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结构组成是
A.核酸和刺突
B.衣壳和包膜
C.基质蛋白和衣壳
D.核酸和包膜
E.核酸和衣壳
参考答案:E
解析:
病毒是由核酸( DNA或RNA)加蛋白质衣壳构成。部分病毒衣壳外有脂质双层所形成的胞膜。故选E。
第162题 某患者外科手术时输血500ml,近日出现黄疸,并伴肝区痛、食欲缺乏、厌油食等症状。查抗HCV-IgM(+),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输血后出现黄疸,HCV-IgM阳性。最可能诊断是丙型肝炎。故选C。
第163题 一男性青年,突发高热,黄疸伴肝区痛,厌油腻,实验室检查ALT升高,抗HAV阳性,印象诊断为急性黄疸性肝炎。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泌尿道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经输血传播
参考答案:B
解析:
HAV为粪-口传播。
第164题 患者,男,20岁。喜食毛蚶,1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缺乏,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渐加深至浓茶状。实验室检查抗HAV阳性。近日体温降低,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型肝炎为粪-口传播,食用不洁食物容易感染。患者抗HAV阳性,提示其可能诊断为甲型肝炎。故选A。
第165题 关于肝炎病毒与传播途径的组合,哪项错误
A.HAV-消化道传播
B.HBV-输血和注射
C.HCV-输血和注射
D.HDV-输血和注射
E.HEV-输血和注射
参考答案:E
解析:
HAV和HEV为粪-口传播,HBV、HCV、HDV均可经血源传播。故选E。
第168题 某患者,患乙型肝炎多年,近日病情加重,形成急性重型肝炎,试问该患者可能是合并哪种病毒的重叠感染
A.HAV
B.HCV
C.HDV
D.HEV
E.CMV
参考答案:C
解析:
HDV为缺陷病毒,HBV为它的伴随病毒,必须与其共存,方能感染成功。而慢性肝炎患者,感染HDV属重叠感染,在临床上属急性重型肝炎,病情危重。故选C。
第169题 一男性手术时曾输血800ml,1个月后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怀疑为输血后肝炎,进行实验室确诊首先应检查的是
A.抗HAV
B.抗HCV
C.抗HDV
D.抗HEV
E.抗CMV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中只有丙肝病毒是经血液传播的完整病毒。
第170题 某患者,有输血史,近日体检发现血液HCV-RNA(+)和抗HCV-IgM(+),最积极有效的处置方法是
A.卧床休息
B.注射抗生素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干扰素
E.接种疫苗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已经感染病毒,只能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丙球蛋白用于治疗和暴露后的紧急预防。疫苗只用于预防。干扰素可干扰病毒的复制,注射干扰素属于抗病毒治疗。故选D。
第172题 不属于甲型肝炎病毒特点的是
A.属于无包膜小RNA病毒
B.主要经粪-口传播
C.预后不良,可诱发肝癌
D.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E.可用灭活或减毒活疫苗预防
参考答案:C
解析:
甲肝病毒属无胞膜小RNA病毒、粪-口传播、预后良好,不会导致肝癌。故选C。
第175题
孕妇HBeAg(+),对其新生儿最好应注射
A.丙种球蛋白
B.HBIg+乙型肝炎疫苗
C.干扰素
D.胎盘球蛋白
E.乙型肝炎疫苗
参考答案:B
解析:
母亲e抗原阳性,新生儿先进行HBlg注射,2周后再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故选B。
第176题 对乙肝病毒抗原叙述错误的是
A.3种HBV颗粒均含有HB-sAg
B.检出HBeAg表示体内有病毒复制
C.仅有携带者能检出HBsAg
D.检出抗HBs表示已获免疫力
E.抗HBc-IgM阳性表示体内有HBV复制、有传染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具有三种存在形式:大球形颗粒(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小球形颗粒(失去病毒核心的乙肝病毒颗粒)、管型颗粒(多个小球形颗粒串联起来的结构),表面均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HBeAg阳性表明有强传染性。HBc-IgM抗核心抗体阳性表示体内仍有病毒复制。故选C。
第177题 某患者,发热39℃,肝脾大,颈部淋巴结可触及,血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可检出。印象诊断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
A.腺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风疹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EB病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EB病毒具有嗜B淋巴细胞的特性,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与Burkitt淋巴瘤以及鼻咽癌相关。故选E。
第178题 患者,女,48岁。近日自觉背部沿肋间皮肤灼痛,进而出现红疹、疱疹、串连成带状。幼儿时患过水痘。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带状疱疹
C.流行性斑疹伤寒
D.风疹
E.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引起水痘、带状疱疹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在儿童期,初次感染时引发水痘。病愈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中。少数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后,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因各种原因被激活,病毒沿神经轴索下行,到达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发生疱疹。因疱疹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故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俗称缠腰龙。患者症状体征符合带状疱疹表现。故选B。
第179题
引起水痘-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人的口腔、皮肤黏膜、眼结膜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龈口炎、唇疱疹、咽炎、角膜炎、结膜炎和疱疹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通常为性传播,侵犯生殖器及生殖道黏膜,引起生殖器疱疹。病毒也可经胎盘、产道垂直传播给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是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原体。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典型巨细胞病变为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核内和胞质内出现包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