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历史真题(1800题)


第681题 女性更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左右。


A.40

B.45

C.50

D.55


参考答案:C


解析: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之间,也就是在50岁左右。


第682题 在成人阶段( )。


A.液态智力保持上升

B.晶态智力保持相对稳定

C.文化知识智力出现衰退

D.晶态智力开始衰退


参考答案:B


解析:在成人阶段,液态智力开始下降,而晶态智力的发展仍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第683题 一般来说,老年期的人格特征不包括( )。


A.安全感增强

B.孤独感增加

C.适应性差

D.拘泥刻板


参考答案:A


解析: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性保守、回忆往事。


第684题 “最近发展区”是指( )。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D.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的差异


参考答案:C


解析:最近(即下一个)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685题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 )。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C.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参考答案:B


解析:关于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1)“最近发展区”思想;(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第686题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


A.诊断

B.咨询

C.治疗

D.特点


参考答案:D


解析: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以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侧重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第687题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


A.防御机制

B.动机冲突

C.性的冲突

D.克制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


第688题 对于异常心理的现代解释始于( )。


A.18世纪

B.20世纪

C.19世纪

D.21世纪


参考答案:B


解析:关于异常心理的现代解释始于20世纪,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论和方式,不同的学者各有侧重。


第689题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


A.真性幻觉

B.假性幻觉

C.主观幻觉

D.脑内幻觉


参考答案:B


解析:假性幻觉(pseudo hallucinaticn)。 假性幻觉的患者的幻觉不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模糊、不生动,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


第690题 某一种观念反复出现在脑海中,明知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想摆脱又摆脱不了,为此苦恼,这种症状是( )。


A.破裂性思维

B.强迫性思维

C.强制性思维

D.病理性赘述


参考答案:B


解析: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山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是,事实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 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主要区分强迫性思维和强制性思维的理解。


第691题 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这种症状属于( )。


A.错觉

B.幻觉

C.虚构

D.错构


参考答案:C


解析:虚构(confabulation)虚构患者在回忆中,把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


第692题 “非真实感”属于( )。


A.感觉障碍

B.思维内容障碍

C.知觉障碍

D.感知综合障碍


参考答案:D


解析: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derealization)。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 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属于感知综合障碍。“非真实感” 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第693题 急性应激障碍的病程为( )。


A.数分钟至数小时

B.数周到数月

C.数小时至数天

D.数月到数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在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第694题 在压力源的分类中,个体不良的认知结构属于( )。


A.社会性压力源

B.生物性压力源

C.叠加性压力源

D.精神性压力源


参考答案:D


解析:精神性压力源是一组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等。


第695题 高层建筑失火,失火层以上的人所面临的冲突是(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B


解析:双避冲突,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着火和高楼层属于双避,都是不利的因素。


第696题 防御机制是( )的功能。


A.本我

B.自我

C.镜我

D.超我


参考答案:B


解析:防御机制是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属于自我的功能。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


第697题 受害者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情况,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灾难征候群”的( )。


A.警觉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参考答案:C


解析:强大的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PTSD,这类情况被称为“灭难征候群”。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在此期间,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


第698题 人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这种症状是( )。


A.病理性赘述

B.思维不连贯

C.破裂性思维

D.逻辑倒错性思维


参考答案:B


解析:如果语词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第699题 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最主要的是( )。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免疫系统

D.呼吸系统


参考答案:C


解析: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最主要的免疫系统。


第700题 许又新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属于( )。


A.内省经验标准

B.体验标准

C.社会适应标准

D.医学标准


参考答案:B


解析: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第一,体验标准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第二,操作标准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第三,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衡量心理是否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