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抗利尿激素生成的部位是
A.肾近球细胞
B.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C.腺垂体
D.神经垂体
E.髓袢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释放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尿液稀释,称水利尿。
第142题 肾小管哪个部位对Na+的重吸收最多
A.集合管
B.远球小管
C.近球小管
D.髓袢降支细段
E.髓袢升支粗段
参考答案:C
解析:
近球小管对Na+、水与葡萄糖的重吸收: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重吸收肾小球超滤液中65%~70%的Na+和水,及全部葡萄糖。
第143题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降压反射
B.排尿反射
C.体温调节
D.血糖浓度的调节
E.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参考答案:B
解析:
排尿反射进行时,冲动经盆神经引起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后尿道。进入尿道的尿液刺激尿道感受器,经阴部神经再次传到脊髓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其活动,所以排尿反射属于正反馈。所以答案选B。
第144题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
A.位于脑干
B.位于下丘脑
C.位于延髓
D.位于骶髓
E.位于大脑皮质
参考答案:D
解析:
排尿反射是在高级中枢控制下的脊髓反射。反射过程是膀胱内尿量达一定充盈度(约400~500ml)时,膀胱壁感受器受牵拉而兴奋,冲动经盆神经传入到脊髓骶段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冲动上传到脑干和大脑皮质排尿反射的高位中枢,产生尿意。此时,脊髓骶段排尿中枢传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入后尿道,再反射性的兴奋阴部神经,使尿道外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出体外。
第146题
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从-90mV上升到0mV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上升支指膜内电位从静息电位的-90mV到+30mV,其中从-90mV上升到0mV,称为去极化;从0mV到+30mV,即膜电位变成了内正外负,称为反极化。动作电位在零以上的电位值称为超射。下降支指膜内电位从+30mV逐渐下降至静息电位水平,称为复极化。锋电位后出现膜电位的低幅、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
第149题 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是哪种离子内流诱发的
A.Ca2+
B.Na+
C.Cl-
D.K+
E.H+
参考答案:A
解析:
突触传递的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突触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流入突触前末梢内。进入突触前末梢的Ca2+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引起突触小胞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使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结果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如突触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主要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在突触后膜上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EPSP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段暴发动作电位,即完成了突触传递的过程。
第153题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激素是由体内的各种腺体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B.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
C.某些激素可以通过组织液扩散到邻近细胞发挥作用
D.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
E.激素在局部扩散后,可返回作用于自身而发挥反馈作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在细胞与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第154题
下列激素中,属于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是
A.睾酮
B.醛固酮
C.胃泌素
D.胰岛素
E.前列腺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的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按化学性质分为四大类:①蛋白质和肽类激素。该类激素分别由三个氨基酸到小分子蛋白质组成,主要包括下丘脑调节肽、胰岛素、降钙素、胃肠激素、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②胺类激素。主要为酪氨酸衍生物,包括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激素;③类固醇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性腺激素。胆固醇的衍生物——1,25-二羟维生素D3也归为固醇类激素;④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成。
第155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
A.肾素
B.肝素
C.促红细胞生成素
D.促胰液素
E.维生素D3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在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含量甚微。人的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按化学性质分为四大类:①蛋白质和肽类激素。该类激素分别由三个氨基酸到小分子蛋白质组成,主要包括下丘脑调节肽、胰岛素、降钙素、胃肠激素、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②胺类激素。主要为酪氨酸衍生物,包括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激素。③类固醇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性腺激素。胆固醇的衍生物1,25-羟维生素D3也归为固醇类激素。④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成。
第156题
呆小症的病因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以刺激骨化中心的发育,使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和牙齿的生长。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出生后数周至3~4个月后会出现智力的低下和长骨生长停滞;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碘摄取缺乏会使甲状腺肿大。
第157题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以刺激骨化中心的发育,使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和牙齿的生长。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出生后数周至3~4个月后会出现智力的低下和长骨生长停滞;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碘摄取缺乏会使甲状腺肿大。
第158题 决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因素是
A.生长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T3和T4的负反馈调节
D.雌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常情况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下丘脑释放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TSH则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T4和T3;当血液中T4和T3浓度增高后,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腺垂体TSH的合成和释放,降低腺垂体对TRH的反应性,使TSH分泌减少,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而当血中T4和T3浓度降低时,对腺垂体负反馈作用减弱。TSH分泌增加,促使T4、T3分泌增加。总之,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调节环路可维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相对恒定。
第159题 幼年时腺垂体功能亢进可引起
A.侏儒症
B.呆小症
C.肢端肥大症
D.巨人症
E.黏液性水肿
参考答案:D
解析:
生长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的生长,使身材高大。如幼年时分泌量过多,使身材发育过于高大,形成“巨人症”。
第160题 幼年时缺乏何种激素可引起“呆小症”
A.甲状腺素
B.生长激素
C.醛周酮
D.甲状旁腺素
E.胰岛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缺乏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情况下,大脑发育和骨骼成熟全都受损,导致呆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