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年轻恒牙一般在牙根形成多少时萌出
A.1/2
B.2/3
C.4/5
D.3/4
E.完全
参考答案:B
解析:
恒牙已萌出,但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恒牙一般在牙根形成2/3左右时开始萌出,萌出后牙根继续发育,于萌出后2~3年内完成,此题选B。
第62题 乳牙牙釉质相比恒牙牙釉质
A.比恒牙薄、硬度高
B.比恒牙厚、硬度低
C.比恒牙薄、硬度低
D.比恒牙厚、硬度高
E.两者无可比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属概念型题。乳牙釉质的厚度与恒牙相比,显得较薄,约为后者厚度的1/2左右。乳牙釉质中有机质百分率明显高于恒牙釉质,钙化程度低于恒牙,故其硬度较恒牙釉质低。
第63题 患儿,10岁。上前牙未萌,乳上前牙4年前因龋脱落。上前牙区牙龈发白。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上前牙先天缺失
B.上前牙迟萌
C.上前牙因龋脱落
D.上前牙外伤脱落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B
解析:
牙齿萌出过迟,又称牙齿迟萌。个别恒牙萌出过迟,多与乳牙病变、过早脱落或滞留有关。本题中患者上前牙区牙龈发白,表明有后继恒牙即将萌出,但上前牙一般萌出时间为7~8岁,可以诊断为上前牙迟萌。
第64题 替牙期乳牙根吸收属于
A.生理性吸收
B.病理性吸收
C.生理性破坏
D.病理性破坏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解析:
牙根的吸收有生理性吸收和病理性吸收,乳牙牙根是人体中唯一能生理性吸收、消失的硬组织,其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在替牙期随着恒牙牙根的不断发育形成,有向殆面方向的运动,促进了乳牙牙根的吸收,属于生理性吸收。
第65题 正常情况下,替牙一般是什么时期
A.6岁左右替换完成
B.6~9岁
C.6岁到12、13岁
D.12~13岁
E.在第二恒磨牙萌出前都是替牙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替牙期指6~12岁左右,指从乳牙开始脱落,恒牙依次萌出,一直到全部乳牙被替换完毕前。这一阶段,口腔既有乳牙又有恒牙,是儿童颌骨和牙弓的主要生长发育期,也是恒牙骀建立的关键时期。
第66题 乳牙的重要作用是
A.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B.辅助发音
C.利于美观
D.引导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E.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E
解析:
乳牙不仅是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咀嚼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辅助发音,有利于美观及心理健康,引导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因此重视和保护乳牙甚为重要,特别应认识到在乳牙萌出后就应加以保护。
第67题 乳牙萌出的常见顺序为
A.A-B-D-C-E
B.A-C-B-D-E
C.A-B-C-D-E
D.B-A-C-D-E
E.B-A-D-C-E
参考答案:A
解析:
牙齿萌出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通常左右对称萌出,同名牙下颌略早于上颌萌出。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如种族、性别等,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营养、疾病等。乳牙萌出的常见顺序为A-B-D-C-E。
第68题 患儿,7岁。上乳前牙松,两上中切牙间有牙部分萌出,头尖,呈圆锥形,色微黄有光泽。最可能的诊断为
A.乳牙滞留,恒牙萌出
B.多生牙萌出
C.畸形恒前牙萌出
D.正常恒前牙萌出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B
解析:
多生牙是人类正常牙列以外发生的牙齿,又称额外牙,多见于混合牙列和恒牙列,最多见于上颌中切牙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呈较小的圆锥形、圆柱形、三角棱形,故此题选B。
A.乳牙滞留
B.多生牙
C.畸形牙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解析:
乳牙滞留是指继承的恒牙已萌出,未能按时脱落的乳牙,或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中的乳牙。混合牙列时期,最常见的是下颌乳中切牙的滞留,后继之恒中切牙从舌侧萌出,乳牙滞留于唇侧呈“双排牙”现象。
A.多生牙
B.早萌牙
C.畸形牙
D.马牙子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D
解析:
