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会计》题库(1489题)


第981题

  (2017年)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甲公司生产并销售环保设备,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每台600万元,正常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750万元。甲公司按照国家确定的价格以每台500万元对外销售;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每销售1台环保设备由政府给予甲公司补助250万元。
  
2×17年,甲公司销售环保设备20台,50%款项尚未收到,当年收到政府给予的环保设备销售补助款5 000万元。
  
(2)甲公司为采用新技术生产更先进的环保设备,于3月1日起对某条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0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6 500万元,拆除设备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假定无残值),新安装设备的购进成本为8 000万元,另发生其他相关费用1 200万元。相关支出均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生产线更新改造项日于12月25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甲公司更新改造该生产线属于国家鼓励并给予补助的项目。经甲公司申请,于12月20日得到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可获得政府补助3 000万元。截至12月31日,补助款项尚未收到,但甲公司预计能够取得。
  
(3)5月10日,甲公司所在地地方政府为了引进人才,与甲公司签订了人才引进合作协议,该协议约定,当地政府将向甲公司提供1 500万元人才专用资金,用于甲公司引进与研发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人才,但甲公司必须承诺在当期注册并至少八年内注册地址不变且不搬离本地区,如八年内甲公司注册地变更或搬离本地区的,政府有权收回该补助资金。该资金分三年使用,每年500万元。每年年初,甲公司需向当地政府报送详细的人才引进及资金使用计划,每年11月末,由当地政府请中介机构评估甲公司人才引进是否符合年初计划并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甲公司预计八年内不会变更注册地,也不会搬离该地区,且承诺按规定使用资金。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当地政府提供的1 500万元补助资金。
  
甲公司对于政府补助按净额法进行会计处理。
  
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和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说明甲公司收到政府的补助款的性质及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并说明理由;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说明甲公司获得政府的补助款的分类;编制与生产线更新改造相关的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说明甲公司收到政府的补助款的分类,编制甲公司2×17年相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收到政府的补助款,不属于政府补助。对于收到的政府补助款,应该确认为收入。
  理由:甲公司虽然取得了政府补助款,但最终受益的是从甲公司购买环保设备的消费者,相当于政府以每台750万元的价格购买设备,然后再按照每台500万元销售给终端用户。对于甲公司而言,销售环保设备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终端客户支付的价款,二是政府的补助款,政府的补助款是甲企业产品对价的组成部分,所以甲公司应将取得的政府补助款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0 000(5 000+5 000)
    应收账款                        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 000(750×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 000(600×20)
    贷:库存商品                        12 000
  (2)甲公司获得政府的补助款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借:在建工程                        3 500
    累计折旧                        6 500
    贷:固定资产                        10 000
  借:营业外支出                        300
    贷:在建工程                         300
  借:在建工程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借:在建工程                        1 2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借:固定资产                        12 400
    贷:在建工程                        12 400
  借:其他应收款                       3 000
    贷:递延收益                        3 000
  借:递延收益                        3 000
    贷:固定资产                        3 000
  (3)甲公司收到政府的补助款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 500
    贷:递延收益                        1 500
  借:递延收益                         500
    贷:管理费用                         500


第982题 A公司为上市公司,2×20年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1)2×20年1月1日,A公司拟购置一台环保设备,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补助420万元,作为对其购置环保设备的补贴。2×20年3月1日,政府批准了A公司的申请并拨付A公司420万元的政府补贴款(同日到账)。2×20年4月15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不需安装的环保设备,实际成本为96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28年4月20日,A公司环保设备发生毁损,A公司进行报废处理,报废未产生收益。假定该环保设备用于污染物排放测试,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2)2×20年3月15日,A公司与公司所在地政府签订协议,协议约定,当地政府将向A公司提供3 00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A公司的人才激励和人才引进奖励,A公司必须按年向当地政府报送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协议同时还约定,A公司自获得奖励起10年内注册地址不得迁离本区,否则政府有权追回奖励资金。A公司于2×20年4月10日收到3 000万元补助资金,分别在2×20年12月、2×21年12月、2×22年12月使用了1 200万元、900万元和900万元,用于发放给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奖金。A公司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认为迁离该地区的成本大大高于收益,因此A公司预计10年内注册地址不会迁离本区。
  
