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试题(2392题)


第1121题 张某是石油公司的业务员,石油公司授权张某负责A加油站的石油供应业务。后张某被石油公司开除,但石油公司并未将此情况通知A加油站。张某仍以石油公司的名义与加油站签订石油购销合同,该合同属于(    )。


A.效力待定合同

B.无效合同

C.可撤销合同

D.有效合同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本题张某虽然已被石油公司开除,但石油公司并未将此情况通知加油站,加油站有理由相信张某仍是石油公司的代理人。因此,该合同为有效合同。


第1122题 业务员张某到某地采购一批等离子电视机,张某到该地后意外发现当地乙公司的液晶电视机很畅销,就用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和空白合同书与乙公司签订了购买200台液晶电视机的合同,并约定货到付款。货到后,甲公司拒绝付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

B.甲公司应接受货物并向乙公司付款

C.张某无权代理签订购买液晶电视机合同

D.若甲公司因该液晶电视机买卖合同受到损失,有权向张某追偿


参考答案:BCD


解析:

(1)被代理人(甲公司)将有代理权的证明文件(盖有公章的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文本)交给代理人(张某),代理人以文件使第三人(乙公司)相信其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法律行为为“表见代理”行为。在此情形下,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2)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进行的民事行为。无权代理包括三种情况:①没有代理权的代理;②超越代理权的代理;③代理权终止后而为的代理。所以选项C正确。


第1123题 代理人甲所订立的下列合同中,效力待定的有(    )。


A.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将乙的一台塔吊卖给自己

B.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卖出一台塔吊,该塔吊由甲以丙的名义买入

C.代理人甲与买受人丁串通,将被代理人乙的一台塔吊低价卖给丁

D.代理人甲在被代理人乙收回代理权后,仍以乙的名义将乙的塔吊以市场价卖给知情的戊


参考答案:ABD


解析:

(1)选项AB: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对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2)选项C: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选项D:戊是简单知情(而非恶意串通),且塔吊以市场价格转让并不损害乙的利益,属于无权代理,合同效力待定。


第1124题 甲公司员工唐某受公司委托从乙公司订购一批空气净化机,甲公司对净化机单价未作明确限定。唐某与乙公司私下商定将净化机单价比正常售价提高200元,乙公司给唐某每台100元的回扣。商定后,唐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唐某的行为属于滥用代理权,甲公司有权主张该买卖合同无效

B.唐某的行为属无权代理,买卖合同效力待定

C.乙公司的行为构成对甲公司的欺诈,买卖合同属可撤销合同

D.唐某与乙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的利益,应对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AD


解析: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1125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

B.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C.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侵权行为

D.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选项A:法律事实分为事件与行为,其中行为分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

(2)选项BD: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事实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3)选项C:事实行为的法律后果通常由法律直接规定,常见的事实行为有创作行为、侵权行为、拾得遗失物、建筑房屋等。



第1126题 甲厂业务员王某一直负责与乙厂的购销业务,王某因故被开除后,用盖有甲厂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厂订立一份购销合同。乙厂并不知情,并按时将货送至甲厂。甲厂拒绝收货而引起纠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王某的行为为无权代理,合同无效

B.王某的行为为表见代理,合同有效

C.王某的行为为越权代理,合同无效

D.王某的行为为委托代理,合同有效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中甲厂未将有关王某的事情及时通知乙厂,乙厂为善意相对人,形成表见代理,合同有效。



第1127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


A.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将乙的一台塔吊卖给自己

B.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卖出一台塔吊,该塔吊由甲以丙的名义买入

C.代理人甲与买受人丁串通,将被代理人乙的一台塔吊低价卖给丁

D.代理人甲在被代理人乙收回代理权后,仍以乙的名义将乙的塔吊卖给戊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滥用代理权包括:自己代理(选项A)、双方代理(选项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选项C);选项D:属于无权代理,而非滥用代理权。



第1128题 甲向乙借款1万元,借款到期后甲分文未还。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的下列情形中,不能够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的是( )。


A.乙在大街上碰到甲,甲主动向乙表示将在3日内先支付约定的利息

B.乙以特快专递发送催款函件给甲,甲签收后未拆封

C.甲遇到车祸,变成了植物人,且没有法定代理人

D.乙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参考答案:C


解析:(1)选项A:属于“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2)选项B:属于“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且甲已经签收(证明已经到达,拆不拆封纯属干扰性情节);(3)选项C:不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也不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因为是“义务人”而不是权利人遇到其他障碍);(4)选项D:与“当事人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


第1129题 根据规定,诉讼时效届满不消灭实体权利。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即不丧失起诉权

