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题库(706题)


第581题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方式主要有(  )。


A.关键工作的调整

B.优化最佳施工成本

C.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D.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

E.非关键工作调整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方式

【选项分析】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方式主要有:关键工作的调整;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非关键工作调整;资源调整


第582题

强夯地基夯实前,基坑地面应高出设计标高,预留土层的厚度可为试夯时的总下沉量加( )。


A.20~40mm

B.30~60mm

C.40~80mm

D.50~100mm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

【选项分析】夯实前,基坑(槽)底面应高出设计高程,预留土层的厚度可为试夯时的总下沉量加50~100mm。


第583题

验槽时,应重点观察( )。


A.基坑中心点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土方开挖

【选项分析】验槽时,应做好验槽记录。对柱基、墙角、承重墙等沉降灵敏部位和受力较大的部位,应作出详细记录。如有异常部位,应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第584题

灰土地基采用的土料应过筛,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mm。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

【选项分析】灰土地基土料应采用就地挖土的黏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质黏土,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和腐殖土;土料应过筛,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


第585题

为了控制土方开挖质量,除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进行检查外,还应经常检查( )。


A.基坑平面位置

B.水平标高

C.边坡坡度

D.挖土机械

E.土的含水量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土方开挖

【选项分析】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


第586题

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 )确定。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勘察单位

D.监理单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一般规定

【选项分析】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


第587题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减少基底土扰动的保护措施,机械挖土时,基底以上( )mm厚土层应采用人工配合挖除。


A.100~200

B.200~300

C.300~400

D.400~500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基础一般规定

【选项分析】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减少基底土扰动的保护措施,机械挖土时,基底以上200~300mm厚土层应采用人工配合挖除。


第588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面正确的是( )。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高程控制为辅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


参考答案:A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灌注桩成孔

【选项分析】摩擦桩: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高程为主,以贯入度控制为辅。

端承型桩:当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必须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高程控制为辅。


第589题

基坑开挖时,基坑每边比设计宽度加宽不宜小于( )m,以便于夯实工作的进行。


A.0.2

B.0.3

C.0.5

D.1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工程

【选项分析】基坑开挖时,基坑每边比设计宽度加宽不宜小于0.3m,以便于夯实工作的进行。


第590题

土方开挖必须做好基坑排水、截水和降水措施,地下水位应保持低于开挖面至少( )mm。


A.200

B.300

C.400

D.500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土方开挖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

【选项分析】挖土必须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地面截水和地下降水,地下水位应保持低于开挖面500mm以下。


第591题

关于土方回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方回填前应验收基底高程

B.控制回填材料的粒径和含水率

C.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经试验确定

D.冬期施工时预留沉降量比常温时适当减少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选项分析】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经试验确定。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冬季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降量比常温时适当增加。土方中不得含冻土块且填土层不得受冻。


第592题

关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灰土每层虚铺厚度,人力或轻型夯机夯实时控制在200~300mm

B.砂和砂石地基,砂宜选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用细砂或粉砂

C.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用泥浆循环清孔时,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15~1.25

D.基坑内地下水位应降至拟开挖下层土方的底面以下不小于0.5m

E.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一般不低于填方高度的3%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选项分析】灰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人力或轻型夯机夯实时控制在200~250mm,双轮压路机夯实时控制在200~300mm。砂和砂石地基,砂宜选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选用细砂或粉砂时应掺加粒径25~35mm的碎石,分布要均匀。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用泥浆循环清孔时,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15~1.25。第一次清孔在提钻前,第二次清孔在沉放钢筋笼、下导管后。在挖方前,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挖土期间必须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地面截水和地下降水,地下水位应保持低于开挖面500mm以下。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第593题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mm。


A.300

B.400

C.500

D.600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选项分析】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第594题

扣件式钢管用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支架搭设的要求是( )。


A.立杆上每步设置单向水平杆

B.立柱接长采用搭接

C.上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D.立杆底部设置垫板


参考答案:D


解析:

立杆上每步设置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立杆底部设置垫板。


第595题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 )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mm。


A.300 100

B.300 150

C.500 100

D.500 150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选项分析】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第596题