其他资料:A公司采用净额法核算政府补助,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编制2×20年3月1日A公司收到政府补贴的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1),编制2×20年4月15日A公司购入环保设备的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1),编制2×20年5月31日A公司计提环保设备折旧的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1),编制2×28年4月20日A公司环保设备毁损的相关会计分录。
  
(5)根据资料(2),编制2×20年4月10日A公司收到政府补贴的相关会计分录。
  
(6)根据资料(2),编制2×20年12月、2×21年12月、2×22年12月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2×20年3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
  借:银行存款                   420
    贷:递延收益                   420
  (2)2×20年4月15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960
    贷:银行存款                   960
  借:递延收益                   420
    贷:固定资产                   420
  (3)2×20年5月31日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4.5
    贷:累计折旧                   4.5
  (4)2×28年4月20日设备毁损: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8
    累计折旧                    432
    贷:固定资产                   540
  借:营业外支出                   108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8
  (5)2×20年4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3 000
    贷:递延收益                   3 000
  (6)
  ①2×20年12月
  借:递延收益                   1 200
    贷:管理费用                   1 200
  ②2×21年12月
  借;递延收益                    900
    贷:管理费用                   900
  ③2×22年12月
  借:递延收益                    900
    贷:管理费用                   900


第983题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9年6月30日,甲公司以3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购入一套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并于当月投入使用。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甲公司对上述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抵免。20×9年度,甲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 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未来5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20×9年度利润表中应当列报的所得税费用金额是(  )。


A.零

B.190万元

C.-50万元

D.250万元


参考答案:C


解析:

税法规定甲公司可以对环保设备的投资额的10%从应纳税额中抵免,则可以抵免的应纳税额=3 000×10%=300(万元),当年的利润总额产生的应纳税额=1 000×25%=250(万元),小于可以抵免的金额,有50万元可以在以后年度抵免,所以当年的应交所得税为0,递延所得税为50万元,则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50(万元)。


第984题

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其2×20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与所得税费用有关的事项如下:①当期购入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的债券投资,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取得成本160万元;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 600万元,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损失,税法规定该政府补助不属于免税收入在取得的当年全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③因违反经济合同支付违约金100万元。甲公司2×20年利润总额为5 20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年初余额均为零,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下列关于甲公司2×20年所得税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900万元

B.确认的应交所得税为1 725万元

C.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0万元

D.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400万元


参考答案:CD


解析:

2×20年年末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取得成本16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40万元(160×25%)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选项C正确;收到的政府补助因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损失,税法规定其不属于免税收入在取得的当年全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处理为在以后期间损失发生时确认收益,所以在收到当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0万元(160 025%),选项D正确;因违反经济合同支付违约金100万元,税法允许税前扣除,所以甲1公司2×20年应交所得税=(5 200+1 600)×25%=1 700(万元),选项B错误;所得税费用的金额=1 700-400-1 300(万元),选项A错误。


第985题

下列事项中,在确认递延所得税时,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是(    )。


A.因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B.因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税法折旧年限的不一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C.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D.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预计负债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B、D,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对应计入所得税费用,不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


第986题

甲公司 2×20 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 30 万元,与之对应的预计负债贷方余额为 200 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甲公司 2×20 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 9200 万元,甲公司 2×20 度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1)2×20 年 11 月,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产品保修费用 300 万元,同时冲减了预计负债年初贷方余额 200 

万元。2×20 年年末,保修期结束,甲公司不再预提保修费。 

(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租赁协议,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 2 

×20 年 12 月 31 日。2×20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账面余额为 50000 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 1000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 52000 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 

(3)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4000 万元,该政府补助不满足免税条件,税法规定应当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甲公司采用总额法核算政府补助。 

(4)甲公司自 2×20 年 3 月 1 日起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2×20 年发生研发支出共计 500 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60%,40%为研发人员薪酬),其中研究阶段支出 100 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支出 100 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支出 300 万元,研发活动至 2×20 年底仍在进行中。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75%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摊销。 

(5)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以定向增发公允价值为 21000 万元的普通股股票为对价取得丙公司 100%有表决权的股份,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且甲公司增发股票数不超过原发行在外股票数,不属于反向购买。丙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000 万元,其中股本 80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12000 万元;除一项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 4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600 万元的库存商品外,其他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计税基础均相同。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 

假定甲公司 2×20 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15%,从 2×21 年开始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且预计在未来期间 保持不变;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至资料(4),分别确定是否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说明理由。 

