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21题
醑剂中乙醇的浓度一般为
A.60%~90%
B.50%~80%
C.40%~60%
D.30%~70%
E.20%~50%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醑剂的制剂特点与质量要求。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制成的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醑剂中的药物浓度一般为5%~10%,乙醇浓度一般为60%~90%。
第1423题
关于芳香水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B.芳香挥发性药物多数为挥发油
C.芳香水剂应澄明
D.芳香水剂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蒸馏法
E.芳香水剂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芳香水剂的制剂特点与质量要求。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芳香挥发性药物多数为挥发油。芳香水剂应澄明,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蒸馏法。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容易挥发分解,所以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第1424题
药物以离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体系属于
A.溶液型
B.胶体溶液型
C.乳浊型
D.混悬型
E.固体分散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型制剂的概念。溶液型制剂中药物是以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中的。
第1425题
有关高分子溶液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分子溶液是热力学稳定系统
B.以水为溶剂的高分子溶液也称胶浆剂
C.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D.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动液体
E.高分子水溶液不带电荷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高分子溶液的特点。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含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以水为溶剂的高分子溶液也称胶浆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高分子溶液为黏稠性流动液体,黏稠性太小以黏度表示;高分子水溶液中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某些基团因解离而带电。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从有限溶胀到无限溶胀。
第1426题
关于溶胶剂表述正确的是
A.溶胶剂中固体微粒双电层ξ-电位越大,溶胶稳定性越差
B.溶胶的丁达尔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溶胶剂的ξ-电位越高,电泳的速度越快
D.溶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E.黏度与渗透压较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胶剂的特点。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细微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溶胶剂中的微粒具有带相反电荷的吸附层和扩散层,称为双电层,双电层之间的电位差称为ξ-电位。ξ-电位越高,微粒间斥力越大,电泳速度越快,溶胶也越稳定。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nm,可因光的散射产生丁达尔现象。高黏度和高渗透压是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第1427题
下列关于溶胶剂的正确表述是
A.溶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B.溶胶剂中加入电解质会产生盐析作用
C.溶胶粒子具有双电层结构
D.ξ-电位越大,溶胶剂的稳定性越差
E.溶胶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因而沉降速度越小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胶剂的特点。溶胶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具有双电层结构、布朗运动和丁达尔效应。ξ-电位可以表示溶胶剂胶粒之间的斥力,ξ-电位愈大,斥力愈大,胶粒愈不宜聚结,溶胶剂愈稳定。加入电解质产生盐析作用是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第1428题
溶胶剂与溶液剂之间最大的不同是
A.药物分子大小
B.药物分散形式
C.溶剂种类
D.体系荷电
E.临床用途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溶胶剂。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以多分子聚集体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又称为疏水性胶体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溶液剂一般为非挥发性药物或少数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大多以水为溶剂,也有以乙醇、植物油或其他液体为溶剂者,溶液剂供内服和外用。溶胶剂与溶液剂药物分散形式不同。
第1429题
纳米银溶胶中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矫味剂
D.芳香剂
E.助溶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溶胶剂的举例。AgNO3溶液为主药,柠檬酸钠溶液为还原剂,还原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生成纳米银的量。
第1430题
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不正确表述是
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D.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口服混悬剂的特点。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凡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条件下,都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
第1432题
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不正确表述是
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剂形式应用时
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D.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混悬剂相关知识点。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①凡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②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④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条件下,都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但为了安全起见,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第1433题
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下列哪项
A.絮凝度的测定
B.崩解度的测定
C.重新分散试验
D.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E.粒子大小的测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口服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包括粒子大小、沉降容积比、重新分散性、絮凝度以及流变学测定。崩解度是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的典型质量评价指标。
第1434题
以下关于混悬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F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B.β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C.混悬剂中微粒大小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
D.可用浊度仪测定混悬液的流变学
E.优良的混悬剂在贮存后再振摇,沉降物应能很快重新分散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混悬剂的质量要求。F值和β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微粒大小直接影响混悬剂的稳定性。主要是用旋转黏度计测定混悬液的流动曲线,由流动曲线的形状确定混悬液的流动类型,以评价混悬液的流变学性质。
第1435题
关于混悬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一定的长效作用
B.毒性大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C..沉降容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
D.絮凝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E.干混悬剂有利于解决混悬前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混悬剂相关知识点。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匀相的液体药剂。大多数混悬剂为液体制剂,但《中国药典》现行版二部收藏有干混悬剂,它是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用适宜方法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使用时加水即迅速分散成混悬剂。这有利于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一定的长效作用。毒性大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沉降溶积比F值在0-1之间,F愈大混悬剂愈稳定。絮凝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第1436题
混悬剂中增加分解介质黏度的附加剂是
A.润湿剂
B.反絮凝剂
C.絮凝剂
D.助悬剂
E.稳定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混悬剂的稳定剂。助悬剂是指能增加混悬剂中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第1437题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
E.硅藻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口服混悬剂的常用助悬剂。助悬剂主要包括低分子助悬剂(如甘油、糖浆剂),高分子助悬剂(西黄蓍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等)、硅藻土、触变胶。硬脂酸钠常用作片剂的水不溶性润滑剂。
第1438题
在混悬剂中加入适当电解质,使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是
A.絮凝
B.增溶
C.助溶
D.潜溶
E.盐析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絮凝的定义。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第1439题
使微粒ξ-电位增加的电解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悬剂的常用稳定剂。加入的电解质使微粒ξ-电位降低,从而产生絮凝作用的附加剂称为絮凝剂;而使微粒ξ-电位增加,从而产生反絮凝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第1440题
提高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的附加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悬剂的常用稳定剂。助悬剂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的附加剂。润湿剂系指能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