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19题)


第141题

下列设施中,属于交通标志的有(  )。


A.警告标志

B.指示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

E.旅游区标志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交通安全设施的主要构成与功能。
【选项分析】交通标志主要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等主标志以及附设在主标志下的辅助标志。



第142题

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在合同协议书签订后28天内,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交的文件有(  )。


A.施工进度计划

B.工程变更申请

C.合同用款计划

D.施工方案说明

E.预付款保函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相关规定。

【选项分析】承包人向监理人报送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说明的期限:签订合同协议书后28天之内。

承包人应在签订本合同协议书后28天之内,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格式,向监理人提交2份按合同规定承包人有权得到支付的详细的季度合同用款计划,以备监理人查阅。如果监理人提出要求,承包人还应按季度提交修订的合同用款计划。

承包人提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文件的期限:签订合同协议书后28天之内。
承包人应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安全施工要求,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28天内,报监理人和发包人批准。


第143题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关于工程质量评定的方法,正确的有(  )。


A.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B.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返工、加固、补强或调测,可认定为合格

C.所含单位工程合格,该合同段评定为合格

D.关键项目的合格率不得低于90%

E.一般项目的合格率不得低于80%


参考答案:AC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选项分析】工程质量等级应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经返工、加固、补强或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重新进行检验评定。

所含单位工程合格,该合同段评定为合格;所含合同段合格,该建设项目评定为合格。

关键项目的合格率不得低于95% (机电工程为100%);一般项目,合格率应不低于80%。


第144题

公路项目施工成本核算中,属于间接费的费用有(  )。


A.施工辅助费

B.现场公共生活服务费

C.职工取暖补贴

D.工人工会经费

E.财务费用


参考答案:B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公路项目施工成本核算方法。
【选项分析】间接费用主要是指现场施工管理费,主要有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和按比例计提上交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劳保统筹费,以及现场公共生活服务等费用。


第145题

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关于工程量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除非监理工程师另有准许,一切计量工作都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由承包人测量,监理工程师记录

B.工程量应由承包人计算,由监理工程师审核,工程量计算原本应提交监理工程师保存

C.除合同特殊约定单独计量之外,全部必需的模板、脚手架和钢制件等材料均不单独计量

D.凡超过图纸所示的面积或体积均不予计量

E.钢筋混凝土按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已完工工程的净尺寸计量,不扣除钢筋所占体积


参考答案:C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工程计量单位。
【选项分析】除非监理工程师另有准许,一切计量工作都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由承包人测量、记录。
工程量应由承包人计算,由监理工程师审核。工程量计算的副本应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并由监理工程师保存。
除合同特殊约定单独计量之外,全部必需的模板、脚手架、装备、机具、螺栓、垫圈和钢制件等其他材料,应包括在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有关支付项目中,均不单独计量。
除监理工程师另有批准外,凡超过图纸所示的面积或体积,都不予计量与支付。
计量必须以净值为准。


第146题

下列设计变更的情形中,属于较大设计变更的有(  )。


A.连续长度2km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

B.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

C.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

D.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

E.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相关规定。
【选项分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1)连续长度2km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2)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3)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

(4)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5)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

(6)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7)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8)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9)监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

(10)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11)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500万元的;

(12)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

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和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第147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山区三级公路路基工程,路段长5.27km, 路基宽8.50m, 双向两车道,路线地形起伏较大,填挖基本平衡,填石路堤填料主要以弱风化石灰岩为主,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其施工进度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石路堤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填石路堤试验路段的施工,通过试验确定了施工过程工艺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压实工艺参数,其压实工艺参数包括压实机械规格、压实功率等。
       事件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填石路堤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路基原地基处理后压实度应不小于85%;
(2)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同步进行边坡码砌;
(3)路基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 并不超过层厚的1/3;
(4)施工过程中,每填高6m,需检测路基中线和宽度。
       事件三:填石路堤分层填筑的主要工艺有:①分层填筑;②振动碾压;③路基成型;④施工准备;⑤摊铺平整;⑥填料装运;⑦路基整修;⑧检测签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填石路堤压实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问题】
1.确定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2.事件一中,补充试验路段还应确定的压实工艺参数。
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要求。
4.写出事件三中正确的工艺顺序(写出序号即可,如⑤①③…)。
5.事件三中,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应采用哪两项指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关键线路:①→②→④→⑥→⑦→⑨→⑩和①→②→③→⑤→⑧→⑨→⑩(或A→B→E→I→K和A→C→G→J→K)。
2.压实工艺参数还有机械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率及碾压时含水率范围。
3.(1)正确。
(2)正确。
(3)不正确。
正确做法: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宜不超过层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0mm,其中小于5mm的细料含量应不小于30%。
(4)不正确。
正确做法:施工过程中,每填高3m宜检测路基中线和宽度。
4.工艺顺序:④⑥①⑤②⑧③⑦。
5.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两项指标:沉降差、孔隙率。