(2)判断哪些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并说明理由。 

(3)计算甲公司 2×20 年度应交所得税,并编制与所得税有关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5),计算甲公司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商誉的金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资料(1),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万元。 

理由:2×20 年年末保修期结束,不再预提保修费,本期支付保修费用 300 万元,冲减预计负债年初余额 200 

万元,因期末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需要转回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万元(200×15%)。 

资料(2),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0 万元。 

理由: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 520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40000 万元(50000-1000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 12000 万元,从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0 万元(12000×25%)。 

资料(3),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 万元。 

理由:该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满足免税条件,递延收益账面价值为 40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0,产生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 4000 万元,从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 万元(4000×25%)。 

资料(4),开发支出的账面价值为 300 万元,计税基础=300×175%=525(万元),与其账面价值 300 万元之间 

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理由: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 

产,违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2)资料(2)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理由:将自用写字楼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即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因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其他综合 收益。 

(3)甲公司 2×20 年度应交所得税=[9200-200+4000-(100+100)×75%]×15%=192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95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970(1000-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27.5 

借:其他综合收益 3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0

(4) 

①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00-400)×25%=50(万元)。 

②商誉=合并成本-购买日应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考虑递延所得税后)的份额=21000- 

(20000+200-50)×100%=850(万元)。 


第987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2x20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与税法处理存在差异的事项如下: ①当期购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取得成本80万元; ②收到与固定资产相关政府补助800万元(采用总额法核算),税法规定将其全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相关资产至年末尚未开始计提折旧。甲公司2x20年利润总额为320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年初余额均为零,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下列关于甲公司2x20年所得税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确认所得税费用800万元

B.确认应交所得税1000万元

C.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万元

D.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的递延收益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答案:ABC


解析:2x20 年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取得成本8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80x25%=20(万元),对应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选项C正确;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税法规定在取得的当年全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税基础为0,递延收益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800x25%=200(万元),选项D错误;甲公司2x20年应交所得税=(3200+800 )x25%=1000(万元),选项B正确;所得税费用的金额=1000-200=800(万元),选项A正确。


第988题

甲公司产品销售政策规定,对初次购买其生产的产品的客户不提供价格折让,对于再次购买其生产的产品的客户,提供1%-5%的价格折让。2×19—2×20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事项如下。

(1)2×19年7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商品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500件。甲公司应于2×19年12月10日前交付,合同价格为每件25万元。乙公司于合同签订日预付合同价格的20%。

2×19年9月1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对上述合同签订的补充协议约定,乙公司追加购买A产品200件,追加价格为每件24万元。甲公司应于2×19年12月20日前交付。乙公司于补充协议签订日预付合同价格的20%。

甲公司对外销售A产品价格为每件25万元。

2×19年12月10日,乙公司收到700件A产品并验收合格入库,剩余款项(包括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乙公司另以银行存款支付发生的运输费200万元,增值税18万元;发生运输保险费20万元,增值税1.2万元;发生入库前挑选整理费5万元和入库后整理费3万元。

(2)按照丙公司经营策略,丙公司拟采购一台大型机械设备,为此丙公司通过招标,甲公司中标,承接了丙公司的项目。

2×19年10月3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丙公司生产的一台大型机械设备提供安装(假定该设备安装复杂,只能由甲公司提供),合同价格为15000万元。甲公司应于2×20年9月30日前交货。2×19年11月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又签订另一份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丙公司建造的大型机械设备在交付丙公司后,需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重大修改,以实现与丙公司现有若干设备的整合,合同价格为3000万元。甲公司应于2×20年11月30日前完成对该设备的重大修改。上述两份合同的价格均反映了市场价格。

2×19年11月1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一份服务合同约定,甲公司在未来3年内为丙公司上述设备进行维护,合同价为每年800万元。甲公司为其他公司提供类似服务的合同价格与该合同确定的价格相同。

设备及安装、修改、整合工作按合同的约定时间完成丙公司检验合格,并于2×20年12月1日投入生产使用。

(3)甲公司研究开发一项新型环保技术。该技术用于其生产的产品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量。该新型环保技术于2×20年7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中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为1600万元,2×20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费用为600万元。当地政府为补贴甲公司成功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2×20年5月20日向甲公司拨付200万元补助。甲公司预计该新型环保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摊销。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按其实际发生费用加计100%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形成资产成本的,按实际发生成本加计100%的金额于10年、按直线法摊销的金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考虑净残值)。