成型钢筋检验批量可由合同约定,同一工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宜大于( )。


A.20t

B.30t

C.40t

D.50t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钢筋进场检查的有关规定。

【选项分析】成型钢筋检验批量可由合同约定,同一工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宜大于30t。


第597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的是( )。


A.含氟化物的水泥

B.含氟化物的外加剂

C.含氯化物的水泥

D.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选项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598题

某民用建筑工程,建筑面积4000方米,地下2层,箱形基础:地上13层,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在合同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底板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墙、板结合水平施工缝,留在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2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二:时年8月16日,监理在对进场袋装的水泥以500t为一检验批例行检查时,发现现场砌筑用水泥出厂日期为5月10日,监理工程师认为此批水泥已过期,责令将此批水泥清退出场。

事件三:该工程欲评为示范工程,推广和应用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规定。

事件四:为了充分体现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项目部提出施工现场管理在节约用地方面的技术要点。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和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指出监理工程师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写出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原则。

4.事件四中,在节约用地方面可以提出哪些技术要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之一: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 

正确做法: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不妥之二: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200mm;

正确做法:墙体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不妥之三: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正确做法: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1)袋装水泥以500t为一检验批不妥。

理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检验批。

(2)监理工程师判定此批水泥过期失效并清退出场不合理。

理由:现场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也可经相关方协商后按有关标准规定降级使用。

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此批水泥目前正好超过三个月,并不表示此批水泥已完全无用处,只是不能直接按原用途使用,应该重新取样进行复验,然后根据复验结果再作是否失效的判定。

3.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应遵循“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的原则。4.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并应尽量减少占地。

(2)应在经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组织施工。

(3)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

(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并应充分利用拟建道路为施工服务。

(5)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第599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天津市某医院门诊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总高20m。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地上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充填为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审查意见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

     事件二:外装修施工时,施工单位搭设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如下图),架体搭设完成后,进行了验收检查,提出了整改意见。

     事件三: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砌筑。现场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龄期达到21d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填充墙砌筑7d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事件四:地上框架结构存在主次梁,在主次梁交汇处,关于钢筋摆放上下顺序监理与施工技术员认识发生分歧,上报总监理工程师处理。

问题

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组织基础工程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哪些人员参加?

2.指出事件二中脚手架搭设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在哪些阶段进行检查。

3.指出事件三中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请给出事件四中主梁、次梁、板钢筋的上下放置正确顺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组织基础工程验收不妥当。

理由:基础工程验收属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2)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如下人员: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

2.(1)不妥之处一:立杆采用搭接方式接长。

正确做法: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不妥之处二:连墙件仅用Φ8钢筋与主体拉结。

正确做法: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不妥之处三:横向扫地杆在纵向扫地杆上部。

正确做法: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不妥之处四:高处架体扫地杆未向低处延伸。

正确做法: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不妥之处五:图中最底一步距的距离为2.3m。

正确做法: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1·8m。

(2)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应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使用:

①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②首层水平杆搭设后;③作业脚手架每搭设一个楼层高度;④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搭设固定后;⑤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以及每次下降前、下降就位后;⑥外挂防护架在首次安装完毕、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⑦搭设支撑脚手架,高度每2~4步或不大于6m。

3.事件三中有如下不妥之处:

不妥之处一:进场的小砌块产品龄期达到21天后开始砌筑施工。

正确做法: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不妥之处二: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

正确做法: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不妥之处三:小砌块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

正确做法:单排孔小砌块的搭接长度应为块体长度的1/2。

不妥之处四:填充墙砌筑7天后进行顶砌施工。

正确做法:填充墙顶部与承重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砌筑。

不妥之处五: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上留置了净宽度为1.2m的临时施工洞口。

正确做法:在砖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

5.事件四中,主梁、次梁、板钢筋的上下放置正确顺序为: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第600题

下列钢结构施工用材料中,使用前必须进行烘焙的有( )。


A.焊钉

B.焊接瓷环

C.焊剂

D.药芯焊丝

E.焊条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钢结构焊接工程
【选项分析】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电渣焊熔嘴和焊钉用的瓷环等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