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81题 冯某,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最佳治法是
A.温肾助阳,暖宫止痛
B.温经散寒,养血止痛
C.滋肾养血,缓急止痛
D.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E.散寒利湿,化瘀止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痛经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第382题 肺肾阴虚所致经行吐衄的治法是
A.滋阴养肺
B.清热泻火
C.滋肾泻火,凉血止血
D.滋阴润肺,清热凉血
E.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行吐衄肺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黯红,月经每先期、量少;平素可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潮热咳嗽,咽干口渴;舌红或绛,苔滑剥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肺。
方药:顺经汤或加味麦门冬汤。
第383题
何某,七七之年,已绝14个月,因操劳后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肢倦,食少腹胀,胸闷叹息,舌苔薄白,脉弦无力。应选用
A.八珍汤
B.固本止崩汤
C.逍遥散
D.安老汤
E.归肾丸
参考答案:D
解析:
经断复来脾虚肝郁证
主要证候: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神疲肢倦,食少腹胀,胁肋胀满;舌苔薄白,脉弦无力。
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方药:安老汤。
第384题 某已婚妇女,35岁,经行腹泻,日2~3次,面目下肢浮肿,腰酸腿软,畏寒肢冷。方选
A.参苓白术散
B.痛泻要方
C.健固汤
D.补中益气汤
E.金匮肾气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泄泻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健固汤合四神丸。
第385题 某女,已婚,30岁,每于经行肢体疼痛麻木,四肢无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其辨证属
A.气虚型
B.虚热型
C.血瘀型
D.血虚型
E.风寒型
参考答案:D
解析:
经行身痛血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肢体疼痛麻木,肢软乏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方药: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第386题 月经错后,量少,色黯,小腹冷痛,拒按,属于下列哪种证型
A.气滞
B.虚寒
C.血瘀
D.实寒
E.血虚
参考答案:D
解析:
月经后期实寒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第387题 月经后期,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胀痛者。应选用
A.乌药汤
B.丹栀逍遥散
C.调肝汤
D.逍遥散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A
解析:
月经后期气滞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乌药汤。
第388题 下列不属气滞证月经后期主证的是
A.月经量少或正常
B.色黯红或有血块
C.胸胁乳房胀痛
D.小腹隐痛喜按
E.脉弦数
参考答案:D
解析:
月经后期气滞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乌药汤。
第389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月经后期的常见病机
A.肾虚
B.血虚
C.气滞
D.血寒
E.气虚
参考答案:E
解析:
月经后期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痰湿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
第390题 哪一项不是肝经郁火经行吐衄的主证
A.经前经期吐血或衄血,量多,色鲜红
B.两胁胀痛,心烦易怒
C.头晕耳鸣
D.手足心热
E.口苦咽干
参考答案:D
解析:
经行吐衄肝经郁火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鲜红,月经可提前、量少甚或不行;心烦易怒,或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调经。
方药:清肝引经汤。
第391题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在于
A.血虚肝旺,冲任不调
B.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积失常
C.肝失条达
D.肾阴不足
E.肾气不足
参考答案:B
解析: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肝、肾、脾功能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其病因多为肝郁、肾虚、脾虚。
第392题 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首选方是
A.右归丸
B.固阴煎
C.定经汤
D.知柏地黄汤
E.补肾地黄丸
参考答案:B
解析:
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固阴煎。
第393题 肝郁血热证月经先期的代表方为
A.柴胡疏肝散
B.一贯煎
C.龙胆泻肝汤
D.丹栀逍遥散
E.逍遥散
参考答案:D
解析:
月经先期肝郁血热证
主要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胀,或乳房胀痛,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
第394题 经行口糜胃热熏蒸证的首选方为
A.清胃散
B.玉女煎
C.凉膈散
D.健脾丸
E.枳实导滞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口糜胃热熏蒸证
主要证候:经行口舌生疮,口臭,月经量多,色深红;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胃泄热。
方药:凉膈散。
第395题 经行风疹块的常见病因为
A.血虚、风热
B.血瘀、风热
C.血瘀、寒凝
D.血虚、火郁
E.湿滞、风热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行风疹块多因风邪为患,缘于素体本虚,适值经行,气血益虚,风邪乘虚而入,郁于皮肤肌腠之间而诱发本病。本病有内风、外风之别,内风者,由血虚生风所致,外风者中风邪乘经期、产后、体虚之时,袭于肌腠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热。
第396题 甘麦大枣汤用于治疗经行情志异常
A.心血不足证
B.气血不足证
C.气血两虚证
D.心脾两虚证
E.心肾不交证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行情志异常心血不足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无故悲伤,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血养心,安神定志。
方药: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去川芎、半夏曲。
第397题 温经汤治疗痛经
A.寒凝血瘀证
B.气血虚弱证
C.脾肾阳虚证
D.阳虚内寒证
E.肾气亏损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痛经阳虚内寒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润,脉沉。
治法:温经扶阳,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第398题 经行情志异常痰火上扰证的最佳选方为
A.逍遥散
B.生铁落饮
C.半夏厚朴汤
D.丹栀逍遥散
E.半夏白术天麻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经行情志异常痰火上扰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精神狂躁,烦乱不安,或语无伦次,头痛失眠,或面红目赤,溲黄便结,或心胸烦闷,不思饮食,月经量或偏少,色红或深红,质稠黏,或夹小血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生铁落饮加郁金、川连。
第399题 带下过多阴虚夹湿证的主证哪一项是错的
A.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
B.阴部灼热,头晕耳鸣
C.阴部瘙痒,五心烦热
D.烘热汗出,失眠多梦
E.舌淡胖,苔薄腻,脉沉细
参考答案:E
解析:
带下过多阴虚夹湿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或烘热汗出,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汤。
第400题 湿热下注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清利湿热,佐以止带
B.清利湿热,佐以祛风止痒
C.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D.清利湿热,佐以止痒
E.利湿止带止痒
参考答案:C
解析:
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方药:止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