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2题
氨苄西林在一定条件下,β-内酰胺环开裂并自身聚合,引起过敏反应,其原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亲水胶体或蛋白质药物自液体中被脱水或因电解质的影响而凝集析出。两性霉素B注射剂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可发生盐析作用而出现沉淀。乳酸根离子可加速氨苄西林的水解,使之4h效价损失20%。聚合反应是由同种药物的分子相互结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药物发生聚合反应往往会产生沉淀或变色,影响药物正常使用及疗效。
第143题 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可析出氯霉素沉淀,其原因是
A.聚合反应
B.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C.pH改变
D.氧化还原反应
E.注射液溶媒组成改变
参考答案:E
解析:
某些注射剂内含有非水溶剂,目的是使药物溶解或制剂稳定,若把这类药物加入水溶液中,由于溶媒的性质改变而析出药物产生沉淀。
第147题
层流操作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经国家法定部门认证合格法定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洁净区的洁净标准为: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为十万级,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为万级,层流操作台为百级。配置百级生物安全柜,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
第150题
与水溶性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与pH较低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异戊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等。水不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与pH较高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如红霉素乳糖酸盐、盐酸氯丙嗪、磷酸可待因、盐酸普鲁卡因等。有机溶媒或增溶剂制成不溶性注射液(如氢化可的松),与水溶性注射剂配伍时,常由于溶解度改变而析出沉淀。该类药物有氯霉素、维生素K1、地西泮等。
第151题 下列不因pH或溶解度的改变而析出沉淀的
A.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B.水不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
C.水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D.有机溶媒或增溶剂制成不溶性注射液,与水溶性注射剂配伍
E.水溶性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水溶性的酸性物质或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因pH变化而析出沉淀。如葡萄糖酸钙等。
第152题 下面与pH较低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的药物是
A.水不溶性无机盐
B.水不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
C.水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D.水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
E.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参考答案:E
解析:
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与pH较低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
第156题 以下不会发生颜色变化的是
A.多巴胺与苯多英钠注射液混合
B.肾上腺素与铁盐注射液混合
C.异烟肼与氨茶碱注射液混合
D.维生素C与氨茶碱注射液混合
E.甲硝唑与葡萄糖注射液混合
参考答案:E
解析:
变色是由于化学作用产生新的有色产物所致。酚类化合物水杨酸及其衍生物,以及含酚基的药物如肾上腺素与铁盐发生络合作用,或受空气氧化都能产生有色物质,异烟肼或维生素C与氨茶碱、多巴胺与苯妥英钠等合用均可导致颜色改变。
第157题 下列属于不可见配伍变化的是
A.变色
B.沉淀反应
C.结晶
D.浑浊
E.聚合反应
参考答案:E
解析:
不可见配伍变化:包括水解反应、效价下降、聚合变化,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直径50μm以下的微粒等,潜在的影响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158题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身聚合引起过敏反应的是
A.氨苄西林注射液
B.葡萄糖注射液
C.氯霉素注射液
D.硫喷妥钠注射液
E.氯化钠注射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某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在一定的条件下,β内酰胺环开裂并自身聚合,生成的聚合物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且聚合物越多、分子越大、过敏反应随之越强。
第159题 关于注射剂配伍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试验按照临床组合浓度进行
B.注射剂配伍组合后应尽快应用
C.注射剂配伍操作可在病房进行
D.滴注过程中巡回观察配伍组合瓶内是否产生迟发型可见配伍变化
E.注射剂配伍组合后应进行灯检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射剂配伍操作应在洁净空气100级环境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