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2413题)


第761题

炮制后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附子。

淡附片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第762题

处方中淡附片是由附子炮制而成,关于淡附片炮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数日,煮至透心,水漂,切片,用调色液染至浓茶色,蒸后晒干而得

B.由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加食盐浸泡,取出,切片,晒干而得

C.由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煮至透心,剥去外皮,切片,蒸透晒干

D.由净盐附子漂尽盐分,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而得

E.取砂置锅内,加入附片拌炒至鼓起、变色,去砂,放凉而得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淡附片的炮制方法。

淡附片:取净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故答案选D选项。

【考点延展】附子炮制辅料小结

1.盐附子:食用胆巴+食盐

2.黑顺片:食用胆巴+调色液

3.白附片:食用胆巴+剥去外皮

4.淡附片:盐附子漂去盐+甘草、黑豆煮水


第763题

该方炙甘草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甘草酸,其结构类型是


A.甾体皂苷

B.强心苷

C.胆汁酸类

D.蜕皮激素

E.三萜皂苷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甘草:甘草酸又称甘草皂苷,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故答案选“三萜皂苷”。

【考点延展】甘草:《中国药典》以甘草苷和甘草酸为指标成分。

【易错点】甘草苷为黄酮苷类化合物,甘草酸(甘草皂苷)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二者要注意区分。


第764题

该制剂的含糖量一般不高于


A.10%(g/ml)

B.20%(g/ml)

C.15%(g/ml)

D.25%(g/ml)

E.30%(g/ml)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合剂的质量要求。

根据题干“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可知该制剂为合剂。合剂若加蔗糖,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一般不高于20%(g/ml)。故答案选“20%(g/ml)”。

【易错点】合剂与糖浆剂的含糖量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1.合剂:可加糖,也可不加糖。若加蔗糖,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一般不高于20%(g/ml)。

2.糖浆剂:为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一定含糖。其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


第765题

通过蒸煮可降低毒性的中药是


A.麻黄

B.熟地黄

C.草乌

D.苦杏仁

E.黄柏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

川乌、草乌、附子所含的乌头碱高温下可水解成毒性小得多的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


第766题

乌头类药物炮制去毒的原理是


A.使乌头碱溶于水

B.使双酯型生物碱水解

C.使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D.保留总生物碱

E.使生物碱成盐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川乌。

川乌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几乎无毒性。酯碱型乌头碱毒性比双酯型乌头碱小,但还有相当的毒性。其中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成分。炮制后由于双酯型乌头碱类成分的分解破坏而使其毒性降低,但其镇痛、抗炎作用仍然很明显,若炮制太过,水解完全,则药效降低。


第767题

可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川乌。

制川乌毒性降低,可供内服。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不仁,心腹冷痛,疝痛,跌打肿痛。


第768题

炮制后可用于跌打损伤,金疮肿毒,肿瘤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藤黄。

制藤黄毒性降低,可供内服。并可保证药物的净度。用于跌打损伤,金疮肿毒,肿瘤。


第769题

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附子。

淡附片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


第770题

宜用于疝气疼痛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吴茱萸。

盐制吴茱萸宜用于疝气疼痛。


第771题

煮法炮制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

B.改变药性

C.去除非要用部分

D.利于粉碎

E.增强疗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目的。

煮法炮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


第772题

以下为制藤黄主要炮制作用的是


A.降低毒性以供内服

B.矫臭

C.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D.变苦味为甜味

E.利于粉碎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藤黄。

制藤黄主要的炮制作用是降低毒性以供内服。


第773题

藤黄的炮制方法有


A.山羊血制

B.荷叶制

C.水煮制

D.豆腐制

E.高压蒸制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藤黄。

藤黄的炮制方法有:豆腐制、荷叶制和山羊血制。


第774题

白扁豆燀法炮制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去掉非药用部位

C.改变药性

D.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E.增强疗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燀法的代表药-白扁豆。

白扁豆燀法炮制的目的是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第775题

姜半夏的辅料为


A.生姜、白矾

B.白矾

C.甘草、石灰水

D.甘草、白矾

E.生姜、石灰水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的代表药-半夏。

姜半夏辅料:生姜、白矾。


第776题

炮制法半夏的辅料应选用


A.甘草、生姜

B.生姜、明矾

C.甘草、生石灰

D.甘草、金银花

E.甘草、皂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法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石灰水配制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在12以上,至切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第777题

制南星的炮制作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的代表药-天南星。

生天南星辛温燥烈,有毒,多外用,亦可内服,以祛风止痉为主,多用于破伤风,也用于癫痫。外用治痈肿疮疖,蛇虫咬伤。制南星毒性降低,燥湿化痰的作用增强。


第778题

胆南星的炮制作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的代表药。

胆南星毒性降低,其燥烈之性缓和,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功能由温化寒痰转为清化热痰。以清化热痰,息风定惊力强,多用于痰热咳喘,急惊风,癫痫等症。


第779题

关于天南星药材及其炮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南星辛温燥烈,不可内服

B.制南星炮制时,需用白矾与生姜

C.胆南星炮制时,需用胆汁或胆膏粉

D.制南星毒性降低,燥湿化痰的作用增强

E.胆南星毒性降低,燥性缓和,性味均改变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的代表药-天南星。

生天南星辛温燥烈,有毒,多外用,亦可内服。制天南星的方法:取净天南星,按大小分别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如水面起白沫,换水后加白矾,泡一日后,再换水漂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另取白矾,生姜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天南星共煮至无干心时取出,除去生姜片,晾干,四至六成千时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胆南星的制法:取制天南星细粉,加入干净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清水)拌匀,蒸60分钟至透,取出放凉,制成小块。或取天南星细粉,加入净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清水)拌匀,放温暖处,发酵5~7天后,再连续蒸或隔水炖9昼夜,每隔2小时搅拌一次,除去腥臭气,至呈黑色浸膏状,口尝无麻味为度,取出,晾干。再蒸软,趁热制成小块。制南星毒性降低,燥湿化痰的作用增强。胆南星毒性降低,其燥烈之性缓和,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


第780题

生半夏的功能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制法。

生半夏有毒,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一般不做内服,多做外用,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嗽。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