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376题)


第81题 属于“土”的官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五官对应五行分别为:目属木,舌属火,口属土,鼻属金,耳属水。


第82题 木火刑金属于


A.相乘传变

B.子病犯母

C.相侮传变

D.制化传变

E.母病及子


参考答案:C


解析: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与克制。正常为金克木,由于金不足或木太过,使金受到木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则出现木侮金的相侮传变。


第83题

对脏腑精气阴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脏腑之精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

B.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C.脏腑之阴气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

D.脏腑之阳气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

E.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参考答案:A


解析:

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精藏于脏腑之中,濡养脏腑,是脏腑生理功能的物质支撑。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也可以说是一身之气在脏腑的分布。脏腑之气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
脏腑之阴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的部分,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脏腑之阳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兴奋、推动等作用的部分,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脏腑之阴气与阳气协调共济,则脏腑之气冲和畅达,脏腑功能稳定、有序、协调。


第84题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以下哪项不正确


A.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B.长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了解了脏腑的一些机能

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

D.临床经验大量积累,丰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论

E.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一些机能


参考答案:A


解析: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主要有四:①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某些机能;②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认识了人体的复杂机能,并赋予相应的脏腑;③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④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可升华而形成理论,并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第85题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上都是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五脏者,实而不能满

D.六腑者,满而不能实

E.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参考答案:B


解析: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第86题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第87题 既是六腑又为奇恒之腑的是


A.胃

B.膀胱

C.三焦

D.胆

E.脑


参考答案:D


解析:

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第88题 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B.腑病多虚,六腑宜泻

C.腑病多实,六腑宜补

D.脏病多实,五脏宜补

E.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89题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A.六腑

B.奇恒之腑

C.心

D.脑

E.五脏


参考答案:E


解析: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第90题

对藏象学说“象”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B.指五脏生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C.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D.指五脏病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E.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象”,是对以五脏为中心的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第91题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藏神和血液运行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运化和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第92题 关于五脏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第93题 关于六腑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第94题 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第95题 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关系密切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心与脾

C.心与肝

D.肺与脾

E.心与肺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主行血,肝主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第96题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B.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C.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D.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

E.心主藏神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主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第97题 与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98题 气机升降之枢指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枢纽所司,则当升者升,当降者降,以维持精微的运化与敷布及其全身的气机升降运动,因此脾胃为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


第99题 “水火既济”指的是


A.肺肝关系

B.肝脾关系

C.脾肾关系

D.心肾关系

E.心肺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居上焦属阳,属火,宜降;肾居下焦属阴,属水,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故心火(阳)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第100题 “在液为涎”的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