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章节习题(456题)


第261题 化工企业中用到的各种易燃、易爆化学物质如果泄漏,可能在电气设备周围形成爆炸性环境,下列关于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


A.防爆电气设备根据其所适应的爆炸危险物质,分为I类、II类、III类。II类主要用于煤矿瓦斯、煤粉环境。

B.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应设置在设备外部主体部分的明显地方,且应设置在设备安装之后能看到的位置。

C.电气线路应当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配电线路应采用铝芯导线或电缆,因铝导线熔点相对较低,一旦线路短路,能够及时熔断保证安全。

D.防爆电气的设备保护等级,旨在指出设备的固有点燃风险,电气设备分类的基础上又各自分为3级,如Ma、Mb、Mc级。


参考答案:B


解析:A选项:防爆电气设备分为I、II、III类,I类用于煤矿瓦斯气体和煤粉环境,II类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III类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C选项: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有剧烈震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电缆。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力电缆。2区范围内,电力线路应采用截面积4mm2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照明线路可采用截面积2.5mm2级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D选项:I类设备EPL分为Ma、Mb两级。II设备EPL分为Ga、Gb、Gc三级。III设备EPL分为Da、Db、Dc三级。


第262题 电石仓库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场所,在日常监管中要采取特别的措施,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库房应设置泄压装置,易于掀开的屋顶、门窗等,泄压窗为保证其泄压效率,可以选用双层玻璃等易碎介质。

B.电石库应备有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器材。

C.采用电石桶盛装的电石,因金属阻隔性较强,可直接放置于地面,但应使用铜质、木质等工具开启。

D.电石库房除供暖管道外严禁铺设其他蒸汽、给水管道。


参考答案:B


解析:A选项:泄压装置应靠近易爆炸部位,不得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作为泄压的窗不应采用双层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加膜、钢化等)。C选项:电石库应设置电石桶的装卸平台。平台应高出室外地面0.4~1.1m,宽度不宜小于2m。库房内电石桶应放置在比地坪高0.02m的垫板上。D选项:电石库房严禁铺设给水、排水、蒸汽和凝结水等管道。铺设供暖管道不对。


第263题 爆炸危险场所选用电气设备要注意防爆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II类电气设备,也可以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B.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浇封型等均为常见的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形式,其中安全性能最高的是增安型,在正常时不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

C.IIIB类导电性粉尘,可以选用的设备类别IIIA或IIIB类。

D.一级释放源为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对应的场所分区为1区或21区。


参考答案:D


解析:A选项: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II类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B选项:安全性能最高的是本质安全型,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增安型是在正常时不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设备上采取加强措施以提高安全水平。C选项: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可分为三级:IIIA级为可燃性飞絮,IIIB级为非导电性粉尘,IIIC级粉尘为导电性粉尘。对应设备的安全性等级为IIIA<IIIB<IIIC。


第264题 火灾爆炸的预防包括防火和防爆两方面。下列措施中,不符合防爆基本原则的是( )


A.负压操作

B.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形成

C.检测报警

D.严格控制火源


参考答案:A


解析:防爆的基本原则有: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形成2.严格控制着火源3.燃爆开始就及时泄出压力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6.检测报警。正压防爆、负压防火


第265题 工业建筑仓库按其储存物料的火灾危险性可以分为5类,下列分类标准中正确的是( )。


A.闪点小于45℃的易燃液体属于甲类

B.闪点≥60℃的可燃液体为丁类

C.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2%的气体为甲类

D.CO气瓶库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参考答案:D


解析:闪点<28℃的易燃液体为甲类;28℃≤闪点<60℃的液体为乙类;闪点≥60℃的液体为丙类。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为甲类,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为乙类,常见的有氨气、一氧化碳


第266题 电石库属于典型的甲类储存场所,下列措施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铺设供暖管道

