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题 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
A.临床观察研究
B.个案研究
C.实验研究
D.心理测验研究
E.调查研究
参考答案:E
解析:
调查研究是借助于会见和问卷或各种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可以面对面,除了可收集到病人的自我报告资料外,还可以直接观察。
第2题 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B.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D.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E.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3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
A.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B.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C.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D.以上都是
E.心身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D
解析: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对于疾病和健康问题来说,无论是致病、治病、预防及康复,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能机械地将它们分割开。
第4题 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
A.健康心理学
B.行为医学
C.心身医学
D.神经心理学
E.临床心理学
参考答案:A
解析:
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探求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
A.观察法的观察是指对被观察者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以及记录
B.实验法的数据资料收集需要观察获得
C.实验法区别于观察法的最主要特征是控制条件
D.以上均正确
E.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按研究手段的不同可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和实验法。本题侧重考查观察法和实验法的联系和区别。观察法通常是狭义的观察法,一般是在完全自然或不加控制的条件下对行为样本的观测和记录,实验法包含在广义的观察法之中,是在控制条件下的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运用狭义观察法的技术。
第6题 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
A.社会学
B.心理学
C.生理学
D.生理心理学
E.医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A.是医学的分支学科
B.以维护和促进人类整体健康为目的
C.以人作为主要研究和服务对象
D.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E.是一门交叉学科
参考答案:A
解析: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它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以人作为主要研究和服务对象,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侧重研究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以及在它们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它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疾病的发生、诊断与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整体健康。
第8题 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只记录生物学指标
B.只在实验室中完成
C.只使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
D.只在有目的的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
E.只以人为实验对象
参考答案:D
解析:
实验法最常被用于实验室中,但也可用于临床研究中。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控制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第9题 人的行为不是由本能决定,也不简单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人的理性评价的结果,这种观点符合
A.行为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认知理论
D.心理生理学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参考答案:C
解析:
认知理论:情感-认知-行为。认知理论中谈到的认知有6个特征,并且提到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的。题干中所描述的内容,体现了这种观点的内容。
第10题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原则
B.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C.人类行为的科学发展
D.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
E.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学科
参考答案:D
解析:
医学心理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第11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的是
A.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中的作用
B.医院管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系统的解决方法
C.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
D.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的运用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参考答案:B
解析: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中的作用;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的运用。
第12题 饮酒后感到“苦恼消除”,以后每逢心情不快就饮酒这种行为属于
A.消退
B.反射
C.负强化
D.正强化
E.惩罚
参考答案:C
解析:
负强化可以被解释为解脱,一个行为的结果移走不愉快的事情,该行为以后就被增强了。
第13题 认为焦虑症症状产生是由于错误学习养成易焦虑的人格后,一旦遇到生活事件便产生焦虑的条件反射,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行为理论
E.心理生理理论
参考答案:D
解析:
行为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作用及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14题 《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
A.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B.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D.古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参考答案:A
解析:
我国中医学就是在其阶段发展起来的。有一些中医著作中提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正是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反映。
第16题 以上各类心理学中,研究促进心身疾病康复和预防的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探求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去帮助那些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们,例如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就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第18题 需要是指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环境的欲求。
E.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参考答案:E
解析: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于有机体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周围的环境。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第19题 某医学生希望毕业后成为外科医生,在临床实习中主动向老师请教,积极为患者服务,并能结合临床案例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他的行为表现在意志品质中属于
A.果断性
B.随意性
C.自制力
D.自觉性
E.坚韧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能主动的支配自己的行为,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具体表现在意志行动过程中确定目的的自觉性、行动过程中客服困难的自觉性、行动结果时自我评价的自觉性。意志自觉性的品质,贯穿于意志行动过程中的全过程。
第20题 患者知觉体验中表现为错觉的是
A.将输液管看成是一条蛇
B.感觉周围的事物变得不真实了
C.听见汽车喇叭声音里有骂他的声音
D.感觉自己的双手不属于自己了
E.坚韧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的错觉知觉。将输液管看成是一条蛇是错觉的表现。其余选项均为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