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61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合同保全制度中撤销权行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2021年)
A.债权人应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撤销权
B.自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C.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D.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D: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1662题
甲乙于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4月5日甲发现自己对合同标的物存在重大误解,遂于4月6日请求法院行使撤销权,法院于4月15日依法撤销了该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该买卖合同自4月1日起归于无效
B.该买卖合同自4月5日起归于无效
C.该买卖合同自4月6日起归于无效
D.该买卖合同自4月15日起归于无效
参考答案:A
解析:
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所以该买卖合同自4月1日起即归于无效。
第1663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形有( )。
A.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
B.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
C.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
D.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债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1)因债务人放弃到期、未到期、放弃债权担保、恶意延长到期债权履行期;(2)无偿转让财产;(3)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第三人为恶意可以撤销);(4)以明显不合理高价受让他人财产(第三人为恶意可以撤销);(5)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第三人为恶意可以撤销);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1664题
甲以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给丙,影响了乙的债权实现,丙是知情的仍受让了该财产,乙起诉行使撤销权的下列情形中正确的有( )。(2023年)
A.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律师费,由债务人负担
B.乙将丙作为被告人
C.向甲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债权人撤销权,一经撤销自始无效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选项B:债权人为原告,债务人为被告。
A.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丙公司偿还乙公司50万元
B.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放弃债权的行为
C.乙公司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应由丙公司承担
D.乙公司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甲公司放弃债权之日起2年内行使撤销权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A:乙公司可以行使撤销权,但对撤销权行使的结果并无优先受偿权;
(2)选项C: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甲公司)承担;
(3)选项D: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1666题
下列关于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2018年)
A.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2年内行使
B.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须以债务人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只需通知第三人即可
D.撤销权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选项B,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须以债权人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选项C,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丙公司偿还乙公司20万元
B.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放弃债权的行为
C.乙公司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应由丙公司承担
D.公司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甲公司放弃债权的2年内行使撤销权
参考答案:B
解析:
(1)因债务人放弃债权(到期、未到期、放弃债权担保、恶意延长到期债权履行期)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2)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3)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A.乙公司有权代位行使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权利
B.乙公司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间的售楼合同
C.乙公司应当以甲公司的名义行使撤销权
D.乙公司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甲公司承担
参考答案:BD
解析:
(1)债务人低价处分财产是一种积极行为,不适用代位权;(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A.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丙公司偿还乙公司 20 万元
B.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的甲公司放弃权的行为
C.乙公司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应由丙公司承担
D.乙公司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甲公司放弃债权的 5年内行使撤销权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 AB,因债务人放弃债权(到期、未到期均可),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选项A,乙的主张是在行使代位权,显然不符合题意。选项 C,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选项 D,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事由之日起 1 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 5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1670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债权转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债权转让无需债务人同意
B.债务人可与债权人约定债权不得转让
C.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
D.债权转让后,受让人不能取得债权的从权利
参考答案:ABC
解析:
(1)债权人转让权利,不需要经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2)债务人可与债权人约定债权不得转让。(3)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同时取得与主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如抵押权、质权),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第1672题
甲公司欠乙公司300万元,乙公司欠丙公司300万元;乙公司和丙公司签订合同,乙公司将甲公司所欠的300万元转让给丙公司。根据债权法律制度的规定,该转让对甲公司发生效力的时间为( )。
A.乙公司和丙公司签订合同之时
B.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转让通知之时
C.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转让通知之时
D.甲公司发出同意通知之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无须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A.李某的转让行为无效,陈某仍应向李某付款
B.李某的转让行为有效,但陈某仍向李某付款,可发生清偿效力
C.李某的转让行为有效,陈某应向王某付款
D.李某的转让行为效力待定,取决于陈某是否表示同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债权人转让权利,不需要经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权转让行为即生效。本题中,债权转让行为生效,对陈某而言,债权人由李某更换为王某,陈某应向王某付款才能发生清偿效力。
第1674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合同权利转让表述正确的有( )。(2023年)
A.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权利不得转让
B.债权人转让权利需要债务人同意
C.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D.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抗辩不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参考答案:AC
解析:
(1)选项B:债权人转让债权,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2)选项D: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如权利无效、权利已过诉讼时效期间),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A.钱某的转让行为无效,赵某仍应向钱某付款
B.钱某的转让行为有效,但如赵某仍向钱某付款,可发生清偿效力
C.钱某的转让行为有效,赵某应向孙某付款
D.钱某的转让行为效力待定,取决于赵某是否表示同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1)债权人转让权利无须债务人同意,因此,钱某未经赵某的同意将价款债权转让给孙某是有效的;
(2)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后对债务人生效,钱某已经通知赵某,债权转让对赵某生效,赵某应当向新的债权人孙某付款;
欧意(3)如果钱某未通知赵某,则赵某有权拒绝向孙某付款,但钱某和孙某之间的债权转让仍是有效的,孙某有权要求钱某通知赵某付款。
第1676题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021年)
参考答案:对
解析:债权人转让债权,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第1677题
甲公司欠乙公司300万元,乙公司欠丙公司300万元;乙公司和丙公司签订合同,乙公司将甲公司所欠的300万元的债权转让给丙公司。根据债权法律制度的规定,该转让对甲公司发生效力的时间为( )。
A.乙公司和丙公司签订合同之时
B.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转让通知之时
C.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转让通知之时
D.甲公司发出同意通知之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无须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A.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和丙公司共同偿还100万元价款
B.乙公司可以选择向甲公司或者丙公司主张清偿100万元价款
C.乙公司应当向丙公司主张清偿 100万元价款
D.乙公司应当向甲公司主张清偿100万元价款
参考答案:C
解析:
“甲公司不再承担付款责任”--债务人退出,属于债务转移,甲公司不再是债务人,乙公司只能向新债务人丙公司主张权利。
第1679题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022年)
参考答案:对
解析: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间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