上皮珠是新生儿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是类似于牙齿的白色球状物,米粒大小,可出现一个、数个或数十个。是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并非真正的牙齿,可自行脱落,临床又称之为马牙。故选D。
第71题 融合牙的特点是
A.只在乳牙列出现
B.只在恒牙列出现
C.两个牙冠根完全融合
D.乳牙融合牙不影响恒牙替换
E.在乳牙列、恒牙列都可见
参考答案:E
解析:
融合牙是由两个正常牙胚的牙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乳恒牙均可出现融合,乳牙列的融合比恒牙列多。根据融合时间的早晚,可以形成冠根完全融合,也可以形成冠部融合,而根部分离,或冠部分分离根部融合,故选E。
第72题
下列关于乳牙牙根吸收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乳牙牙根吸收是从根尖1/3的唇侧面开始的
B.乳磨牙从根分歧内侧面开始吸收
C.牙根吸收是在牙根形成后1~2年开始的
D.恒牙先天性缺失时乳牙不脱落
E.乳牙根吸收开始时不能做牙髓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A错误。乳磨牙的牙根吸收自跟分歧的内侧面开始,斜面状的吸收,B正确。乳牙牙根形成到牙根开始吸收之间的时期称为牙根的稳定期,乳前牙的牙根稳定期为2—3年,而乳磨牙的牙根稳定期为5年左右,故C错误。乳牙牙根的吸收并非取决于恒牙牙胚的机械压力,仅对其有促进作用,恒牙先天性缺失时乳牙牙根的吸收仍可发生,但吸收缓慢,脱落较晚,因此D错误。乳牙根吸收开始时若有牙髓炎症,有可能影响到根周或根尖周组织,需及时治疗,E错误。
第73题 乳牙牙冠发育钙化主要发生在
A.出生前
B.出生后半年
C.出生后1年
D.出生后1年半
E.出生后2年
参考答案:A
解析:
胎龄14周时,腭盖形成,侧腭突和前腭突闭合,将口腔和鼻腔分开,胎儿表现有吞咽动作。此时乳牙钙化开始,此时如果母亲钙磷、维生素缺乏,可使乳牙钙化受影响,从而出现乳牙釉质发育不良。故乳牙牙冠发育钙化主要发生在出生前。
A.多生牙
B.早萌牙
C.畸形牙
D.马牙子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B
解析:
婴儿出生时就有牙形态的牙萌出,称之为诞生牙,是乳牙早萌的一种。早萌的乳牙形态基本正常,但釉质、牙本质菲薄,且矿化不良,牙根尚未发育或发育很少。
第75题 乳牙完全萌出的平均年龄是
A.3岁
B.2岁
C.2.5岁
D.1.5岁
E.3.5岁
参考答案:C
解析: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如种族、性别等,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营养、疾病等。据统计乳牙萌出时间顺序,最后一颗乳牙即下颌第二乳磨牙平均萌出时间为26.2—28月龄。
第76题 混合牙列期指的是
A.6岁左右
B.6~8岁
C.6~12岁
D.8~10岁
E.13岁以后
参考答案:C
解析:
混合牙列期指6—12岁左右,指从乳牙开始脱落,恒牙依次萌出,一直到全部乳牙被替换完毕前。这一阶段,口腔既有乳牙又有恒牙,是儿童颌骨和牙弓的主要生长发育期,也是恒牙 牙合 建立的关键时期。
第77题 关于乳牙应用解剖,错误的是
A.完整的乳牙列对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B.缺乏咀嚼功能刺激,可能导致颌骨发育不良,成为牙颌畸形病因之一
C.乳牙位置正常,可以引导恒牙正常萌出
D.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为恒牙所代替
E.乳前牙牙根唇颊侧有恒前牙牙胚,治疗乳牙时应予注意
参考答案:E
解析:
上下切牙的替换方式不同,上颌恒切牙随着乳牙牙根的吸收,向唇侧移动萌出,下颌恒切牙在乳牙的舌侧萌出。故上乳前牙牙根唇颊侧有恒前牙牙胚,下乳前牙牙根舌侧有恒前牙牙胚。
A.第二乳磨牙牙冠较小,色乳白
B.第一恒磨牙牙冠较大,色较黄
C.第二乳磨牙颈部缩窄明显
D.第二乳磨牙近远径大,颊舌径小
E.乳磨牙根较长,牙根多聚拢
参考答案:E
解析:
下颌第二乳磨牙形似下颌第一恒磨牙,其宽度在乳牙中是最大的。牙尖数以五尖型最多,颊侧有三个牙尖,舌侧有两个牙尖。此牙体积大者易被误认为下颌第一恒磨牙,但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的大小相差不大,而后者的三个牙尖中,以远中尖最小。乳磨牙根较短,分叉度大,以保护其下方的恒牙胚。
第79题 下列关于乳牙外形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乳牙体积小,牙冠短宽,乳白色
B.乳牙颈部缩窄,唇、颊颈嵴突出
C.上颌乳中切牙扁根,根尖弯向腭侧
D.下颌第二乳磨牙三个颊尖相差不大
E.上颌乳尖牙近中牙尖嵴长于远中牙尖嵴
参考答案:C
解析:
上颌乳中切牙形态似上颌恒中切牙,但体积较小,牙冠由唇面观虽形似其继承恒牙,但牙冠宽度大于高度。为锥形单根,断面呈三角形,其边的大小是唇面最大,其次是近中舌面。牙根在根尖1/2~ 1/3处弯向唇侧,并略偏远中。
A.亚脱位
B.牙齿震荡
C.釉质裂纹
D.牙髓坏死
E.牙齿挫入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牙齿震荡的定义及临床表现。牙齿外伤后,主要影响牙周和牙髓组织,牙体组织完整或仅表现为牙釉质裂纹,没有硬组织缺损及牙齿脱位时称牙齿震荡。主要表现为牙齿酸痛,叩诊时有不同程度的叩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