其他资料:(1)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上述合同均通过批准,满足合同成立的条件;(3)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4)合同价、售价均为不含税金额;(5)除资料(3)外,其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相同;(6)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核算,2×20年初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零;(7)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外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根据资(1),判断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原合同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是否属于合同变更,说明处理方法、理由;判断甲公司确认销售A产品收入的方法、时点,说明理由;编制出售A产品的分录。

(2)根据资料(1),计算乙公司购入产品的成本总额和单位成本。

(3)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与丙公司分别签订的三份合同是否应合并,说明理由;合同合并后,判断每份合同有几项履约义务,并说明理由;如合同不合并,判断每份合同有几项履约义务。

(4)根据资料(3),判断无形资产2×20年7月1日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并说明理由;计算2×20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说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并计算计入损益的金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①属于合同变更;

处理方法:合同变更作为一项新的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理由:该合同变更增加了200件A产品,售价每件24万元,并且新的售价24万元属于企业按照惯例向客户提供折扣而进行的调整,能够体现新增商品的单独售价。合同变更增加了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及合同价款,且新增合同价款反映了新增商品单独售价的,合同变更部分作为单独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②确认收入的方法:甲公司应对原合同中的500件产品,每件确认25万元的销售收入;对新合同中的200件产品,每件确认24万元的销售收入。

确认收入的时点:应于交付商品时确认收入。

理由:甲公司销售A商品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应于交付商品即商品法定所有者转移给客户时确认收入。

③甲公司会计分录:

2×19年7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25×500×20%)2500

  贷:合同负债  2500

2×19年9月12日

借:银行存款   (24×200×20%)960

  贷:合同负债   960

2×19年12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25×500×80%+24×200×80%+17300×13%)16089

  合同负债(2500+960)34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300×13%)2249

(2)乙公司购入产品的成本总额=500×25+200×24+200+20+5=17525(万元); 单位成本=17525/(500+200)=25.04(万元)。

(3)①甲公司不应该将这三份合同合并为一份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理由:三份合同均反映了单独售价,并且合同目的各不相同,丙公司可以从单独的合同中直接受益,因此该三份合同不应该合并处理。

②第一份合同,存在一项单项履约义务。理由:设备的安装复杂,并且只能由甲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对设备作出了重大修改或定制,因为应将设备和安装服务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

第二份合同,存在提供修改整合一项单项履约义务。

第三份合同,存在提供维护服务一项单项履约义务。

(4)①2×20年7月1日,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理由:因该项无形资产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其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2×20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600-1600/10/2=1520(万元),

计税基础=1600×(1+100%)-1600×(1+100%)/10/2=3040(万元)。

②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甲公司按照总额法核算,因此政府补助应于收到时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在资产摊销的期间内分摊计入当期损益。

因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200/10/2=10(万元)。


第989题

甲公司自行建造的C建筑物于2x18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当日直接出租,成本为6800万元。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x20年12月31日,已出租C建筑物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00万元,其中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已出租C建筑物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按税法规定扣除折旧后的金额作为其计税基础,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2x20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5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2x20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10万元

B.2x2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470万元

C.2x20年应交所得税为3625万元

D.2x20年所得税费用为3750万元


参考答案:ABD


解析:

2x20 年投资性房地产增加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800/20 (2x20年按税法规定应计提的折旧额)=84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840x25%=210(万元),选项A正确;2x20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1200(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800/20x2(至2x20年12月31日按税法规定累计应计提折旧)=188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880x25%=470(万元),选项B正确;2x20年应交所得税=(15000-840)*25%=3540(万元),选项C错误;2x20年所得税费用=3540+210=3750(万元),选项D正确。




第992题

甲公司2×20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 188万元,2×20年年末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2 4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该公司所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均影响利润,且满足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有关甲公司2×20年递延所得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发生递延所得税费用960万元

B.发生递延所得税收益600万元

C.发生递延所得税费用600万元

D.发生递延所得税收益588万元


参考答案:D


解析: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2 400-10 000)×25%=600(万元)。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600-1118)-0=-588(万元),负数表示收益。


