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1题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既病防变的基本原则有
A.饮食有节,顾护脾胃
B.病情轻浅,放任不管
C.肝病初起,防其传脾,先护脾胃
D.稍有不适,及早诊断
E.调养精神,防病保健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治未病。
既病防变的基本原则:(1)早期诊治;(2)控制疾病传变(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422题
下列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
A.人工免疫
B.早期诊断
C.早期治疗
D.先安未受邪之地
E.阻截病传途径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预防的理解。
既病防变,就是在病变发生以后,要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人工免疫属于未病先防。
第424题
康复的原则包括
A.形神共养
B.调养气血
C.调养阴阳
D.调养脏腑
E.疏通经络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医康复原则的掌握。
中医康复原则为形神共养和调养气血阴阳,其中调养气血阴阳又具体包含调养气血、调养阴阳、调养脏腑、疏通经络等方面。
第426题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四诊合参
B.辨证论治
C.整体观念
D.辨病论治
E.援物比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分别是审内察外,整体统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辩证求因,审因论治。
故答案为“四诊合参”。
【考点延展】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援物比类是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之一;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而非辨病论治。
第427题
属于诊法内容的有
A.望面色
B.切脉
C.问耳目
D.辨证
E.辨病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医诊断学概述。
诊法是对患者进行诊查,收集与患者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望面色、切诊、问耳目均属于四诊范畴。
【考点延展】
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疾病当前的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证名的思难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过程。
辨病,即时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诊断出病名。
第428题
失神的表现不包括
A.精神蒌靡
B.反应灵敏
C.目光晦暗
D.瞳仁呆滞
E.呼吸气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望神。
失神的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蒌靡、反应迟钝、呼嗳气微,甚至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等,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反应灵敏为得神表现。
第429题
症见两眼灵活,视物清晰,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可判断为
A.得神
B.少神
C.失神
D.假神
E.神乱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望神。
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者,称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即使病情较重,预后亦多良好。
故答案为“得神”。
第430题
患者精神原本极度衰惫,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此为
A.神志异常
B.无神
C.少神
D.假神
E.得神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假神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假神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是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
故答案为“假神”。
第431题
患者表情淡漠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其病机是
A.气郁化火,痰火扰心
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C.痰迷心窍,肝风内动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E.温病热入心包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望神。
癫病的临床表现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多因痰浊蒙蔽心神所致。
故答案为“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第432题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者,属于
A.痫病
B.癫病
C.狂病
D.痉病
E.癔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望神。
神乱包含癫病、狂病、痫病三种情况。
癫病:痰浊蒙蔽心神: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
狂病:痰火扰心: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痫病: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
故答案为“痫病”。
第433题
神智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A.得神
B.失神
C.假神
D.神乱
E.有神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失神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在疾病过程中,如病人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手撒、遗尿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答案为“失神”。
第434题 满面通红最多见于
A.虚热证
B.阴虚证
C.实热证
D.戴阳证
E.气虚发热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望面色。
面赤主热证、戴阳证。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颜面潮红;戴阳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
故答案为“实热证”。
第435题
瘀血证可出现的面色变化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望面色。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
赤色-实热,虚热,戴阳证。
黄色-虚证,湿证。
白色-虚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证。
故答案为“黑色、青色”。
第436题
湿证、水饮内停,可出现的面色变化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望面色。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
赤色-实热,虚热,戴阳证。
黄色-虚证,湿证。
白色-虚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证。
故答案为“黄色、黑色”。
第437题
面色㿠白虚浮,多属
A.血虚
B.阴虚
C.津液不足
D.阳气不足
E.阳气暴脱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望面色。
面色㿠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
故答案为“阳气不足”。
第438题
以下各项中不出现面赤的证候是
A.虚热证
B.血虚证
C.阴虚证
D.实热证
E.戴阳证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赤色的临床意义。
面见赤色主热证。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故面赤多见于热证。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仅颜部潮红,则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如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证候。
故答案为“血虚证”。
第439题
寒凝血瘀患者唇色
A.淡白
B.樱桃红
C.深红
D.青紫
E.青黑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望面色。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
青为寒凝气滞,经脉瘀阻的气色。
寒主收引,寒盛而留于经脉,则经脉拘急不舒,阻碍气血的运行,或气滞而凝,或血阻而瘀,都可使面色发青,甚至出现青紫色。
阴寒内盛,心腹疼痛,可见苍白而带青的面色。
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气虚血瘀所致。
又有小儿高烧,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故答案为“青紫”。
第440题
小儿惊风多见
A.面色青紫
B.面色青黄
C.面色淡青
D.面色青黑
E.眉间、鼻柱、口唇发青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青色的主病和临床意义。
小儿高热,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考点延展】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
(1)惊风先兆: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见青紫色;
(2)寒凝、气滞、血瘀:青色,甚至青紫色;
(3)阴寒内盛,心腹疼痛:苍白而带青;
(4)气虚血瘀:面见青灰、口唇青紫
(5)肝脾不调:面色青黄(苍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