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题库(1909题)


第1501题

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母亲是要教会乞丐懂得用自己的力气和能力挣钱。


第1502题

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乞丐搬砖头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母亲的话的意思是:对乞丐来说,不劳动而接受别人的施舍,是降低人格尊严的行为;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得到的钱财和报酬,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的,是光荣的。 


第1503题

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名师详解】母亲是一位有同情心、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同时母亲还是一位自尊自立,很有骨气的人。


第1504题  人生在世,总有些东西是你无法得到的,总有些风景是你无法看到的,总有些梦想是你无法实现的,总有些遗憾贯穿在你的生命里,总有些人你是永远无法弄懂的,总有些心灵是你无法领略的。只要自己活得自我,活得自由,活得精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挑剔,时刻做善举采撷真诚,人生就不会有遗憾。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隔阂

B.人生中总有些东西无法得到

C.人生应该活得更精彩

D.人生应该多一些宽容,多做善举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主旨题。首句提出人生总是会有些东西无法实现。接着第二句指出,虽然如此,只要摆正心态,多些宽容、真诚,多做善举,就不会有遗憾。所以本文主要强调的就是人的心态。


第1505题

 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小乞丐。
小乞丐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了一束万寿菊献到母亲坟前。


第1506题

 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表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表明了硬币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体现了小乞 丐是经过长期乞讨攒来的钱,表明他的钱得来不易。


第1507题

 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 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 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表现了小乞丐心情沉重、难过,更有他对母亲的 敬重与怀念。


第1508题

 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是什么 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多尔先生被小 乞丐的真情感动得流泪了,同时也体现了多尔先生对小乞丐的同情。



第1510题

 文中,作者说德国是“多么奇特的民族!”它的奇特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第一题,通过德国人养花,指出德国人民耐人寻味的精神境界。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理念。


第1511题

 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解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内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第二题,注意审清题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结合材料谈的话,主要讲德国人把花栽在窗户外面的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联系实际谈的话,重点谈帮助与快乐相辅相成的关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第1512题

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


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参考答案:D


解析:

只有结论D项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到的结论,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第1513题

文章第①段说:“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状。”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随着大工业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含蓄典雅的传统式建筑,被简单、直露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无情地取代,而这种趋势是难以阻挡的。


第1514题

在第②段,作者说:“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 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一件剥光。”从全文看,被剥光的有哪些“服饰’’?请分条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式建筑; 

②“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的服饰观念和保守的服装; 

③人们追求的古典情结、永恒的情愫; 

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审美观、价值观。


第1515题

在第⑧段,作者说“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较”,可是在行文中,作者还是将服装与园林作了比较,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是因为:二者都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观。作者想通过比较来唤醒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接受外来事物的同时,要好好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具有优良传统的东西。(答出大意即可)


第1516题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城市”总的“感觉”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你对作者感觉的看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第1问:①城市在变化(洋化),城市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生存状态、思想观念的变化;②传统的优良的事物正在消逝。 

第2问:此为开放题,回答扣住文意,言之成理,表述清晰、完整即可。


第1517题

材料

冠礼是我国古代的成年礼、标志着男子由少年步入成年,因而冠礼在古代社会家礼文化和人生成长诸阶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冠礼的主体仪式为“三加"”,即由正宾依次给受冠者加缁布冠、皮弁、爵弁,每次加冠都要配以相应的服饰。另—方面,承故拓新,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中的积极内容,使之成为涵养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丰厚滋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冠礼礼义中浸润和倡导的修身之德、成人之责、立世之道和感恩之心,仍然是新时代青少年成人成才所需要的必备素质,对于促进家德家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大有神益。

——(摘编自陈延斌,王伟《传统冠礼及其时代价值》,有删改)

问题: (1)什么是冠礼?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4分)

 (2)冠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今天有何意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冠礼,是我国古代的成年礼,标志着男女由少年迈入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主持者一般为受冠者的父亲。加冠前通过占卜确定冠日,随后邀请宾客。当日,主人要准备好所用的冠服器物等。加冠前,受冠者由赞冠者为其梳头、挽髻、加笄,再把头发系好,以便加冠。冠礼的主体仪式为“三加",由正宾依次给受冠者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均需配以相应的服饰。加冠时,主宾要向受冠者宣读祝辞。加冠后,正宾为冠者取字。加冠后要拜见母亲和尊长,接受他们的教诲。

(2)传统冠礼饱含着深刻的伦理意蕴、道德追求与责任担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家文化与礼文化融合的结晶,有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吸纳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①助冠服使受冠者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加冠过程中,受冠者通过穿戴具有不同意义和功能的冠服,明确其作为成人开始享有治人、参政、祭祀等权利和义务,使其对自身社会角色获得更为明晰的认知。

②借助冠辞教导受冠者不断砥砺自己。初加时祝辞要求受冠者放弃幼年孩子气的行为,以成年人的道德准则来砥砺自己的德行。再加的祝辞告诫其成年人的气质是端庄威仪,内在善良温和,凡事以礼行之,希望受冠者能始终以此为准绳来要求自己。三加的祝辞嘱:告受冠者已经成人,要以成人的礼仪标准来约束自己。

③冠礼中借助冠服仪式,构建一种儒家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宋代以来世风浇薄,民间胡服盛行,车服多僭越而禁之不绝,道学家们对此无不感到痛心疾首。朱熹则批评“今衣服无章,上下混淆”《家礼》),以致华夷不辨,尤需加以整顿。

因此,当下我们应该借鉴传统冠礼仪式和教化方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角色认知,培育礼仪文明素养。另一方面,承故拓新,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中的积极内容,使之成为涵养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丰厚滋养。


第1518题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第一题,由文段可知,只是从天空飞过,过于概括,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从地上走过,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不够概括,这说明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


第1519题

 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第二题,引用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从典故中也能略知一二,只有风把雪吹起,才能显示出雪的清灵俊逸.这正是江南雪景。而北方雪下的很大的时候,踩上去煞煞作响,给人一种厚重之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