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史真题(1340题)


第661题

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662题

属于单萜类化合物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萜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

葛根素为异黄酮类,芦丁为羟基蒽醌类。


第663题

防风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第664题

银柴胡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鉴别特征。

疙瘩丁:白芷;星点:大黄;起霜:茅苍术;砂眼、珍珠盘:银柴胡;蚯蚓头、菊花心:防风。

【补充】防己为猪大肠、车轮纹。


第665题

按《中国药典》规定,作为洋金花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洋金花:《中国药典》以东莨菪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第666题

按《中国药典》规定,作为虎杖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虎杖:《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大黄素和虎杖苷含量,大黄素不得少于0.60%,虎杖苷不得少于0.15%。


第667题

按《中国药典》规定,作为桃仁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桃仁:《中国药典》以苦杏仁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规定苦杏仁苷含量不低于2.0%。


第668题

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669题

辛夷的药用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670题

菊花的药用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花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第671题

呈长卵形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黏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表面黄白色,破碎面有玻璃样光泽或蜡样光泽的药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树脂类中药-橄榄科-乳香的性状鉴别。

【乳香】呈长卵形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黏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大者长达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黄白色,半透明,被有黄白色粉末,久存则颜色加深。质脆,遇热软化。破碎面有玻璃样或蜡样光泽。具特异香气,味微苦。本品燃烧时显油性,胃黑烟,有香气;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关键词为滴乳状。


第672题

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泽,质硬,易碎,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的药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其他类中药-豆科-儿茶的性状鉴别。

【儿茶】呈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平滑而稍具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关键词为遇潮有黏性。


第673题

片剂制备过程中,辅料滑石粉用作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674题

片剂制备过程中,辅料硬脂酸镁用作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675题

片剂制备过程中,辅料淀粉浆用作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片剂的辅料。

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钠)、微粉硅胶等。

黏合剂:淀粉浆(糊)为最常用的黏合剂、糖浆、胶浆、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等。


第676题

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气微,味微苦的药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全草类中药-唇形科-半枝莲的性状鉴别。

【半枝莲】长15~35cm,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cm,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第677题

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叶对生,轮伞花序腋生,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的药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全草类中药-唇形科-薄荷的性状鉴别。

【薄荷】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关键词是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


第678题

太子参的适宜采收时间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采收原则。

太子参属于根及根茎类中药,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在春天采集较好。


第679题

黄柏的适宜采收时间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采收原则。

黄柏属于皮类中药,皮类中药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如黄柏、厚朴、秦皮等。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收,如川楝皮、肉桂等。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


第680题

按《中国药典》规定,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为小檗碱的中药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黄连:《中国药典》以小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为含生物碱的常用中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