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2413题)


第781题

清半夏的功能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用于湿痰咳嗽,痰热内结,风痰吐逆,痰涎凝聚,咯吐不出。


第782题

姜半夏的功能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第783题

法半夏的功能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多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亦多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


第784题

清半夏炮制所选用的辅料是


A.白矾

B.生姜

C.甘草

D.石灰

E.豆腐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的代表药-半夏。

制备清半夏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20kg。


第785题

通过复制法,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复制的主要目的:①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刺激性。如半夏等。②改变药性。如天南星等。③增强疗效。如白附子等。④矫臭矫味。如紫河车等。


第786题

通过复制法,可增强疗效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复制的主要目的:①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刺激性。如半夏等。②改变药性。如天南星等。③增强疗效。如白附子等。④矫臭矫味。如紫河车等。


第787题

通过复制法,可改变药性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复制的主要目的:①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刺激性。如半夏等。②改变药性。如天南星等。③增强疗效。如白附子等。④矫臭矫味。如紫河车等。


第788题

复制法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改变药性

C.便于粉碎

D.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

E.矫臭解腥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复制法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刺激性,增强疗效,改变药性,矫臭矫味。


第789题

发酵的目的是


A.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B.降低毒性

C.清除杂质

D.消除副作用

E.矫臭矫味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法。

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利用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称为发酵法。

发酵的主要目的:①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用药品种。如六神曲、建神曲、淡豆豉等。②增强疗效。如半夏曲。


第790题

为了增强六神曲的醒脾和胃作用,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A.炒黄

B.炒焦

C.麦麸炒

D.土炒

E.米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发芽法。

六神曲味甘、辛,性温。入脾、胃经。①生六神曲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②炒神曲健脾悦胃功能增强,发散作用减少。③麸炒六神曲具有甘香气,以醒脾和胃为主,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食欲,肠鸣泄泻。④焦六神曲消食化积力强,以治食积泄泻为主。


第791题

发芽法的操作注意事项为


A.选新鲜、成熟、饱满的种子

B.控制温度18~25℃

C.浸渍度的含水量控制在42%~45%

D.要求发芽率在65%以上

E.适当的避光、通风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发芽法。

发芽的注意事项:①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②种子的浸泡时间应依气候、环境而定,一般春、秋季宜浸泡4~6小时,冬季8小时,夏季4小时。③选用新鲜成熟的种子或果实,在发芽前应先测定发芽率,要求发芽率在85%以上。④适当避光并选择有充足氧气、通风良好的场地或容器进行发芽。⑤发芽时先长须根而后生芽,不能把须根误认为是芽。以芽长至0.2~1cm为标准,发芽过长则影响药效。⑥在发芽过程中,要勤加检查、淋水,以保持所需湿度,并防止发热霉烂。


第792题

有关麦芽炮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炒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回乳之功

B.焦麦芽增强了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

C.加热时间越长麦芽的淀粉酶活性越强

D.炒麦芽偏温而气香

E.焦麦芽性偏温而味微甘微涩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发芽法的代表药-麦芽。

炒麦芽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回乳之功。②焦麦芽性偏温而味微甘微涩,增强了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麦芽加热炮制时,随加热程度的升高,淀粉酶效价降低或消失。不同长度麦芽的淀粉酶活性也各不相同。


第793题

西瓜制霜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缓和药性

C.增强清热泻火的作用

D.增强清热化痰的作用

E.增强养心安神的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霜法的代表药-西瓜霜。

西瓜霜味咸,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能。西瓜能清热解暑,芒硝能清热泻火,两药合制,性味增强,能起协同作用,使药物更纯洁,增强清热泻火之功。


第794题

巴豆制霜的炮制目的不包括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使脂肪油含量下降到18%~20%

D.使巴豆毒素变性失活

E.缓和泻下作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霜法。

巴豆制霜毒性降低,但不能增强疗效,泻下作用得到缓和,多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水,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第795题

西瓜霜的制备方法是


A.去油制霜

B.压榨制霜

C.风干制霜

D.渗析制霜

E.升华制霜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霜法。

渗析制霜法是药物与物料经过加工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其目的是制造新药,扩大用药品种,增强疗效,如西瓜霜。


第796题

常用去油制霜法炮制的是


A.巴豆

B.柏子仁

C.砒霜

D.西瓜霜

E.诃子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霜法。

常用去油制霜法炮制的是巴豆、柏子仁。西瓜霜为渗析制霜法。砒霜为升华制霜法。诃子为煨法炮制,非制霜法炮制。


第797题

西瓜霜的主要成分为


A.Na2SO4•10H2O

B.Na2SO4•5H2O

C.CaSO4•10H2O

D.CaSO4•5H2O

E.FeSO4•10H2O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霜法的代表药-西瓜霜。

西瓜霜的主要成分为Na2SO4·10H2O。


第798题

煨木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麦麸煨

B.面裹煨

C.滑石粉煨

D.吸油纸煨

E.湿纸煨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煨法。

煨木香:取未干燥的木香片,平铺至吸油纸上,一层木香片一层纸,如此间隔平铺数层,上下用平坦木板夹住,以绳捆扎结实,使木香与吸油纸紧密接触,放烘干室或温度较高处,煨至木香所含挥发油渗透到纸上,取出木香,放凉,备用。


第799题

煨肉豆蔻的作用是


A.增强敛肺止咳的作用

B.增强消食化积的作用

C.增强固肠止泻的作用

D.增强解毒退热的作用

E.增强行气活血的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煨法的代表药-肉豆蔻。

煨肉豆蔻可除去部分油质,免于滑肠,刺激性减小,增强了固肠止泻的功能。用于心腹胀痛,虚弱冷痢,呕吐,宿食不消。


第800题

生肉豆蔻有滑肠之弊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量


A.黄酮

B.生物碱

C.油质

D.蛋白质

E.蒽醌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煨法的代表药-肉豆蔻。

生肉豆蔻含有大量油质,有滑肠之弊,并具刺激性,一般多制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