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题
在遨游宇宙之前,人类已经证实了地球的形状。其方法是( )
A.实地测量
B.观测日全食
C.凭直觉猜想
D.环球航行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遨游宇宙之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从未停止过,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2题
照片中可以清晰看见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拍摄时南极( )
A.有极昼现象
B.有极夜现象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A
解析:
12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正向南回归线移动,此时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所以照片中可以清晰看见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在遨游宇宙之前,麦哲伦环球航行,首先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第3题
关于杭州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北温带
B.中纬度、北温带
C.高纬度、北半球
D.低纬度、南半球
参考答案:B
解析:由于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南北纬30°到60°为中纬度,南北纬60°到90°为高纬度,由杭州的纬度31°N可判断处于中纬度;由于北回归线(23.5°N)到北极圈(66.5°N)之间为北温带,所以杭州的纬度31°N属于北温带;由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所以杭州的纬度31°N属于北半球;由以上分析可知,杭州位置的为中纬度、北温带、北半球,B正确。故选B。
A.南极科考最佳季节
B.广东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期间
C.南北半球各纬度昼夜长短时长相近
D.各国时差相对较小时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运会召开时,9月10日至9月25日,这段时间,靠近秋分日(9月23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南北半球各纬度昼夜长短时长相近,C正确。南极科考最佳季节是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广东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期间在6月21日前后,各国时差相对较小时期与地球自转及所处的经度有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因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第5题
图中左边字母为“S”右边字母为“N”,拍照时摄影师面对的方向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参考答案:B
解析:
“S”表示南方,“N”表示北方,“E”表示东方,“W”表示西方。如果图中左边字母为“S” , 右边字母为“N”,则上边为“W”,下边为“E”;故拍照时摄影师站在东方向,面对的方向是西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参考答案:A
解析:
读图可知,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岸,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厄瓜多尔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A.没有太阳直射
B.1次
C.2次
D.3次
参考答案:C
解析:
读题干基多城附近是太阳一年两次来往于南、北半球所经过的地方,他们称这里为“太阳之路”可知,基多城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A.麦哲伦
B.魏格纳
C.牛顿
D.哥白尼
参考答案:B
解析:
大陆漂移学说是魏格纳提出来的。1912年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第9题
下图为海陆分布状况图,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参考答案:B
解析: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所以,最早是②,然后是①,最慢是③,②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第10题
A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 )
A.丘陵
B.山地
C.平原
D.高原
参考答案:C
解析:
A城市所在地区等高线低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属于平原,C正确,丘陵大于200,小于500米 ,A错误。山地海拔大于500米,B错误。高原中间高四周低,D错误,故选C。
第11题
B村庄的海拔范围最接近( )
A.450--500米
B.500--550米
C.550--600米
D.500--600米
参考答案:B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B村庄的海拔在500-550米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解析: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图中,甲是山顶,乙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丙等高线重合是陡崖,丁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是分水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第13题
A城市在建设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堵 ③住房紧张 ④噪声干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解析:
A城市在建设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堵 ③住房紧张 ④噪声干扰等,这些城市环境问题,还有可能遇到就业困难、治安混乱等,①②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环境问题包括城市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城市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治安混乱等)。
第14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年平均气温分布大致由南向北递减,①的气温是10℃~15℃,②的气温低于10℃,③的气温是15℃~20℃,④的气温是20℃以上,因此④>③>①>②。C正确,故选C。
第15题
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
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
参考答案:B
解析:
已知,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赤道以北的气温分布大致为由南向北递减,赤道以南的气温分布大致为由北向南递减。图中显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故判断为北半球。受海陆因素影响,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冬季相反。图中显示①和②位于同一纬度,但①代表的陆地气温高于②代表的海洋气温,故判断此时为夏季。综上,B正确,故选B。
【点睛】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赤道以北的气温分布大致为由南向北递减,赤道以南的气温分布大致为由北向南递减。受海陆因素影响,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冬季相反。
第16题
薄荷岛( )
A.为热带雨林气候
B.为热带季风气候
C.气温年较差大
D.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
参考答案:B
解析:
读图可知,薄荷岛气温曲线和缓,说明气温年较差小,排除C;薄荷岛终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排除AD,B正确,故选B。
A.2~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丘陵上的草在旱季时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故判断欣赏“巧克力山”应选择该地的旱季前往,读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旱季为11月~次年5月,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第18题
“候鸟老人”指没到冬天,就由北方到南方过冬的老人。每到冬季,我国东北三省20多万老人到海南过冬,在三亚享受冬日暖阳。海南冬季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
B.纬度低
C.位于沿海
D.位于迎风坡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个地方的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很大,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东部三省大致位于40°N——53°N之间,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较为寒冷;三亚位于18°09′34″N——18°37′27″N之间,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冬季平均气温在20℃以上,所以,每到冬季,我国东北三省20多万老人会到海南过冬,在三亚享受冬日暖阳。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海南冬季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B正确。故选B。
第19题
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九江市的平均海拔为30米,庐山牯岭镇的海拔约为1130米。当九江市夏季气温高达30℃时,牯岭镇的气温约为( )
A.36.6℃
B.30℃
C.23.4℃
D.18℃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山地和丘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庐山牯岭镇的海拔比九江市的海拔高约1130米-30米=1100米,当九江市夏季气温高达30℃时,牯岭镇的气温约为30℃-1100÷100×0.6℃=23.4℃,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一般来说,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就海陆位置而言,距海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在山地和丘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第20题
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读图加拿大的人口密度图可知,图中的点集中分布在南部,而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所以,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故答案C正确,A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