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失血后贫血
E.自身免疫性贫血
参考答案:B
A.磺胺中毒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地中海贫血
E.红细胞G-6-PD缺乏症
参考答案:E
解析:
G-6-PD缺陷是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类型之一。凡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止痛退热药、抗疟药、磺胺类、呋喃西林类等均可诱发G -6-PD缺乏者发生急性溶血。该患儿有服用磺胺药物史,临床有溶血表现,且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降低,均支持G-6-PD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诊断。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C.生儿溶血性疾病
D.感染诱发的溶血
E.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I型
参考答案:A
A.缺铁性贫血
B.生理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
D.叶酸缺乏所致营养性贫血
E.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营养性贫血
参考答案:C
第1966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骨髓穿刺的目的是
A.证明有血小板减少
B.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C.了解有无合并缺铁性贫血
D.了解巨核细胞数量及有无成熟障碍
E.证明有无血小板抗体存在
参考答案:D
A.急性白血病
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类白血病反应
D.过敏性紫癜
E.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参考答案:E
解析:儿童于感冒2周后出现全身出血倾向,血小板明显减少,而Hb、WBC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时,血小板数正常。急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时,WBC分类有幼稚细胞。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常规为全血细胞减少
第1969题 急性ITP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主要是
A.病毒感染直接抑制血小板产生
B.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
C.脾脏功能亢进致血小板破坏
D.血小板消耗增加
E.免疫功能紊乱致血小板破坏
参考答案:E
第1971题 冷沉淀物可以用于治疗下列哪组疾病
A.血友病A、纤维蛋白原缺乏、十三因子缺乏
B.血友病A、凝血酶原复合体缺乏
C.血友病B、纤维蛋白原缺乏、十三因子缺乏
D.血友病B、凝血酶原复合体缺乏
E.Ⅶ因子缺乏、Ⅺ缺乏、Ⅸ缺乏
参考答案:A
A.红细胞G-6-PD缺乏症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地中海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阿司匹林中毒
参考答案:B
患儿女,13岁。月经量增多10多天,查体: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触及,Hb 109g/L,WBC 10×109/L,血小板25×109/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可见巨核细胞55个,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D.脾功能亢进
E.系统性红斑狼疮
参考答案:C
解析:
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急性型)特点为起病急,皮肤黏膜自发出血,青春期女孩表现为月经过多,出血重者有贫血表现。血小板常低于100×109/L,骨髓检查呈现增生性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成熟障碍。
小儿末梢血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交叉的时间为
A.4~6天和4~6个月
B.4~6周和4~6个月
C.4~6天和4~6岁
D.4~6周和4~6岁
E.4~6个月和4~6岁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