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题库(607题)


第541题 水痘的隔离期为


A.疱疹消退后1周

B.发热消退后1周

C.疱疹与结痂并见时

D.痘疹出齐后

E.痘疹全部结痂后


参考答案:E


解析:

水痘预防:
1.本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
2.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水痘,应给予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如患水痘,则应终止妊娠。
3.控制传染源,隔离水痘病儿至疱疹结痂为止。学校、托幼机构中已接触水痘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立即给予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发病。
4.已被水痘病儿污染的被服及用具,应采用曝晒、煮沸、紫外线灯照射等措施进行消毒。
5.对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患儿,及免疫功能受损、恶性肿瘤患儿,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肌内注射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以预防感染本病。


第542题 水痘愈后可见


A.脱皮

B.脱屑

C.色素沉着

D.瘢痕

E.结痂后不留疤痕


参考答案:E


解析:

水痘诊断要点
1.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2.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在发热同时1~2天内即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处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很快为疱疹,大小不等,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瘢痕。
3.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在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同时并见。
4.血常规检查及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检查等可协助诊断。


第543题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是


A.初为疱疹,很快成为脓疱,夏秋季节多发

B.皮肤黏膜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

C.发热3~4天后,热退疹出,呈玫瑰色斑疹

D.风团样丘疹,中心有针尖大小水疱,伴瘙痒

E.疱疹分布于四肢远端、手足及口腔黏膜,不结痂


参考答案:E


解析:

手足口病诊断要点
1.发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
2.多数患儿突然起病,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出现发热,多在38℃左右,可伴头痛、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状。一般体温越高,病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3.主要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口腔疱疹多发生在硬腭、颊部、齿龈、唇内及舌部,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在口腔疱疹出现后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并很快变为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如米粒至豌豆大,质地较硬,多不破溃,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疱疹长轴与指、趾皮纹走向一致。少数患儿臂、腿、臀等部位也可出现疱疹,但躯干及颜面部极少。疱疹一般7~10天消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4.血象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相对增高。


第544题 百日咳痉咳期的治法是


A.清肺化痰,涤痰镇咳

B.宣肺止咳,涤痰镇咳

C.清热肃肺,涤痰镇咳

D.清热泻肺,涤痰镇咳

E.滋阴润肺,涤痰镇咳


参考答案:D


解析:

顿咳痰火阻肺证(痉咳期)
证候:咳嗽明显较前加重,咳呛不已,持续难止,日轻夜重,痉咳后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吐出痰涎或食物后方暂止,不久可又发作。轻者每日咳5~6阵,重者多达40~50阵。每阵咳嗽可以自发,有时用力活动、进食、闻到刺激性气味等可诱发阵咳。痉咳3周后,常可伴有舌系带溃疡、两胁作痛、目睛红赤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指纹紫达气关。历时一般持续2~6周,亦有达8周以上者。体弱及年幼儿此期可发生变证,常见痰热闭肺证;少数患儿可发生神昏抽搐、口吐涎沫等邪陷心肝证。
治法:清热泻肺,涤痰镇咳。
代表方剂: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第545题 治疗水痘邪炽气营证的首选方剂是


A.柴葛解肌汤

B.宣毒发表汤

C.清胃解毒汤

D.清瘟败毒饮

E.五味消毒饮


参考答案:C


解析:

水痘邪炽气营证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皮疹分布较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甚至可见出血性皮疹、紫癜,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或绛,苔黄糙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代表方剂:清胃解毒汤。


第546题 下列哪项不是蛔厥证的临床症状


A.腹部突然绞痛,主要在胃脘及右胁下

B.伴恶心呕吐,常吐出蛔虫

C.肢冷汗出

D.腹胀腹痛,腹部有包块,推之移动

E.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


参考答案:D


解析:

蛔厥证
证候:有肠蛔虫症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屈背,辗转不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绞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但又反复发作。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则驱虫。
代表方剂:乌梅丸。


第547题 治疗蛲虫病首选方剂为


A.化虫丸

B.驱虫粉

C.使君子散

D.追虫丸

E.贯众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蛲虫病分证论治
证候: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宁,烦躁不安,或尿频、遗尿,或女孩前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无力。
治法:杀虫止痒,结合外治。
代表方剂:驱虫粉。


第548题 治疗蛔虫病肠虫证的首选方剂是


A.追虫丸

B.化虫丸

C.使君子散

D.乌梅丸

E.驱虫粉


参考答案:C


解析:

肠虫证
证候: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时作时止,或不思饮食,或嗜食异物,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齘齿。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青筋显露。舌苔多见花剥或腻,舌尖红赤,脉弦滑。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代表方剂:使君子散。