第993题

2×19年11月20日,甲公司以5100万元购入一台大型机械设备,经安装调试后,于2×19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该设备的设计年限为25年,甲公司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10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法允许该设备按20年、预计净残值100万元、以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甲公司2×20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用该设备生产的产品全部对外出售。除本题所给资料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20年度对上述设备相关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2×20年末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4850万元

B.确认当期所得税815万元

C.设备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2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万元

D.计提折旧510万元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选项A、D,20年甲公司该设备计提折旧为5100×2/20=510万元,20年末该设备账面价值为5100-510=4590万元。选项B、C,20年末该设备计税基础为5100-(5100-100)/20=485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850-4590)=26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60×25%=65万元,甲公司确认当期应交所得税为(3000+260)×25%=815万元。



第995题

下列关于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全部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B.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全部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C.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D.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加上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参考答案:ABD


解析:

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满足确认条件的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A错误;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满足确认条件的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B错误;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对应确认所得税费用部分)+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对应确认所得税费用部分)-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对应确认所得税费用部分)-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对应确认所得税费用部分),选项D错误。



第997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20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为2 000万元,2×20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初始成本为1 000万元,2×20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这两类金融资产均为甲公司2×20年购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20年12月31日下述递延所得税确认计量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增加100万元

B.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增加75万元

C.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增加175万元

D.影响利润表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00万元


参考答案:CD


解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即初始成本)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400×25%=100(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即初始成本)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300×25%=75(万元),合计175万元。其中影响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的为100万元,其余75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第998题

甲公司对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19年12月20日甲公司以2亿元购入一栋写字楼,并于2×19年12月31日以年租金1000万元的合同价格出租给乙公司。甲公司2×20年1月1日起开始收取租金。2×19年12月31日和2×20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2亿元和2.22亿元。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该写字楼按50年、以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不考虑净残值)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甲公司2×20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价值均为零。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甲公司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2×19年末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2000万元

B.2×19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C.2×20年实现利润总额1200万元

D.2×20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650万元


参考答案:CD


解析:

甲公司19年12月20日购入写字楼应作为固定资产确认,入账成本20000万元;19年12月31日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同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因此19年末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22000-20000)×(1-25%)=1500(万元),选项A不正确;甲公司应自20年开始确认租金收入,19年不确认收入以及利润影响,选项B不正确;20年,甲公司确认租金收入1000万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200-22000=200(万元),因此20年实现利润总额=1000+200=1200(万元),选项C正确;20年末,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22200万元,计税基础=20000-20000/50=19600(万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22200-19600)×25%=650(万元),选项D正确。


第999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2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20 000万元,其中:(1)拟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 800万元;(2)国债利息收入500万元;(3)因违反经济合同支付违约金200万元;(4)捐赠收入3 000万元;(5)计提坏账准备3 000万元;(6)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 000万元;(7)2×19年年末取得的固定资产在2×20年年末的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万元。假定甲公司2×20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均无期初余额,且在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2×20年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关甲公司2×20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中,表述正确的有(    )。


A.2×20年应交所得税5 275万元

B.2×20年所得税费用4 425万元

C.2×20年递延所得税费用850万元

D.2×20年度净利润15 575万元


参考答案:ABD


解析:

2×20年应交所得税=[20 000-1 800-500+3 000+2 000-(2 000-400)]×25%=5 275(万元),选项A正确;2×20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3 000+2 000)×25%=1 250(万元),2×20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2 000-400)×25%=400(万元),2×20年递延所得税=-1 250+400=-850(万元)(收益),选项C错误;2×20年所得税费用=5 275-1 250+400=4 425(万元),选项B正确;2×20年度的净利润=20 000-4 425=15 575(万元),选项D正确。


第1000题

B股份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B公司当年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5万元,业务招待费超支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B公司年初“预计负债——应付产品质量担保费"余额为30万元,当年提取了产品质量担保费15万元,当年兑付了6万元的产品质量担保费。B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金额为(    )。


A.160.05万元

B.378.75万元

C.330万元

D.235.8万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①因产品质量担保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的年初账面余额为30万元,计税基础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年末账面余额为39万元,计税基础依然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9万元,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担保费用的提取和兑付形成了当期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万元;②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9×25%=2.25(万元);③当年应交所得税额=(500+5+10-30+15-6)×25%=123.5(万元);④所得税费用=123.5-2.25=121.25(万元);⑤当年净利润=500-121.25=378.75(万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