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题库(444题)


第61题 治疗新生儿黄疸之瘀积发黄证的首选方剂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膈下逐瘀汤

D.桃红四物汤

E.血府逐瘀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新生儿黄疸之瘀积发黄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日益加重,腹部胀满,右胁下痞块,神疲纳呆,小便短黄,大便不调或灰白,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舌苔黄或白。
治法:化瘀消积退黄。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第62题 患儿,出生10天。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气息微弱,哭声低怯,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少尿。唇舌色淡,指纹淡红。治疗首选方为


A.参附汤

B.四逆汤

C.理中汤

D.附子理中汤

E.黄芪建中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结合题干给出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患儿是新生儿硬肿症中的阳气虚弱证。
阳气虚弱证证候:体质虚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气息微弱,哭声低微无力,吸吮困难,肢体关节活动不利,全身硬肿,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尿,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或隐伏不现。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方药:参附汤加减。


第63题 新生儿硬肿症寒凝血滞证治疗首选方是


A.四逆汤

B.参附汤

C.金匮肾气丸

D.当归四逆汤

E.血府逐瘀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新生儿硬肿症之寒凝血滞证。
证候:全身不温,四肢肌肤发凉,面颊、臀部、四肢可见硬肿,皮肤板硬,不易捏起,颜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唇色暗红,指纹沉滞不显。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第64题 下列各项中,与胎黄发病无关的脏腑是


A.脾

B.胃

C.肝

D.胆

E.肾


参考答案:E


解析:

胎黄的发病与先天禀赋因素及后天感受湿邪或湿热毒邪密切相关。病机为湿邪或湿热之邪阻滞脾胃,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为胎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正确选项是E。


第65题 不属于新生儿黄疸之寒湿阻滞证的证候特征的是


A.颜色鲜明

B.目黄身黄

C.神疲倦怠

D.四肢欠温

E.舌淡苔白腻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生儿黄疸之寒湿阻滞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黄疸持久不退,精神倦怠,四肢欠温,不欲吮乳,时时啼哭,大便溏薄,或便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偏淡,舌苔白腻。选项A中颜色鲜明是湿热熏蒸的证候表现,因此,根据题干要求,最佳的选项是A。


第66题 足月男婴,出生后8小时即出现身黄、目黄、哭闹不安、呕吐、乳食不思,尿黄,舌质红,苔黄稍腻。治疗首选方为


A.茵陈理中汤加减

B.茵陈蒿汤加减

C.膈下逐瘀汤加减

D.羚角钩藤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E.黄连解毒汤加减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患儿为新生儿黄疸中湿热熏蒸证的表现。
湿热熏蒸证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或烦躁啼哭,不欲吮乳,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腻。重者腹胀,呕吐,甚或神昏、抽搐。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第67题 足月女婴,出生后3天皮肤发黄,一般情况可。应首先考虑的是


A.生理性黄疸

B.病理性黄疸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溶血症

E.阻塞性黄疸


参考答案:A


解析: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


第68题 小儿肺炎风热闭肺的首选方剂是


A.三拗汤

B.桑菊饮

C.沙参麦冬汤

D.荆防败毒散

E.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肺炎之风热闭肺证。
证候:初起证候稍轻,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稠黏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证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扇,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第69题 小儿肺炎变证之心阳虚衰证的首选方剂是


A.桑菊饮

B.麻杏石甘汤

C.参附龙牡救逆汤

D.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

E.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炎之心阳虚衰证。
证候:骤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右胁下出现痞块并渐增大,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第70题 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的首选方剂是


A.定喘汤

B.沙参麦冬汤

C.麻杏石甘汤

D.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E.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炎之痰热闭肺证。
证候: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扇,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第71题 小儿肺炎风寒闭肺证的治法是


A.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B.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C.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D.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E.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参考答案:A


解析:

小儿肺炎之风寒闭肺证。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华盖散加减。


第72题 下列属于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治法的是


A.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B.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C.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D.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E.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儿肺炎之风热闭肺证。
证候:初起证候稍轻,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稠黏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证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扇,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第73题 小儿暑邪感冒的治法宜选用


A.辛温解表

B.辛凉解表

C.清暑解表

D.清热解毒

E.辛凉解毒


参考答案:C


解析:

暑邪感冒的证候:发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身重困倦,胸闷,泛恶,口渴心烦,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指纹紫滞。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第74题 小儿时邪感冒的治法宜选用


A.辛温解表

B.辛凉解表

C.清暑解表

D.清热解毒

E.辛凉解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时邪感冒的证候: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痛,心烦,目赤咽红,肌肉酸痛,腹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第75题 患儿,男,3岁,症见:发热咳嗽流涕1天,伴有脘腹胀满,口气秽浊。大便酸臭,小便短黄,舌苔厚腻,脉滑。其中医辨证为


A.风热感冒

B.风寒感冒

C.时邪感冒

D.暑邪感冒

E.感冒夹滞


参考答案:E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此患儿表现为感冒之夹滞证。
感冒夹滞证候: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第76题 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其证型是


A.痰热闭肺证

B.风寒闭肺证

C.风热闭肺证

D.阴虚肺热证

E.肺脾气虚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此为小儿肺炎阴虚肺热证。
证候: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第77题 患儿,女,1岁。发热有汗,鼻塞流涕,咽部充血,口渴,苔薄黄,兼见惊惕啼叫,睡卧不宁,舌质红,脉浮弦。其诊断是


A.感冒夹食滞

B.感冒夹惊

C.感冒夹痰

D.风寒感冒

E.时行感冒


参考答案:B


解析:

感冒夹惊的证候:感冒兼见惊惕哭闹,睡卧不宁,甚至骤然抽风,舌质红,脉浮弦。
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第78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肺炎,症见:突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呼吸困难,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达命关。其证型是


A.痰热闭肺证

B.风热闭肺证

C.风寒闭肺证

D.邪陷厥阴证

E.心阳虚衰证


参考答案:E


解析:

根据患儿的表现,此为小儿肺炎变证中的心阳虚衰证。
证候:骤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右胁下出现痞块并渐增大,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第79题

患儿,男,2岁。鼻塞流涕,咽部充血,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舌苔厚腻。其诊断是


A.感冒夹滞

B.感冒夹惊

C.感冒夹痰

D.风寒感冒

E.时行感冒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冒夹痰的证候: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加减。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第80题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在0~2岁时,上呼吸道感染每年的次数为


A.2次

B.3次

C.5次

D.6次

E.7次


参考答案:E


解析: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1)0~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7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次;年龄3~5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年龄6~1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5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以上。
(2)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至少要间隔7天以上。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