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新生儿血红蛋白的参考值
A.110~150g/L
B.170~200g/L
C.94.2~122.2g/L
D.86.5~111.8g/L
E.120~170g/L
参考答案:B
解析:
新生儿血红蛋白的参考值170~200g/L。
第63题 下列哪项是血红蛋白的存在形式
A.碳氧血红蛋白
B.高铁血红蛋白(Hi)
C.衍生物
D.氧合血红蛋白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红蛋白的存在形式包括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Hi)、其他衍生物。
第64题 HiCN比色液会出现浑浊的是
A.白细胞过高
B.球蛋白异常增高
C.红细胞过高
D.A+B
E.A +C
参考答案:D
解析:
样本中白细胞过高或球蛋白异常增高时,HiCN比色液会出现浑浊。
第66题 属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的疾病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保泰松、有机砷、马利兰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物理因素,如X线、60钴、镭照射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68题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的蓝色颗粒是由于含有何种物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瑞氏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变性RNA),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见于铅中毒、正常人(约占1/10000)。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网织红细胞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
第77题 衰老红细胞的破坏主要在
A.骨髓
B.脾脏
C.肾脏
D.淋巴
E.肝脏
参考答案:B
解析:
网织红细胞经约48小时完全成熟,释放人血液后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第78题 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
A.红细胞和肝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肝细胞和脾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和红细胞
E.脾细胞和红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
疟原虫在人体内先后寄生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在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红外期),在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红内期)和配子体形成的有性期开始。
第79题 关于有核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1周内婴儿血涂片仅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
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提示红系增生减低
C.巨幼细胞性贫血外周血涂片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D.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可偶见有核红细胞
E.急性大失血患者外周血中不出现有核红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除1周内婴幼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外,其他则为病理现象。
第80题 下列哪种情况血涂片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A.骨髓纤维化
B.红白血病
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有核红细胞(幼稚红细胞):除1周内婴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外,其他则为病理现象,如溶血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如各种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