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5题 生竹茹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
A.利于配方
B.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C.减少刺激性
D.抑制苦寒之性
E.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参考答案:E
解析:生注入长于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多用于痰热咳嗽等,姜炙之后增强了降逆止呕的作用,多用于呕吐、呃逆。
第87题 炒芥子应用的火力是
A.中火
B.文火
C.微火
D.文武火
E.武火
参考答案:B
解析:炒芥子:取净芥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有爆裂声,并有香辣气溢出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第88题 蒲黄炒炭应用中火炒至
A.表面焦黑色,内部黑褐色
B.焦黄色
C.黑色
D.棕褐色
E.表面焦黑色,内部深黄色
参考答案:D
解析:炮制方法
1.蒲黄取原药材,揉碎结块,除去花丝及杂质。
2.蒲黄炭取净蒲黄,置热锅内,中火炒至棕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第89题 桂枝蜜炙的炮制作用是
A.苦寒之性降低
B.辛通作用减弱
C.温补作用增强
D.止咳平喘作用增强
E.润肺止咳作用增强
参考答案:B
解析: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能。本品以生用为主,常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痰饮,胸痹或心悸,脉结代,痛经等病症。
第90题 斑蝥米炒时,每100kg药物用米
A.25kg
B.5kg
C.10kg
D.15kg
E.20kg
参考答案:E
解析:米炒斑蝥将米置热锅中,中火炒至冒烟,投入净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摊开放凉。每100kg斑蝥,用米20kg。
第91题 下列药物要求炒爆花的是
A.薏苡仁
B.槟榔
C.麦芽
D.芥子
E.王不留行
参考答案:E
解析:
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置热锅内,中火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取出晾凉。炒爆的标准以完全爆花者占80%以上为宜。
第92题 要求去粗皮并盐炙的是
A.黄柏、厚朴
B.杜仲、黄柏
C.黄柏、知母
D.知母、巴戟天
E.杜仲、知母
参考答案:B
解析:
1.杜仲的炮制: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或块,干燥,筛去碎屑;盐杜仲取杜仲丝或块,加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黄柏的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残留的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或块,干燥,筛去碎屑;盐黄柏取黄柏丝或块,用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第94题 王不留行炒爆的标准宜完全爆花者占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E.50%以上
参考答案:C
解析:
王不留行的炮制方法:炒爆的标准以完全爆花者占80%以上为宜。
第96题 酒炙后,可改变药性,引药上行的药物是
A.续断
B.黄连
C.白芍
D.常山
E.威灵仙
参考答案:B
解析:生黄连苦寒之性较强,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和寒性,姜炙黄连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呕作用,吴萸制黄连抑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
第99题 炒酸枣仁应用的火力是
A.中火
B.文火
C.微火
D.文武火
E.武火
参考答案:B
解析:炒酸枣仁:取净枣仁,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色微变深,内部黄色,有香气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第100题 可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呕作用的是
A.酒黄连
B.姜黄连
C.吴茱萸制黄连
D.醋黄连
E.黄连
参考答案:B
解析:
黄连的炮制作用:黄连生品苦寒之性较强,以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为主;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姜炙黄连可缓和其苦寒之性,止呕作用增强;吴茱萸炙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