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题库(408题)


第1题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其本身合成、分泌的抑制称为


A.短反馈

B.逆反馈

C.超短反馈

D.超长反馈

E.长反馈


参考答案:C


解析:

反馈调节包括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长反馈是指卵巢分泌到循环中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短反馈是指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反馈;超短反馈是指GnRH对其本身合成、分泌的抑制。


第2题

输卵管的组织解剖及生理特点是


A.由内向外分为间质部、壶腹部、峡部及伞部

B.输卵管内侧与宫角相连

C.黏膜不受卵巢激素影响

D.黏膜为复层柱状上皮

E.长6~8cm,管腔最狭窄处为峡部


参考答案:B


解析:

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状器官,内侧与宫角相连,外端游离,约长8~350px;由内向外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及伞部;黏膜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黏膜层有单层高柱状上皮组成。


第3题

关于子宫峡部,下列错误的是


A.非孕时峡部为2cm

B.峡部上界为解剖学内口

C.峡部下界为组织学内口

D.妊娠末期形成子宫下段

E.指宫体与宫颈间最狭窄的部分


参考答案:A


解析:

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25px,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于妊娠末期可达7~250px,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故答案A的描述不正确。


第4题 关于输卵管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4个部分

B.伞端有“拾卵”作用

C.由浆膜层、黏膜层构成

D.黏膜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

E.为精子与卵子结合的场所


参考答案:C


解析:

输卵管壁有三层:外层为浆膜层,中间为平滑肌层,内层为黏膜层。


第5题 关于阴道的解剖,叙述错误的是


A.阴道上端较下端宽敞

B.阴道后壁较前壁长

C.阴道与宫颈外口联接处称穹隆

D.阴道为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无腺体

E.阴道位于骨盆下部的中央


参考答案:C


解析:

阴道位于子宫与外阴之间,是性交的器官,也是月经血外流与胎儿娩出的通道,上端包绕子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阴道上端围绕子宫颈的部分称为阴道穹窿,阴道穹窿比阴道下段宽大,分前、后、左、右四部,后穹窿较前穹窿深,故阴道后壁长10~12cm,前壁长7~9cm。前壁与膀胱及尿道之间称为膀胱阴道隔,后壁与直肠之间称为直肠阴道隔,后壁上段与直肠之间是腹腔的最低部位,称为子宫直肠陷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6题 关于女性生殖器的解剖,下列错误的是


A.宫颈管黏膜上皮是高柱状上皮,有腺体

B.子宫内膜分功能层与基底层

C.输卵管黏膜为有纤毛的单层高柱状上皮

D.卵巢的外膜为腹膜

E.阴道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卵巢的外层为皮质,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


第7题 中医称宫颈外口为


A.子处

B.子门

C.玉门

D.阴户

E.胞脏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医将宫颈外口称为子门、子户。子宫又称为胞脏、子处,外阴称为阴户,将阴道口和处女膜称为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


第8题 关于子宫的正确描述是


A.幼年时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2:1

B.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峡部

C.子宫峡部是组织学内口

D.经产妇的宫颈外口为圆形

E.成年女子的子宫长约7~8cm,宽约4~5cm,厚约4~5cm


参考答案:B


解析:

成年女子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儿童期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1:2,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因分娩影响形成横裂而分为上下两唇。


第9题 关于卵巢形态特征正确的是


A.卵巢表面由腹膜覆盖

B.卵巢内膜是一层平滑肌组织

C.髓质内含有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

D.皮质内不含有卵泡

E.成年妇女卵巢重约5~6g


参考答案:E


解析:

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为生发上皮,故答案A不正确。
髓质由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余卵巢韧带相延续的平滑肌纤维构成。故答案C不正确。
卵巢内有一层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故答案B不正确。
皮质是卵巢的主体,由大小不等的各级发育卵泡、黄体和它们退化形成的残余结构及间质组织组成;故答案D不正确


第10题 卵巢组织中不包括


A.腹膜

B.皮质

C.髓质

D.卵泡

E.生发上皮


参考答案:A


解析:

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其内有一层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向内为卵巢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外层为皮质,是卵巢的主体,由各级发育卵泡、黄体和它们退化形成的残余结构及间质组织组成。


第11题 有关外生殖器描述错误的是


A.大阴唇为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

B.两侧大阴唇之间的菱形区为阴道前庭

C.阴蒂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顶端

D.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

E.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参考答案:B


解析:

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为阴道前庭。


第12题 关于外生殖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女性外生殖器即会阴

B.阴道前庭前为阴唇系带

C.阴阜上阴毛呈尖端向上三角形分布

D.阴道前庭区内前有尿道外口,后有阴道口

E.大阴唇后连阴阜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阴唇为两股内侧隆起的一对皮肤皱襞,前接阴阜,后连会阴。女性外生殖器是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为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至会阴之间的区域。阴道前庭指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阴阜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倒置的三角形。阴道前庭区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


第13题 关于前庭大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左右各一个

B.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的沟内

C.正常时如黄豆大小,检查时可触及

D.腺管堵塞,可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

E.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参考答案:C


解析:

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简称巴氏腺),位于阴道口的两侧,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约1~2cm,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腺管口闭塞,易形成脓肿或囊肿。


第14题 内生殖器不包括


A.阴道

B.子宫

C.输卵管

D.卵巢

E.小阴唇


参考答案:E


解析: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第15题 女性外生殖器不包括


A.大小阴唇

B.前庭大腺

C.会阴

D.阴道

E.阴阜


参考答案:D


解析:

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和处女膜)。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第16题 中医对外生殖器的描述中,不包括


A.产户

B.阴户

C.玉门

D.胞门

E.子门


参考答案:E


解析:

子门是指子宫颈口,属内生殖器。


第17题 女性生殖器中,有“奇恒之府”之称的是


A.阴道

B.子宫

C.处女膜

D.宫颈外口

E.阴阜


参考答案:B


解析:

子宫又称为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血室。中医认为,子宫具有主行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子宫形态中空及在月经期、分娩期“泻而不藏”似腑,在两次月经之间及妊娠期“藏而不泻”似脏,即子宫亦藏亦泻,藏泻有时,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又无表里相配,故称为“奇恒之府”。


第18题 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于


A.致密层

B.基底层

C.海绵层

D.功能层

E.子宫肌层


参考答案:B


解析:

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其表面2/3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功能层,余下1/3即靠近肌层的内膜无此种变化称为基底层。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于基底层。


第19题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主要依靠


A.盆底组织支托

B.子宫韧带、骨盆底肌及筋膜

C.腹肌收缩力及膈肌收缩力

D.膀胱及直肠支托

E.子宫韧带及肠支托


参考答案:B


解析:

子宫韧带与骨盆底肌及筋膜共同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


第20题 关于生殖器解剖,错误的是


A.宫颈阴道部亦为鳞状上皮覆盖

B.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好发部位

C.宫颈管黏膜为高柱状上皮覆盖,有腺体

D.子宫峡部黏膜与宫颈黏膜相同

E.阴道黏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


参考答案:D


解析:

阴道黏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宫颈阴道部为鳞状上皮覆盖,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管黏膜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内有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宫颈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子宫峡部黏膜为子宫内膜覆盖着的黏膜,由黏膜上皮与其下方的固有层所组成,黏膜上皮为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复层柱状上皮。(D选项的具体内容了解即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