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376题)


第101题 “在液为泪”的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


第102题 孤脏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C


解析:

脾的生理特性:脾气上升;喜燥恶湿;脾为孤脏。脾属土,居中央,与四方、四时无配;脾主运化,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灌四傍”而长养四脏,称为后天之本。是人体中最大最重要的脏,故称孤脏。


第103题 有精神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肺与脾

C.脾与肝

D.肺与肝

E.心与肺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精能化气生神,为神气之本;神能驭精役气,为精气之主。人的神志活动,不仅为心所主,而且与肾也密切相关。所以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推求师意》)。总之,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因此心与肾有精神互用关系。


第104题 肝在志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在志为怒,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由肝血、肝气所化。


第105题 脾在志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


第106题 肾在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作用。


第107题 心在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密切。


第108题 脾开窍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脾开窍于口,人的食欲、口味与脾气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


第109题 肺开窍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开窍于鼻,鼻为呼吸道之最上端,通过肺系(喉咙、气管等)与肺相连,具有主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运动。


第110题 有君相安位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肺与脾

C.脾与肝

D.肺与肝

E.心与肺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则心肾上下交济,心阳、肾阳旺盛而正常。


第111题 脾之外华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脾之华在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精、脾气的盛衰。


第112题 肾之外华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之华在发,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而润泽,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常能反映肾精的盛衰。


第113题 肾在体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在体合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第114题 心在体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在体合脉,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


第115题 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关系密切的是


A.心与肾

B.肺与脾

C.脾与肝

D.肺与肝

E.心与肺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机体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所吸入的清气和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的水谷精气,这两者是组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津液的输布代谢,主要与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有关,二者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也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例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而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弱,从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病理表现。


第116题 “精血同源”指的是


A.肺肝关系

B.肝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心肾关系

E.心肺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即是指肝肾之间的关系,亦同指“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第117题 “主行水”是下述哪个脏的功能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主行水,指肺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人体水液代谢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宣发将津液输布全身,并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化生尿液而排泄。《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第118题 目的视物辨色功能主要取决于


A.肾阴的滋养

B.肾中精气的充盈

C.肝血的充足

D.脾气的健运

E.肾阳的蒸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目为视觉器官,具有视物功能,故又称“精明”。目之所以能视物辨色,依赖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之血气循此经脉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


第119题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


A.呼出浊气

B.生成宗气

C.主治节

D.辅心行血

E.吸入清气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第120题 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