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士 药学(士)-基础知识题库(647题)


第21题 离子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单纯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继发性主动转运

D.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E.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参考答案:E


解析:

经通道易化扩散指溶液中的Na+、Cl-、Ca2+、K+等带电离子,借助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扩散。


第22题 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相)相关的主要离子是


A.K+

B.Na+

C.Cl-

D.Ca2+

E.Mg2+


参考答案:B


解析:

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相)主要是Na+的平衡电位。 


第23题

关于动作电位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沿膜向两端传导

B.动作电位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C.动作电位幅度不随传导距离增大而减小

D.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会总和

E.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兴奋性有关


参考答案:B


解析:

动作电位的特点是:①具有“全或无”现象,即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②不衰减性传导;③相继产生的动作电位不发生总和重合。


第24题

细胞兴奋的标志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25题

终板电位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


第26题

终板电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可通过电紧张活动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暴发动作电位,表现为肌细胞的兴奋。


第27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局部电位


第28题 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α受体

B.γ受体

C.M受体

D.N受体

E.β受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神经-肌接头分为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或终板膜),终板膜上的受体属于胆碱能受体中的N受体。


第29题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因子是


A.K+

B.Na+

C.Cl-

D.Ca2+

E.Mg2+


参考答案:D


解析:

兴奋收缩耦联因子是Ca2+


第30题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与何种离子传递有关


A.钙离子

B.钠离子

C.钾离子

D.氯离子

E.镁离子


参考答案:A


解析: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将肌细胞膜上的电兴奋与胞内机械性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过程是:肌细胞膜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激活横管膜上的L型Ca2+通道;L型Ca2+通道变构,激活连接肌浆网膜上的Ca2+释放通道,释放Ca2+入胞质;胞质内Ca2+浓度升高促使细肌丝上肌钙蛋白与Ca2+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细肌丝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活化位点,肌动蛋白与粗肌丝肌球蛋白的横桥头部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兴奋-收缩耦联因子是Ca2+


第31题 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蛋白质是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E.肌球蛋白


参考答案:B


解析:

每个肌钙蛋白分子可结合4个Ca2+,并通过构象的改变启动收缩过程。 


第32题 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错误的是


A.肌小节缩短

B.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

C.Ca2+与横桥结合

D.细肌丝向肌小节中间滑行

E.ATP分解为肌肉收缩做功提供能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C应该是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
胞质内Ca2+浓度升高促使细肌丝上肌钙蛋白与Ca2+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发生构型变化,暴露出细肌丝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活化位点,肌动蛋白与粗肌丝肌球蛋白的横桥头部结合,造成横桥头部构象的改变,通过横桥的摆动,拖动细肌丝向肌小节中间滑行,肌节缩短,肌肉收缩。横桥ATP酶分解ATP,为肌肉收缩做功提供能量;胞质内Ca2+浓度升高激活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将Ca2+回收入肌质网,使胞质中钙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第33题 关于终板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现“全或无”特性

B.具有局部兴奋特征

C.有不应期

D.是由Ca2+内流产生的

E.幅度与乙酰胆碱释放量无关


参考答案:B


解析:

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可通过电紧张活动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暴发动作电位,表现为肌细胞的兴奋。 


第34题 与红细胞沉降率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渗透脆性

B.叠连现象

C.氧合作用

D.黏滞性

E.温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红细胞是否容易发生叠连现象。所谓红细胞叠连,是指许多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这样叠起来的红细胞,与血浆接触的总面积减少,而单位面积的重量增加,于是沉降加快。


第35题

红细胞互相于凹面相贴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许多红细胞能较快地互相以凹面相贴,形成一叠红细胞,称为叠连 


第36题

血小板可彼此黏着的现象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小板可彼此黏着的现象称为聚集 


第37题

血液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液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称为凝固 


第38题 在0.4%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是


A.红细胞叠连

B.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沉降速率加快

D.出现溶血

E.无明显变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随着溶液渗透压的逐渐下降,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子也逐渐增多,红细胞开始膨胀直至破裂发生溶血。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溶血,在0.35%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 


第39题 人体主要的造血原料是


A.维生素B12

B.叶酸

C.蛋白质和铁

D.维生素B12和铁

E.叶酸和铁


参考答案:C


解析: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 


第40题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红细胞的正常值是


A.5.0×1013/L

B.5.0×1010/L

C.5.0×1012/L

D.5.0×1011/L

E.5.0×109/L


参考答案:C


解析: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数量为4.5×1012~5.5×1012/L,女性为3.5×1012~5.0×1012/L。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