B.电石桶设泄气孔

C.门窗向内开启

D.电石库房采用安全玻璃


参考答案:D


解析:电石库房严禁铺设给水、排水、蒸汽和凝结水等管道。电石库的门窗均应向外开启,库房应有直通室外或通过带防火门的走道通向室外的出人口。电石桶应密封,不应留有相应孔洞,以防电石受潮。


第267题 下列关于氧气管道铺设要求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管道与燃油管道共架铺设时,间距应在0.5m以上

B.氧气管道可以与乙炔管道共沟铺设

C.氧气管道与燃油管道共架铺设时,燃油管道应在上

D.氧气管道可以与燃油管道共沟铺设


参考答案:A


解析:乙炔管道可与供同一使用目的的氧气管道共同铺设在非燃烧体盖板的不通行地沟内,地沟内必须全部填满砂子,并严禁与其他沟道相通。氧气管道严禁与燃油管道共沟铺设。架空铺设的氧气管道不宜与燃油管道共架铺设,如确需共架铺设时,氧气管道宜布置在燃油管道的上面,且净距不宜小于0.5m。


第268题 下列关于电石库防火防爆技术中正确的是( )。


A.电石制乙炔连接管道等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含铜量不得高于65%

B.电石库配备泡沫灭火器及自动给水系统

C.制得的乙炔管路室外埋地铺设,每200~300m设置一5Ω接地极

D.使用润滑油等实现乙炔管道的安装,在压缩空气吹洗干净后投入使用


参考答案:C


解析:乙炔易与铜、银、汞等重金属反应生成爆炸性的乙炔盐,乙炔容器、管道中含铜量不得超过65%。电石库房严禁铺设给水、排水、蒸汽和凝结水等管道。乙炔管路使用前,应用氮气吹洗全部管道,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269题 下列关于氧气管道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尽量减少拐弯,采用内壁光滑的弯头,尽量采用折皱弯头

B.室内铺设的管道每40m设置一接地极

C.室外5米以上架空管道每60m静电接地

D.氧气管道可只做气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


参考答案:B


解析:乙炔和氧气管道在室内外架空或埋地铺设时,都必须可靠接地。室外管道埋地铺设时,管线上每隔200~300m设置一接地极;架空铺设时,每隔100~200m设置一接地极;室内管道不论架空或地沟铺设(不宜采用埋地铺设),每隔30~50m设置一接地极。对离地面5m以上架空铺设的氧气和乙块管道,为防止雷击放电产生的静电或电磁感应对管道的作用,要求缩短管道两接地极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0m。氧气管道应尽量减少拐弯。拐弯时宜采用弯曲半径较大或内壁光滑的弯头,不应采用折皱或焊接弯头。氧气和乙炔管道除与一般受压管道同样要求作强度试验外,还应作气密性试验和泄漏量试验。


第270题 下列关于喷漆作业的安全技术正确的是( )。


A.喷漆时空气压力应控制在0.2~0.4MPa,喷枪与工件的距离宜保持在300~500mm

B.车间里所用油漆和溶剂贮存量不宜超过半日用量

C.喷漆厂房与明火操作场所距离应大于40m

D.喷漆作业危害性比较大,应布置在厂房建筑的顶层


参考答案:A


解析:车间里的油漆和溶剂贮存量以不超过一日量为宜。喷漆厂房与明火操作场所距离应大于30m。喷漆作业用水量较多,应布置在厂房的底层。


第271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环境及分级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IIA为导电性粉尘

B.IIIB为可燃性飞絮

C.爆炸性气体主要依靠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行分级

D.0区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参考答案:C


解析:0区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IIIA级为可燃性飞絮,IIIB级为非导电性粉尘,IIIC级为导电性粉尘。


第272题 防爆电气设备可分为I类、II类和III类,下列关于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类设备用于煤矿气体环境,分为IA、IB、IC三类

B.I类设备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IIC类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低于IIB类

