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卫生法规题库(368题)


第181题 《母婴保健法》规定,在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是


A.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

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D.苯丙酮尿症

E.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


第182题 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下述不属于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是


A.孕妇、产妇保健

B.母婴保健指导

C.胎儿性别鉴定

D.新生儿保健

E.胎儿保健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十四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
(一)母婴保健指导: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
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二)孕妇、产妇保健: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
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
(三)胎儿保健:为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护,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四)新生儿保健: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和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第183题 某县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医师胡某,违反《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出具有关虚假的医学证明文件而且情节严重,该县卫生局应依法给予胡某的处理是


A.警告

B.取消执业资格

C.罚款

D.降职降薪

E.通报批评


参考答案:B


解析:

母婴保护法第三十七条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或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


第184题 青年刘某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连续多日劳累,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在诊查中发现他同时患有淋病。该患者住院4天,扁桃腺炎痊愈出院,医生嘱其充分休息。按照《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刘某


A.应当暂缓结婚

B.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

C.可以结婚,治愈后可生育

D.不影响结婚生育

E.不能结婚


参考答案:A


解析:

参见《母婴保健法》第四条: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第185题 某怀孕期间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此时医生如果发现一些情况存在,就会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这些情况中不包括


A.胎儿有严重缺陷

B.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

C.李某患严重高血压,继续妊娠会危及其生命

D.李某患严重糖尿病,继续妊娠会严重危害其健康

E.李某有致畸物质接触史


参考答案:E


解析:

参见《母婴保健法》第十八条:经产前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一)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二)胎儿有严重缺陷的;(三)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E选项中所述曾经接触过致畸物质,但未具体说明接触时间、接触剂量以及后果,所以并非一定需要终止妊娠。


第186题 公卫医师何某在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许可证一年里,擅自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虽经卫生行政部门制止,仍不改正,并施行终止妊娠手术。依据《母婴保健法》规定,应对何某给予的行政处罚是


A.没收违法所得

B.没收非法财物

C.吊销执业许可证

D.行政拘留

E.处以罚款


参考答案:A


解析:

医疗、保健机构或者人员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证,擅自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手术和医学技术鉴定或者出具有关医学证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故本题选A。


第187题 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A.母婴保健

B.孕妇保健

C.胎儿保健

D.产妇保健

E.产前诊断


参考答案:E


解析:

《母婴保健法》第十七条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第188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中规定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内容的为


A.孕妇、产妇保健

B.孕妇职业卫生保健

C.胎儿保健

D.新生儿保健

E.母婴保健指导


参考答案:B


解析:

参见《母婴保健法》第十四条: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一)母婴保健指导;(二)孕妇、产妇保健;(三)胎儿保健;(四)新生儿保健。


第189题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190题 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191题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

B.停业、停工、停课

C.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D.宣布疫区

E.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参考答案:E


解析:

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第192题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第193题 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的处理方式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194题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六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195题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第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196题 医疗机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参见《传染病防治法》第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第七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第197题 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1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便培养出El-Tor型细菌。诊断后11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A.2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参考答案:A


解析:

报告时限从防保科接到疫情,报告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个过程在1小时内完成。当辖区内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于2小时内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1)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如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2)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卫生部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3)对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


第198题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应采取下列措施,除外


A.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B.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C.拒绝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D.采取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E.对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二)停工、停业、停课;
(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
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第199题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当甲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对疑似病人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留验

B.隔离

C.访视

D.就地诊验

E.医学观察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200题 医疗机构对其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E.1天


参考答案:A


解析: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