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1题 患者江某,新产后一周小腹隐隐作痛,数日不止,喜按喜揉,恶露量少,色淡红,质稀无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最佳治法是
A.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B.补血养血,化瘀止痛
C.补血益气,温经止痛
D.补血益气,暖宫止痛
E.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产后腹痛气血两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数日不止,喜按喜揉,恶露量少,色淡红,质稀无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方药: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第522题 患者产后腰酸,足跟疼痛,艰于俯仰,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黯,脉沉细弦。证属
A.血虚证产后身痛
B.血寒证产后身痛
C.血瘀证产后身痛
D.气血两虚证产后身痛
E.肾虚证产后身痛
参考答案:E
解析:
产后身痛肾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腰膝、足跟疼痛,艰于俯仰,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黯,脉沉细弦。
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方药: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黄。
第523题 一产妇分娩数日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伴恶寒怕风,脉濡细。最佳选方是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独活寄生汤
C.生化汤
D.身痛逐瘀汤
E.养荣壮肾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患者属于产后身痛风寒证。
主要证候: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防风汤。
第524题 一妇人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最佳治法是
A.养血活血,温阳通络
B.疏肝养血,通络止痛
C.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D.养血温中,通络止痛
E.养血滋阴,通络止痛
参考答案:C
解析:
产后身痛血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第525题 一产妇产后身痛,尤以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弦涩。治宜
A.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B.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C.养血行气,缓急止痛
D.益气行气,缓急止痛
E.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参考答案:E
解析:
产后身痛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黯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第526题
产后腹痛瘀滞子宫最佳选方是
A.少腹逐瘀汤
B.身痛逐瘀汤
C.生化汤
D.趁痛散加味
E.血府逐瘀汤
参考答案:C
解析:产后腹痛瘀滞子宫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质紫暗,脉沉紧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方药:生化汤。
第527题 某女,31岁。顺产分娩3小时后,突发眩晕,面色苍白,继而昏不知人,目合口开,冷汗淋漓,脉浮大而虚。此时首选方剂是
A.参附汤
B.扶阳救脱汤
C.夺命散
D.黑神散
E.生脉散
参考答案:A
解析:
产后血晕无论虚实都属危急重证,应予以高危重视,查明原因,积极进行中西药结合抢救,以免延误病情,危及产妇生命。中医治疗本病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当产后血晕发生休克时,应首先抗休克,促其复苏,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
(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3)丽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抢救。
第528题 患者产后血性恶露13天不尽,量多、色淡、质稀、无气味,神疲懒言,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本病辨证是
A.肾虚
B.气虚
C.血虚
D.血热
E.血瘀
参考答案:B
解析:
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证
主要证候:恶露过期不尽,量多,色淡,质稀,无臭气;面色(白光)白,神疲懒言,四肢无力,小腹空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第529题 某产妇,新产后一周,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口干咽痛,微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最佳治法是
A.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B.和解少阳,疏风清热
C.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D.益气解表,散寒祛湿
E.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参考答案:C
解析:
产后若外感风热,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咳嗽痰黄,口干咽痛,微汗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
第530题 一妇人新产后,突然出现高热寒战,T39.5℃,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色紫黯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最佳治法是
A.清热解毒,化瘀止
B.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C.清热解毒,泻下逐攻
D.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E.清热解毒,清心开窍
参考答案:B
解析:
产后发热感染邪毒证
主要证候:产后高热寒战,热势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暗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
第531题 血瘀型产后身痛的最佳选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产后身痛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黯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第532题 风寒型产后身痛的最佳选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产后身痛风寒证
主要证候: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防风汤。
第533题 产后腹痛气血两虚型的首选方是
A.肠宁汤
B.八珍汤
C.当归建中汤
D.补中益气汤
E.人参养荣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产后腹痛气血两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数日不止,喜按喜揉,恶露量少,色淡红,质稀无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方药: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第534题 感染邪毒所致的产后发热,是产科危急重症,其中热入营血不会出现的症状为
A.高热不退
B.斑疹隐隐
C.神昏谵语
D.脉弦细数
E.舌红绛,苔黄燥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染邪毒所致的产后发热,是产科危急重症,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邪毒内传,热入营血,或热陷心包,甚则发展至热深厥脱危重之候。此时应参照“产褥感染”,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
热入营血:高热不退,心烦汗出,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治宜解毒清营,凉血养阴。方药用清营汤加味。或用清开灵注射液,每日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以清热解毒、醒神开窍。
第535题 患者,女,32岁,产后心情抑郁,心神不安,夜不如寐,惊恐易醒;恶露量多,色紫黯有块;胸闷纳呆,善太息;苔薄,脉弦。治疗首选的方剂为
A.归脾汤加减
B.逍遥散加减
C.柴胡疏肝散
D.朱砂安神丸
E.芎归泻心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产后抑郁之肝郁气结证
主要证候:产后心情抑郁,心神不安,夜不如寐,或恶梦纷纭,惊恐易醒;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胸闷纳呆,善太息;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镇静安神。
方药:逍遥散加夜交藤、合欢皮、磁石、柏子仁。
第536题 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多属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产后发热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
方药: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
第537题 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喜按,恶露量多,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数。多属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产后发热血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喜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自汗,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补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第538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
A.产后胞脉空虚,邪毒乘虚,直犯胞宫,正邪相争
B.产后元气受损,正气较虚,易感外邪
C.败血停滞,营卫不通
D.阴血骤虚,阳无所附,阳气浮散
E.经脉不通,营卫不和
参考答案:E
解析:
产后发热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致病机理与产后“正气易虚,易感病邪,易生瘀滞”的特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由于产后胞脉空虚,邪毒乘虚直犯胞宫,正邪交争,正气亏虚,易感外邪,败血停滞,营卫不通,阴血亏虚,阳气浮散,均可致发热。常见病因有感染邪毒、外感、血瘀、血虚。
第539题 产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最佳选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产后发热外感证
主要证候:产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方药: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
第540题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食,脉弦。最佳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产后外感,若邪入少阳,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