C.III类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可以分为Ga、Gb、Gc三级

D.I类设备可分为Ma、Mb两级,具有“很高”和“高”的保护等级


参考答案:D


解析:I类设备没有IA、IB、IC的类别划分。IIA、IIB、IIC类设备分别应对IIA、IIB、IIC类气体,IIC类安全性最高。III类设备的设备保护等级分为Da、Db、Dc三级。


第273题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应当敷设防爆线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气线路应当敷设在释放源附件,以减少线路距离

B.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采用普通钢管配线

C.1区电力线路采用2mm2的铜芯电缆

D.2区电力线路采用2mm2的铜芯电缆


参考答案:D


解析:电气线路应当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采用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1区和21区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芯导线。2区和22区电力线路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mm2的铜芯导线或截面不小于16mm2的铝芯导线。2区和22区照明线路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mm2的铜芯导线。


第274题 静电导致火灾爆炸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下列不属于必需的是( )。


A.周围环境中有易燃易爆混合物

B.两物体静电序列相近,摩擦起电均产生负电荷

C.有足够的电压产生火花放电

D.正负极板有合适的间隙产生电火花


参考答案:B


解析:静电导致火灾爆炸的条件有5个方面:1)产生静电电荷;2)有足够的电压产生火花放电;3)有能引起火花放电的合适间隙;4)产生的电火花要有足够的能量;5)在放电间隙及周围环境中有易燃易爆混合物。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消除其中之一,就可达到防止静电引起燃烧爆炸危害的目的。


第275题 静电在化工行业危害巨大,能够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静电危害。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


A.油品输送完毕,进行完检尺、采样工作后应立即静置

B.油品输送时须消除静电产生的附加源,避免喷溅

C.静电接地是消除静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无需其他工艺配合即可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D.存在摩擦的地方,应选用静电序列表中位置较远的两种物质,以减少静电产生


参考答案:B


解析:经输油管注入於罐的液体带人一定的静电荷,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液体内的电荷将向器壁、液面集中并泄入大地,此过程需一定时间,因此石油产品送人贮罐后,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检尺、采样等工作。一种材料与不同种类的其他材料接触而后分离时,其上静电电荷的数量和极性是随其他材料不同而不同的。因此,在存在摩擦且容易产生静电的场合,利用静电序列表优选原料配方和使用材质,使相互摩擦或接触的两种物质在序列表中位置相近,减少静电产生。静电接地是消除静电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如无其他工艺条件配合,它只能消除导体上的静电而不能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第276题 建筑物按照防雷要求分为三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故宫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B.天津市档案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C.单独布设的喷漆车间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D.大兴机场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参考答案:A


解析: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注:飞机场不含停放飞机的露天场所和跑道。(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5)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第277题 下列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中,属于消除点火源的措施的是( )


A.房屋建造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代替木材

B.加强现场通风

C.泵房门外设静电消除器

D.甲醇合成厂房设泄压面


参考答案:C


解析:消除点火源的措施主要有消除明火;控制摩擦和撞击;电气设备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避免化学能和太阳能的影响


第278题 某化工厂木材加工中,除尘净化系统主要对加工车间内的木粉尘进行处理,其中一台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其后引起油浸式变压器带电燃烧,造成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


A.E类火灾

B.C类火灾

C.A类火灾

D.B类火灾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火灾可以分为6类:(1)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2)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3)C类火灾,气体火灾。(4)D类火灾,金属火灾。(5)E类火灾,带电火灾,即由物体带电燃烧造成的火灾。(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引起的火灾。本题中除尘器内发生燃爆事故,主要是由于木粉尘引起的火灾,属于A类火灾。


第279题 下列关于可燃固体燃烧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行燃烧

B.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熔化,而后燃烧

C.复合物质必须受热分解成单体物质后才能发生燃烧

D.点燃固体可燃物质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融化分解


参考答案:A


解析:

固体燃烧一般有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 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对于复合物质,受热时可能首 先分解成其组成部分,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而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蒸气着 火燃烧。


第280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企业应当对其生产、储存装置每(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E.四年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