第148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三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与路面工程,起讫桩号K0+000~K20+400。该公路左侧临河,临河段设置了路堤挡土墙。为保障行车安全,临河段的土路肩上设置了构造物A。公路右侧傍山,挖方边坡地质条件为易风化碎落的泥质页岩,在坡脚处设置了100cm 宽的构造物B。路基两侧的土路肩采用C20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加固。路基断面及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在公路沿线全面考察,考虑设1座沥青混合料拌合站。拌合站选址的原则如下:
(1)选址应满足用地合法,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可占用规划的取土场、弃土场。
(2)选址应尽量靠近主体施工部位,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
(3)选址应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上风向。
       事件二:经过集料试验,该工程材料的集料属于碱性集料,施工单位决定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项目部共购买了PA-2、 PA-3、 BA-1 三个品种的阴离子乳化沥青,计划分别用于透层、封层和粘层的施工。阴离子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见表2。

       事件三:根据设计文件中的“路面工程数量表”,全线路面无加宽。施工单位选用1台大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进行上面层摊铺施工。施工时,从起点向终点方向推进,并对左右幅进行全幅摊铺施工。已知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后的密度为2.4t/m³,摊铺机的摊铺工作速度为200m/h。摊铺机的时间利用系数为0.8。(提示: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计算公式为:Q=h·B·V0·ρ·KB
【问题】
1.写出背景中构造物A和构造物B的名称,写出图2中功能层C、D、E的名称。
2.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的选址原则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的选址原则。
3.复制事件二中的表2到答题卡上,对阴离子乳化沥青品种与各自适用范围一一对应连线。
4.计算事件三中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Q(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摊铺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上面层的施工工期(精确到整数天)。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构造物A-波形梁护栏。构造物B-碎落台。C-粘层,D-下封层,E-透层。
2.(1)不正确。
正确做法:不得占用规划的取、弃土场。
(2)正确。
(3)不正确。
正确做法: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下风向。
3.

4.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Q=h·B·V0·ρ·KB=0.04×7×200×2.4×0.8=107.52t/h
上面层的施工工期:20400×7×0.04×2.4/(107.52×8)=16天


第149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K5+300~K6+220,全长920m,隧道纵坡为1.5%的单向坡。K5+300~K5+325、K6+200~K6+220段为Ⅴ级围岩,其余段落均为Ⅳ级围岩,隧道内涌水量较少,涌突水可能性小。施工单位从隧道两端对向开挖,Ⅴ级围岩段采用中隔壁法;Ⅳ级围岩段采用二台阶法,上台阶长度8m。隧道一段开挖至桩号K5+600时,其隧道开挖纵断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隧道施工方案,部分做法如下:
(1)反坡排水时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水,将水排出洞外。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不小于1.1倍正常涌水量,并配置备用水泵。
(2)在开挖掌子面至仰拱之间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
(3)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的模板留有振捣窗,振捣窗尺寸为450mm×450mm。
(4)型钢钢架在加工厂采用热弯法加工成形,与连接钢板焊接采用双面焊。
       事件二:初期支护施工时,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对喷射混凝土质量进行了自检,实测项目包括喷层厚度等三项,合格率均满足要求。
       事件三:隧道一端开挖至K5+650时,安全监督机构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6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为105m,安全监督机构判定隧道施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问题】
1.写出图4中构造物A和设施B的名称。
2.根据台阶长度判定施工单位采用的是哪一种台阶法?
3.逐一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写出事件二中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时另外两项实测项目。
5.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事件三中仰拱与掌子面、二次衬砌与掌子面的距离要求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构造物A—仰拱填充(底板)。
设施B—仰拱栈桥。
2.施工单位采用的是短台阶法。
3.(1)不正确。
正确做法: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不小于1.2倍正常涌水量。
(2)不正确。
正确做法:开挖掌子面至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逃生通道。
(3)正确。
(4)不正确。
正确做法:型钢钢架在加工厂采用冷弯法加工成形。
4.两项实测项目:喷射混凝土强度(△)、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5.K5+650处围岩的级别为Ⅳ级,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5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为90m。


第150题

软土地基处理时,水泥搅拌桩支挡型隔离墙宜采用(  )。


A.CFG桩

B.粒料桩

C.粉喷桩

D.浆喷桩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软土地区路基施工。
【选项分析】水泥搅拌桩防渗型或支挡型隔离墙宜采用浆喷桩。【新教材已无此部分内容】


第151题

桥梁施工测量中,布设大桥、特大桥的主要控制桩(或其护桩),均应测量其(  )。


A.坐标、相互间的距离与角度

B.里程、相互间的距离与角度

C.高程、尺寸

D.坐标、高程、埋置深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桥梁施工测量。
【选项分析】大桥、特大桥的主要控制桩(或其护桩) ,均应测定其坐标、相互间的距离、角度、高程等, 以免弄错和方便于寻找。


