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中药师 中药学(师)-专业知识题库(292题)


第21题 黄芩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手捏法适用于不规则的根及根茎类药材。软化后以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如当归、独活等;有些块根、果实、菌类药材,需润至手握无响声及无坚硬感,如黄芩、槟榔、延胡索、枳实、雷丸等。


第22题 天花粉软化程度的检查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指掐法
指掐法适用于团块状药材。以手指甲能掐入软化后药材的表面为宜,如白术、白芷、天花粉、泽泻等。


第23题 下列哪类药物宜用淋法(喷淋法)处理


A.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的药材

B.毒性药材

C.质地坚硬,短时问水分不易渗入的药材

D.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

E.质地坚硬,水分难渗入的药材


参考答案:D


解析:淋法即是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材的方法。多适虚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如薄荷、荆芥、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甘草等。


第24题 用量小而又习惯用粉末的药材宜采用的切制方法是


A.锉法

B.刨法

C.机器切制

D.劈法

E.镑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锉法:有些用量小而又习惯用粉末的药材,常用此法,如羚羊角、水牛角等,临用时,用钢锉将其锉为末,或再加工继续研细即可。


第25题 宽为5~10mm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皮类、叶类和较簿果皮类药材宜切成丝,宽宽为5~10mm。


第26题 厚度为2~4mm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质地松泡、黏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宜切成厚片,厚度为2~4mm。


第27题 长为10~15mm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宜切成段,长为10~15mm。


第28题 宽为2~3mm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皮类、叶类和较簿果皮类药材宜切成丝,丝宽为2~3mm。


第29题 以下可以用镑法也可以用锉法的药材是


A.降香

B.松香

C.白术

D.苏木

E.水牛角


参考答案:E


解析:锉法:有些用量小而又习惯用粉末的药材,常用此法,如羚羊角、水牛角等;
镑法:适用于动物角质类药材,如水牛角等。


第30题 黄柏宜切


A.厚片

B.薄片

C.宽丝

D.段

E.细丝


参考答案:E


解析:丝(包括细丝和宽丝)
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白皮、青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冬瓜皮、瓜蒌皮等均切宽丝。


第31题 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物宜切


A.斜片

B.薄片

C.直片

D.宽丝

E.段


参考答案:A


解析:斜片
厚度为2~4mm,适宜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材。倾斜度小的称瓜子片(如桂枝、桑枝),倾斜度稍大而体粗者称马蹄片(如大黄),倾斜度更大而药材较细者,称柳叶片(如甘草、黄芪、川牛膝、银柴胡、漏芦、苏梗、鸡血藤、木香等)。


第32题 麻黄宜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段(咀、节)长为10~15mm,长段又称“节”,短段称“咀”。适宜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药材。如薄荷、荆芥、香薷、益母草、党参、青蒿、佩兰、瞿麦、怀牛膝、沙参、白茅根、藿香、木贼、石斛、芦根、麻黄、忍冬藤、谷精草、大蓟、小蓟等。


第33题 陈皮宜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丝(包括细丝和宽丝)
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白皮、青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冬瓜皮、瓜蒌皮等均切宽丝。


第34题 宜切薄片的药物是


A.麻黄

B.荷叶

C.白芍

D.大黄

E.黄芪


参考答案:C


解析:

厚度为1~2mm,适宜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如白芍、乌药、槟榔、当归、木通、天麻、三棱等。


第35题 骨碎补砂炒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砂炒法的目的
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狗脊、穿山甲等。
2.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等。
3.便于去毛。如马钱子、骨碎补等。
4.矫臭矫味。如鸡内金、脐带等。


第36题

鸡内金砂炒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砂炒法的目的
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狗脊、穿山甲等。
2.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等。
3.便于去毛。如马钱子、骨碎补等。
4.矫臭矫味。如鸡内金、脐带等。


第37题 常用土炒法炮制的药物是


A.狗脊

B.斑蝥

C.山药

D.鳖甲

E.穿山甲(代)


参考答案:C


解析:适用于土炒的多为补脾止泻的药物,如山药、白术等。


第38题 炒炭的主要目的在于


A.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B.补脾健胃、固肠止泻

C.增加或产生止血作用

D.制造新药、扩大用药范围

E.降低毒性、安全有效


参考答案:C


解析:炒炭的主要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等作用。


第39题

米拌炒时辅料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


A.20kg

B.10kg

C.15kg

D.12kg

E.30kg


参考答案:A


解析:

米炒时,每100kg药物,用米20kg。


第40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炒黄的标准


A.透出固有气味

B.发泡鼓起

C.有爆裂声

D.较原色加深

E.表面焦褐色


参考答案:E


解析:

炒黄的操作方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较原色加深,鼓起,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