内工程项目的分解结构,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质量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明示于合同条件,由各责任主体制定出相应的质量计划,确定其具体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措施。


第171题

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时,首先应完成的工作是(  )。


A.制定系统质量控制制度

B.编制系统质量控制计划

C.分析系统质量控制界面

D.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选项分析】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过程是:①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 ②制定质量控制制度; ③分析质量控制界面; ④编制质量控制计划。


第172题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 )。


A.动力机制

B.约束机制

C.交接检查机制

D.反馈机制

E.持续改进机制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

【选项分析】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

1.动力机制;

2.约束机制;

3.反馈机制;

4.持续改进机制。


第173题

约束机制取决于各质量责任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效力,下列属于约束能力的有(  )。


A.经营理念

B.质量意识

C.职业道德

D.技术能力的发挥

E.实施主体对质量工作的推动和检查监督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机制。

【选项分析】约束机制取决于各质量责任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效力。约束能力表现为组织及个人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及技术能力的发挥;监控效力取决于项目实施主体外部对质量工作的推动和检查监督。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质量控制过程的制衡关系。


第174题

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所以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这是( )的基本思想。


A.因果分析法

B.排列图法

C.分层法

D.直方图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分层法的基本原理。

【选项分析】分层法的基本原理:由于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之所在,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第175题

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因果分析图的主要作用是( )。


A.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

B.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C.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进行评价

D.反映质量的变动情况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因果分析图法的基本原理。

【选项分析】因果分析图法,又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第176题

因果分析图的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出现的原因,每一张分析图都应对( )进行分析。


A.多个质量特性

B.几个主要质量特性

C.一个质量特性

D.所有质量特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因果分析图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选项分析】因果分析图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

(2)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

(3)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

(4)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5)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至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第177题

使用因果分析图法,首先画出因果分析图,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 ),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A.直接原因

B.次要原因

C.所有原因

D.最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因果分析图法的基本原理。

【选项分析】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第178题

因果分析图法又称( )。


A.头脑风暴法

B.分层分析法

C.树形分析法

D.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因果分析图法的基本原理。

【选项分析】因果分析图法又称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


第179题

对某项构件施工精度进行抽样检查,发现在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以及垂直度等方面存在质量问题。经分析计算,上述方面的质量问题累计频率分别为41%、72%、89%和100%,则该模板的质量问题主要在( )方面。


A.表面平整度

B.截面尺寸

C.平面水平度

D.垂直度

E.标高


参考答案:A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排列图法。

【选项分析】排列图法中规定:累计频率为0~80%定位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累计频率在90%~100%问题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


第180题

对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时,如质量特性数据分布( ),说明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A.偏下限

B.充满上下限

C.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距离

D.超出上下限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直方图的观察分析。

【选项分析】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距离,说明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