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41题
除另有规定外,应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相对密度的制剂是
A.膏药
B.煎膏剂
C.软膏剂
D.乳剂
E.流浸膏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煎膏剂的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煎膏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査,相对密度,不溶物、装量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规定。
第742题
关于药物在体内分布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脂溶性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迅速向脑脊髓转运
B.药物蓄积在脂肪组织可起到贮存作用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C.药物的选择性分布取决于生物膜的转运特性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随着胎儿的长大,血-胎屏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
E.合并用药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可导致药物分布的改变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在母体循环与胎儿体循环之间存在着血胎屏障。血胎屏障的作用过程与血脑屏障类似。多数药物靠被动转运通过胎盘。随着胎儿的长大,药物的通透性增加;孕妇严重感染、中毒或其他疾病时,胎盘屏障作用降低。
第743题
对眼睛有刺激性,不宜用作眼膏基质的是
A.蜂蜡
B.二甲硅油
C.凡士林
D.羊毛脂
E.氢化植物油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膏剂与乳膏剂的基质。
二甲硅油,为无色澄清的透明油状液体,无臭、无味,黏度变化极小,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对皮肤无刺激性,不污染衣物,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易于涂布,能与羊毛脂、硬脂醇、鲸蜡醇、硬脂酸甘油酯等混合。本品对眼睛有刺激性,不宜作眼膏基质。
第744题
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饮片是
A.蒲黄
B.槐花
C.荆芥
D.大蓟
E.小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炒炭法的代表药-荆芥。
荆芥炭具有止血的功效;大蓟炭收敛止血作用增强;蒲黄炭止血作用增强。
第745题
关于糖浆剂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
B.糖浆剂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乙醇、甘油或其他多元醇
C.根据需要可加不超过0.3%的苯甲酸作为抑菌剂
D.根据需要可加不超过0.5%的山梨酸作为抑菌剂
E.如需加入抑菌剂,除另有规定外,该制剂处方的抑菌效力应符合抑菌效力检查法的规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糖浆剂的质量要求。
糖浆剂根据需要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需加入抑菌剂,除另有规定外,在制剂确定处方时,该处方的抑菌效力应符合《中国药典》抑菌效力检查法的规定,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过0.3%(其钾盐、钠盐的用量分别按酸计),羟苯酯的用量不得过0.05%。
第746题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的饮片是
A.辛夷
B.金银花
C.槐花
D.洋金花
E.款冬花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花类中药-忍冬科-金银花的性状鉴别。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l,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第747题
呈筒状或半筒状,内表面淡灰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结晶,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显粉性的药材是
A.桑白皮
B.白鲜皮
C.地骨皮
D.牡丹皮
E.香加皮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类中药-毛茛科-牡丹皮的性状鉴别。
牡丹皮:连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第748题
关于注射剂给药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B.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
C.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D.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内注射
E.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内注射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乳状液型注射剂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现象,不得用于椎管注射;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剂中乳滴的粒度90%应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乳滴。
第749题
莪术醇为莪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类型是
A.倍半萜
B.半萜
C.单萜
D.二萜
E.二倍半萜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挥发油的常用中药。
莪术含挥发油1.0%-2.5%,药理研究证明有一定的抗菌、抗癌活性。其中吉马酮、莪术醇、莪术二醇、莪术酮及莪术二酮等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莪术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
第750题
鹿茸药材中的“莲花”指的是
A.二个侧枝的马鹿茸
B.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C.三个侧枝的马鹿茸
D.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E.三个侧枝的花鹿茸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鹿茸的性状鉴别。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
第751题
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的饮片是
A.莪术
B.川芎
C.续断
D.羌活
E.生地黄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及根茎类中药-川续断科-续断的性状鉴别。
续断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褐色至黄褐色,有纵皱。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气微,味苦、微甜而涩。
第752题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的药材是
A.桔梗
B.羌活
C.黄连
D.玉竹
E.巴戟天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及根茎类中药-毛茛科-黄连的性状鉴别。
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第753题
关于固体分散体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分散体可延缓药物的释放
B.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
C.固体分散体可减小药物的刺激性
D.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E.固体分散体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体具备如下特点:①达到不同的释药目的: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载体材料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利用难溶性高分子载体材料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利用肠溶性高分子载体材料控制药物于小肠或结肠定位释放。②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③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④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第754题
横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的药材是
A.白及
B.川乌
C.白芍
D.川牛膝
E.白附子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及根茎类中药-毛茛科-川乌的性状鉴别。
川乌: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第755题
根据临床治疗需要,既可麸炒又可土炒的片是
A.芡实
B.僵蚕
C.枳壳
D.白术
E.薏苡仁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炒法的代表药-白术。
土炒白术,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麸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胀作用。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第756题
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叶柄残基及鳞片的药材是
A.何首乌
B.绵马贯众
C.石菖蒲
D.骨碎补
E.天南星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及根茎类中药-鳞毛蕨科-绵马贯众的性状鉴别。
绵马贯众: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鱗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形,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第757题
来源于单子叶植物,须根先端膨大,呈纺锤形的药材是
A.百部
B.附子
C.玄参
D.泽泻
E.太子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等。
第758题
含有乙型强心苷的中药是
A.附子
B.香加皮
C.蟾蜍
D.夹竹桃
E.洋地黄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强心苷元的常用动物药。
乙型强心苷元: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基本母核为海葱甾或蟾蜍甾。自然界中仅少数苷元属此类,如中药蟾蜍中的强心成分蟾毒配基类。
第760题
图示中药主含Na2SO4•10H2O的是
A.
B.
C.
D.
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矿物类中药-芒硝。
A为芒硝(Na2SO4·10H20),B为炉甘石(ZnCO3),C为滑石([Mg3(Si4O10)(OH)2]),D为石膏(CaSO4·2H2O),E为硫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