第152题

关于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未设置反压护道

B.高填方路堤两侧超填宽度过宽

C.路堤固结沉降

D.路基边缘压实遍数不够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

【选项分析】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原因:

(1)按一般路堤设计,没有验算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

(2)地基处理不彻底,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或地基承载力不够。

(3)高填方路堤两侧超填宽度不够。

(4)工程地质不良,且未作地基孔隙水压力观察。

(5)路堤受水浸泡部分边坡陡,填料土质差。

(6)路堤填料不符合规定,随意增大填筑层厚度压实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

(7)路堤固结沉降。


第153题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若SBS改性剂的添加量为5%,表明SBS 改性剂质量占(  )总质量的5%。


A.混合料

B.矿料

C.改性沥青

D.基质沥青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沥青路面面层原材料要求。

【选项分析】改性沥青的剂量以改性剂占改性沥青总量的百分数计算,胶乳改性沥青的计量应以扣除水以后的固体物含量计算。


第154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滚杠所起的作用是(  )。


A.振密材料

B.提浆整平

C.避免材料离析

D.提高表面粗糙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整平饰面。

【选项分析】每车道路面应配备l根滚杠(双车道两根) 。振动梁振实后,应拖动滚杠往返2~3遍提浆整平。


第155题

采用圆柱体试件测试水泥稳定碎石(最大粒径31.5mm)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制备试件的尺寸应是(  )。


A.直径100mm,高:直径=1:1

B.直径100mm,高:直径=1.5:1

C.直径150mm,高:直径=1:1

D.直径150mm,高:直径=1.5:1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

【选项分析】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都是高:直径=1:1的圆柱体。粗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试模的直径×高=150mm×150mm。



第156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埋设护筒的作用是(  )。


A.固定钻机

B.保护孔口地面

C.截断地下水

D.保证孔的垂直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桩基础施工。

【选项分析】埋设护筒:护筒能稳定孔壁、防止塌孔,还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起钻头导向作用等。


第157题

关于先张法预应力张拉操作时,热轧带肋钢筋张拉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初应力→1.03σcon(锚固)

B.0→初应力→σcon(持荷5min 锚固)

C.0→初应力→1.05σcon(持荷5min)→0→σcon(锚固)

D.0→初应力→1.05σcon(持荷5min)→0.9σcon→σcon(锚固)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

【选项分析】热轧带肋钢筋(等同螺纹钢筋)张拉程序:0→初应力→1.05σcon(持荷5min)→0.9σcon→σcon(锚固)。


第158题

关于预制梁块悬臂拼装使用胶粘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人工拌合

B.涂抹厚度不小于3mm

C.涂抹覆盖不少于半个匹配面

D.应在梁体的全断面挤出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悬臂施工。

【选项分析】胶粘剂宜采用机械拌合,且在使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并保持其均匀性,胶粘剂应涂抹均匀,覆盖整个匹配面,涂抹厚度不宜超过3mm。对胶接缝施加临时预应力进行挤压时,挤压力宜为0.2MPa,胶粘剂应在梁体的全断面挤出。


第159题

关于仰拱和底板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仰拱混凝土超前拱墙混凝土施工的超前距离,宜保持3 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B.仰拱以上的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施工

C.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D.仰拱施工宜整断面一次成型,不宜左右半幅分次浇筑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模筑混凝土衬砌。

【选项分析】仰拱混凝土超前拱墙混凝土施工的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仰拱施工宜整断面一次成型,不宜左右半幅分次浇筑。仰拱以上的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施工。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新教材修改为:仰拱混凝土衬砌应先于拱墙混凝土衬砌施工,超前距离应根据围岩级别、施工机械作业环境要求确定,一般不宜大于拱墙衬砌浇筑循环长度的2倍。

仰拱衬砌混凝土应整幅一次浇筑成形,不得左右半幅分次浇筑,一次浇筑长度不宜大于5.0m。

仰拱以上的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应在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施工。(新教材已无此说法)

仰拱填充和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允许运渣车辆通行。

依据新教材内容,此题应该选择A和C】


第160题

关于隧道水害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隧道穿过含煤层地层

B.衬砌混凝土收缩

C.衬砌厚度不足

D.穿过节理、裂隙发育、含裂隙水的岩层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选项分析】隧道水害的原因分析

1.隧道穿过含水层的地层

(1)砂类土和漂卵石类土含水地层。

(2)节理、裂隙发育,含裂隙水的岩层。

(3)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的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

(4)浅埋隧道地段,地表水可沿覆盖层的裂隙、孔洞渗透到隧道内。

2.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施不完善。

(1)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2)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差,蜂窝、孔隙、裂缝多,自身防水能力差。

(3)防水层(内贴式、外贴式或中埋式)施工质量不良或材质耐久性差、经使用数年后失效。

(4)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

(5)既有排水设施,如衬砌背后的暗河、盲沟,无衬砌的辅助坑道、排水孔、暗槽等,年久失修,造成阻塞。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