B.债权人起诉后,如果债务人主张诉讼时效的抗辩,法院在确认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应驳回其诉讼请求,即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C.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参考答案:C


解析: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第1130题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为诉讼时效的重新起算,诉讼时效的中断可以数次进行,只是不能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

B.对于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的事由,对其他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C.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D.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参考答案:B


解析:对于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的事由,对其他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第1131题 下列请求权中,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是( )


A.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B.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C.身体受到伤害请求赔偿

D.不动产物权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参考答案:C


解析: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①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②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③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④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1132题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定有履行期限的债务的请求权,当事人约定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应当分期分别起算

B.未定有履行期限的债务的请求权,债权人第一次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时就被债务人明确拒绝的,诉讼时效从债务人明确拒绝之日起算

C.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的请求权,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1133题 2019年1月1日,甲向乙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并且未做任何的声明。乙于2019年4月1日得知,但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19年9月20日,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


A.2019年4月2日至2020年4月1日

B.2019年4月2日至2020年4月10日

C.2019年4月2日至2022年4月1日

D.2019年4月2日至2022年4月20日


参考答案:C


解析:①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2019年4月2日至2022年4月1日);②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2021年10月1日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续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因此乙2019年9月20日出差遇险耽误的20天,并没有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能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止。所以本题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019年4月2日至2022年4月1日


第1134题 2017年5月15日,甲向乙借款10万元;同年10月5日,乙要求甲在2018年10月1日前还款,甲同意。后甲未按期还款。2018年11月1日,甲请求乙将还款期限再延长1年,乙不同意。由于甲一再拖延还款时间,乙拟提起诉讼。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为( )。


A.2017年5月15日~2020年5月15日

B.2017年10月5日~2020年10月5日

C.2018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

D.2018年11月1日~2021年11月1日


参考答案:D


解析:义务人请求延期履行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之一,2018年11月1日,甲请求乙延期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即本案诉讼时效期间自2018年11月1日起重新计算3年。


第1135题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自愿履行了义务后,可以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主张恢复原状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D.当事人约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但当事人约定缩短诉讼时效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参考答案:C


解析:(1)选项A: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债权人的“起诉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2)选项B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债权人的债权并不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选项D: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第1136题 甲是乙公司采购员,已离职。丙公司是乙公司的客户,已被告知甲离职的事实,但当甲持乙公司盖章的空白合同书,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洽购100吨白糖时,丙公司仍与其签订了买卖合同。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合同效力待定

B.甲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合同无效

C.丙公司有权在乙公司追认合同之前,行使撤销权

D.丙公司可以催告乙公司追认合同,如乙公司在30日内未作表示,合同有效


参考答案:A


解析:(1)选项AB:甲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由于丙公司已知甲离职的事实,不能构成表见代理,该买卖合同效力待定;(2)选项C:只有“善意”相对人才享有撤销权,丙公司并非善意相对人;(3)选项D:相对人有权催告被代理人在30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第1137题 15周岁的甲擅自将家中的电脑出售给丙,3天后甲才将该出售事实告知自己的父亲乙,乙对此加以了追认,表示同意出售。根据《民法典》规定,有关该合同效力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未追认之前该合同无效,乙追认之后该合同有效

B.乙未追认之前该合同可撤销,乙追认之后该合同有效

C.乙未追认之前该合同效力未定,乙追认之后该合同有效

D.乙未追认之前该合同无效,乙追认之后该合同也无效


参考答案:C


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第1138题 吴某从甲家具公司购买发票上称为橡木的沙发一组。半年后,经友人告知,该沙发其实为橡胶木,一字之差,价钱相差甚远,橡木沙发价格昂贵,橡胶木沙发价格便宜。经鉴定,果然如此。遂要求甲家具公司退货赔款。对于吴某与甲公司的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B.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

C.吴某与甲公司均可以行使撤销权而撤销合同

D.吴某自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但因为发生了不可抗力,所以该期限重新计算


参考答案:B


解析: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没有损害国家利益,是可撤销合同;因此选项A表述错误,选项B表述正确。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只有受损害方才有撤销权,因此选项C表述错误。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因此选项D表述错误。



第1140题 小王欲购买小李的一辆二手车,但对该车的车况不放心。于是2人在买卖该车的合同中约定,如果在该车上一年年检有效期满之前,能顺利通过下一年度年检,小王就购买该车。该约定是(    )


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附延缓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C.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附解除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C


解析: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民事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本题中“该车能顺利通过下一年度年检”即为生效条件,延缓条件,选项C正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