第549题 蛔虫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部位主要是


A.胃脘部

B.脐周部

C.左下腹

D.右下腹

E.痛无定处


参考答案:B


解析:

蛔虫病是感染蛔虫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


第550题 蛔虫病的治疗原则,除驱蛔杀虫外,辅以


A.健脾理气

B.补气养血

C.调和气血

D.调理脾胃

E.消食导滞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病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之法。


第551题 治疗蛔虫病虫瘕证,治法是


A.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B.散蛔驱虫,调胃定痛

C.行气通腑,散蛔驱虫

D.安蛔定痛,继则驱虫

E.调气活络,驱蛔杀虫


参考答案:C


解析:

虫瘕证
证候:有肠蛔虫症状,突然阵发性脐腹剧烈疼痛,部位不定,频繁呕吐,可呕出蛔虫,大便不下或量少,腹胀,腹部可扪及质软、无痛的可移动团块。病情持续不缓解者,见腹硬、压痛明显,肠鸣,无矢气。舌苔白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行气通腑,散蛔驱虫。
代表方剂:驱蛔承气汤。保守治疗无效时及时手术治疗。


第552题 肠蛔虫证以哪种证型居多


A.寒热错杂

B.虚实夹杂

C.热

D.虚

E.实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病以六腑辨证为纲。肠虫证最为多见,虫踞肠腑,多为实证,以发作性脐周腹痛为主要症状。


第553题 预防小儿蛔虫病的有效措施是


A.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用生水

B.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

C.口服食醋60~100ml

D.可食适量使君子

E.饭后服用驱虫药


参考答案:A


解析:

蛔虫病的预防与调护: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菜及未洗净的瓜果,不饮用生水,以减少虫卵人口的机会。
2.不随地大便,妥善处理好粪便,切断传染途径,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3.服驱虫药宜空腹,服药后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服药后反应及排虫情况。


第554题 患儿,3岁。出现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宁,烦躁不安,或尿频、遗尿,或女孩前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无力。治法是


A.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B.散蛔驱虫,调胃定痛

C.行气通腑,散蛔驱虫

D.安蛔定痛,继则驱虫

E.杀虫止痒,结合外治


参考答案:E


解析:

蛲虫病分证论治:
证候: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宁,烦躁不安,或尿频、遗尿,或女孩前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无力。
治法:杀虫止痒,结合外治。
代表方剂:驱虫粉。


第555题 患儿,6岁,突然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恶心,呕吐,肢冷汗出,常吐出蛔虫。腹部绞痛时作时止,疼痛主要在胃脘部及右胁下,痛止后可如常人。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诊断为


A.钩虫病

B.蛔虫病

C.蛲虫病

D.蛔厥证

E.绦虫病


参考答案:D


解析:

蛔厥证
证候:有肠蛔虫症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屈背,辗转不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绞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但又反复发作。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则驱虫。
代表方剂:乌梅丸。


第556题 患儿,3岁,饮食异常,精神烦躁,睡眠不安,肛门、会阴部瘙痒。诊断为


A.钩虫病

B.蛔虫病

C.蛲虫病

D.姜片虫病

E.绦虫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蛲虫病是南蛲虫寄生人体所致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


第557题 患儿,8岁,腹痛以脐周痛为主,饮食不振,日渐消瘦,大便不调,时吐清涎,或恶心、呕吐,或吐蛔虫,精神萎靡,睡眠不安,寐中磨牙,爱挖鼻孔,咬衣角,嗜食异物。舌苔薄腻,舌尖红赤,舌体常见红色刺点。诊断为


A.蛔厥证

B.肠虫证

C.蛲虫病

D.姜片虫病

E.绦虫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肠虫证
证候: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时作时止,或不思饮食,或嗜食异物,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齘齿。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青筋显露。舌苔多见花剥或腻,舌尖红赤,脉弦滑。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代表方剂:使君子散。


第558题

蛲虫病的主要特征是


A.阵发性腹痛

B.夜寐磨牙

C.夜间肛门奇痒

D.腹部有移动包块

E.食欲异常


参考答案:C


解析:

蛲虫病是南蛲虫寄生人体所致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


第559题 蛲虫病治疗原则以何法为主


A.杀虫

B.驱虫

C.调理脾胃

D.消食导滞

E.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B


解析:

蛲虫病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驱虫为主,常内服、外治相结合。对病久脾胃虚弱者,在驱虫、杀虫时,应注意调理脾胃。


第560题 蛲虫古代又称为


A.线虫

B.白虫

C.寸白虫

D.伏虫

E.胃虫


参考答案:A


解析:

蛲虫色白,形细小如线头,俗称“线虫”。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