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1402题)


第281题

关于失业与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B.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观点,从短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C.奥肯定律所提出的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具体数量相关关系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D.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失业率与税率及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

E.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观点,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B项错误;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D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E。


第282题

奥肯定律揭示了( )之间的关系。


A.经济波动和就业

B.经济增长和失业

C.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

D.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ACD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为B。


第283题

关于奥肯定律的含义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奥肯定律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B.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

C.奥肯定律揭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D.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E.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AD


解析:

考查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AD正确。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BCE错。


第284题

就业弹性系数是(  )。


A.劳动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B.揭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C.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变化的百分比

D.揭示了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就业弹性系数。

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ABD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


第285题

如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则就业弹性( )。


A.较高

B.较低

C.与产业结构无关

D.大小取决于失业率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就业弹性系数。

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产业结构等因素。一般来说,如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就业弹性就较高。这是因为在我国,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单位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动力较多。

BCD为干扰选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286题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也是分析微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

B.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

C.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或负相关关系

D.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的观点,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

E.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也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选项A错误。

20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选项B正确。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把菲利普斯曲线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一般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或负相关关系。选项C正确。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选项D错误,选项E正确。

故答案为BCE。

【思路点拨】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工人和企业感兴趣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在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时,工人会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进去。这就意味着,对某一个水平的失业率,可以对应多个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按照这种观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


第287题

英国经济科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  )的数量关系。


A.通货膨胀与失业

B.实际产出和名义

C.失业和产出

D.实际工资名义工资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故A正确。

BCD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故不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88题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平行的直线

B.菲利普斯曲线适用于任何国家,都具有相同数量关系

C.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D.弗里德曼认为长期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不存在的

E.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和长期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参考答案:CD


解析:

考查菲利普斯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AE错误,D正确。

菲利普斯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C描述正确。

B说法太绝对,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不能说相同,无法得出该结论,B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第289题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观点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  )。


A.长期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与横轴垂直的直线

C.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菲利普斯曲线有简单和长期之分,形状不同。



第290题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反映的是()。


A.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B.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C.价格总水平与供给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D.产出与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最初反映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在20世纪60年代把它改进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称为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BCD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提示:注意题干上“最初”两个字。


第291题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汇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C.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相关关系

E.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提出


参考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也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在20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在20世纪60年代把它改进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一般称为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E。


第292题

下列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措施表述错误的是(  )。


A.要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B.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C.必须健全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机制

D.发挥筹资政策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补短板、锻长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注意题干问的是错误项,ABC项表述均正确。

D项表述错误,应是发挥投资政策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补短板、锻长板,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故选D项。


第293题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作出了明确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的是(  )。


A.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B.发挥投资政策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补短板、锻长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

D.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

E.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考查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注意选的是《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CDE正确,《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A、B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具体做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思路点拨】区分《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和具体措施,避免混淆。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具体措施:

1)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国家发展规划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于段。

2)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3)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还必须健全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机制。


第294题

下列关于绝对优势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

B.绝对优势理论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C.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D.绝对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E.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资源条件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参考答案:AB


解析:

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该理论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A、B两项正确,D选项错误;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C选项错误;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各国资源条件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E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

【思路点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的四大理论:


第295题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


A.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

B.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

C.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D.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这是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基础。C正确。

A选项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基础;

B选项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是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看到“国别”就是两个国家,根据“比较”关键词确定是比较优势理论即可迅速判断。

D选项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是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理论是现代贸易理论,其余三种都是传统贸易理论

(1)传统贸易理论一般不考虑生产规模的变化,或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随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要素投入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克鲁格曼认为,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第296题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这种国际贸易理论是(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A选项,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B选项,比较优势理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绝对生产成本。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收益。

D选项,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如果每个国家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比生产所有产品时的规模更大,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ABD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297题

如果一国或地区货币对外贬值,一般会导致(  )。


A.本国出口减少

B.本国出口增加

C.本国进口增加

D.本国旅游收入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即对外贬值,则外币兑换本币的数量就会增加,这意味着外币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本国商品、劳务价格的相对低廉。这就有可能使出口商在不减少收益的情况下,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增加出口。同时,这也有利于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劳务收入的增加。

B选项说法正确,ACD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汇率水平的高低对一国出口和进口贸易的不同影响:

1.对出口贸易: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对外贬值,则外币兑换本币的数量就会增加,这意昧着外币购买力的提高和本国商品、劳务价格的相对低廉。这就有可能使出口商在不减少收益的情况下,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增加出口同时,这也有利于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劳务收入的增加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则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2.对进口贸易: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货币升值,以本币标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下跌,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为满足这种需求,要扩大进口贸易。

如果汇率下跌,则会导致进口贸易的缩减


第298题

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  )。


A.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

B.汇率水平

C.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D.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E.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考查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3)汇率水平的高低;(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的变动。

A选项为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E。

【思路点拨】注意区分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因素

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1)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2)汇率水平;(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第299题

政府对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是(  )。


A.使国际贸易出现顺差

B.损害外国竞争者的利益

C.使外资本流入我国境内

D.维护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目的。

政府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包括对进口贸易的干预和对出口贸易的干预两个方面。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ABC为干扰选项。


第300题

在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措施中,出口退税属于(  )。


A.直接出口补贴

B.间接出口补贴

C.直接进口限制

D.间接进口限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目的。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

直接补贴是政府直接以现金形式弥补出口企业国际市场价格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差价;间接补贴是对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B正确。A选项错误。

CD属于无中生有,没有该说法,而是“非关税壁垒”中的“自愿出口限制”(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属于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措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如图为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措施。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