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61题
肝毒性大,对肝药酶影响大,药物相互作用多的抗真菌药是(该知识点已删除)
A.两性霉素B
B.卡泊芬净
C.氟胞嘧啶
D.阿糖胞苷
E.酮康唑
参考答案:E
解析:
酮康唑可抑制肝药酶CYP3A4,药物相互作用多;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较大,经改造开发出了脂质体两性霉素B;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主要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其他抗真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药物相互作用少。
第1162题
制成脂质体以降低药物肾毒性的抗真菌药是
A.两性霉素B
B.卡泊芬净
C.氟胞嘧啶
D.阿糖胞苷
E.酮康唑
参考答案:A
解析:
酮康唑可抑制肝药酶CYP3A4,药物相互作用多;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较大,经改造开发出了脂质体两性霉素B;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主要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其他抗真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药物相互作用少。
第1163题
与其他抗真菌无交叉耐药性的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是
A.两性霉素B
B.卡泊芬净
C.氟胞嘧啶
D.阿糖胞苷
E.酮康唑
参考答案:B
解析:
酮康唑可抑制肝药酶CYP3A4,药物相互作用多;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较大,经改造开发出了脂质体两性霉素B;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主要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其他抗真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药物相互作用少。
第1164题
属于雌激素受体阻断剂的抗肿瘤药是
A.炔雌醇
B.他莫昔芬
C.阿那曲唑
D.丙酸睾酮
E.氟他胺
参考答案:B
解析: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等;抗雄激素类药的代表药有氟他胺;芳酰胺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
第1165题
属于抗雄激素类的抗肿瘤药是
A.炔雌醇
B.他莫昔芬
C.阿那曲唑
D.丙酸睾酮
E.氟他胺
参考答案:E
解析: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等;抗雄激素类药的代表药有氟他胺;芳酰胺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
第1166题
属于芳香胺酶抑制剂的抗肿瘤药是
A.炔雌醇
B.他莫昔芬
C.阿那曲唑
D.丙酸睾酮
E.氟他胺
参考答案:C
解析: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等;抗雄激素类药的代表药有氟他胺;芳酰胺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
第1167题
散瞳和调节睫状肌麻痹宜选用
A.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B.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C.毛果芸香碱滴眼液
D.碘苷滴眼液
E.阿昔洛韦滴眼液
参考答案:B
解析:
托吡卡胺用于散瞳和调节麻痹;毛果芸香碱用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等;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外眼感染。
第1168题
治疗青光眼宜选用
A.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B.复方拓吡卡胺滴眼液
C.毛果芸香碱滴眼液
D.碘苷滴眼液
E.阿昔洛韦滴眼液
参考答案:C
解析:
拓吡卡胺用于散瞳和调节麻痹;毛果芸香碱用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等;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外眼感染。
第1169题
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宜选用
A.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B.复方拓吡卡胺滴眼液
C.毛果芸香碱滴眼液
D.碘苷滴眼液
E.阿昔洛韦滴眼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拓吡卡胺用于散瞳和调节麻痹;毛果芸香碱用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等;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外眼感染。
第1172题
服药2个月后,血压控制未达标,经进一步检查,该患者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宜联合应用的药品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6
C.维生素C
D.烟酸
E.叶酸
参考答案:E
解析:
高血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高者宜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第1174题
该患者复诊发现糖耐量异常及餐后血糖升高,单药控制未达标,建议联合应用的降糖药是
A.格列喹酮
B.格列本脲
C.胰岛素
D.阿卡波糖
E.罗格列酮
参考答案:D
解析:
阿卡波糖配合饮食控制用于2型糖尿病,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第1177题
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宜采用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肌肉注射
C.静脉滴注
D.皮下注射
E.动脉注射
参考答案:C
解析:
用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时,一般于术前0.5-1h静脉滴注1g,手术时间超过6h者术中追加0.5-1g。
第1178题
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起始给药时机是(教材已变动)
A.术前24小时
B.术前0.5-2小时
C.术中
D.术后0.5-2小时
E.术后24小时
参考答案:B
解析:
给药时间应在术前0.5-2h。
【教材变动】以防手术部位感染,术前0.5-1h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1g。
第1179题
Ⅰ类清洁手术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不得超出手术病例总数的(该考点已删除)
A.70%
B.60%
C.50%
D.40%
E.30%
参考答案:E
解析:
Ⅰ类清洁手术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不得超出手术病例总数的30%。
第1180题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所致胃粘膜溃疡或出血的机制有
A.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作用
B.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直接损伤胃粘膜
C.促进胃内容物和胃酸反流进入食管中
D.抑制肝脏凝血酶原和凝血X因子合成途径
E.减少内皮细胞增生,减少溃疡床血管形成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所致溃疡或出血的机制有①抑制环氧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胃肠粘膜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黏膜-碳酸氢盐屏障功能减退,使其更易受到传统危险因素(酸、酶、胆盐)的侵害 ②破坏黏膜屏障,直接损伤胃粘膜,同时减少内皮细胞增生,减少溃疡床血管形成③抑制血栓烷A2,抑制凝血X因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 ④抑制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