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章节习题(456题)


第241题 化工企业产生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厂房的( ),并做通风、排毒或防腐处理。


A.上风向

B.下风向

C.死角处

D.几何中心


参考答案:B


解析:产生有毒气体的设备应布置在下风向,存储有毒物料的设备不能放在厂房的死角处;有毒、有粉尘和有气体腐蚀的设备要集中布置并做通风、排毒或防腐处理,通风措施应根据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极限及厂房的温度而定。


第242题 化工生产中常常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蒸馏。对于沸点较高、在高温下蒸馏时能引起分解、爆炸和聚合的物质,较为合适的蒸馏方法是( )蒸馏。


A.常压

B.高压

C.减压

D.高温高压


参考答案:C


解析:对于沸点较高、在高温下蒸馏时能引起分解、爆炸和聚合的物质,常用的蒸馏方法是减压蒸馏。


第243题 化工管路中的静电如不及时消除,很容易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火灾或者爆炸。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起到防静电作用的是()


A.管道架空敷设

B.设置补偿器

C.管线接地

D.管道敷设有一定坡度


参考答案:C


解析: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每组专设的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0 。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并定期检测;工艺管网、设备、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应按标准安装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


第244题 石油、化工装置停车检修时,为保证检修动火和进设备内作业安全,在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应进行置换。如须检修动火,置换用惰性气体中氧的体积百分比浓度最高不得超过( )。


A.1 %

B.2 %

C.3 %

D.5 %


参考答案:B


解析:置换要求用水作为置换介质时,一定要保证设备内注满水,且在设备顶部最高处溢流口有水溢出,并持续一段时间,严禁注水未满。用惰性气体作置换介质时,必须保证惰性气体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但是,置换是否彻底,置换作业是否已符合安全要求,不能只根据置换时间的长短或置换介质的用量,而应根据取样分析是否合格为准。置换作业排出的气体应引入安全场所。如须检修动火,置换用惰性气体中氧含量一般小于1% ~ 2% (体积百分浓度)。


第245题 某容器中的混合气体含有甲烷、乙烷。甲院的爆炸下限为5.0%,上限为15.0%;乙烷的爆炸下限为2.9%,上限为13.0% 。动火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最高不得超过( )。


A.2%

B.1%

C.0.5%

D.0.2 %


参考答案:D


解析:动火分析标准要求: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体积比,下同);若使用其他化学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 时,其浓度应小于1%;当爆炸下限小于10%、大于或等于4%时,其浓度应小于0.5% ;当爆炸下限小于4%、大于或等于1% 时,其浓度应小于0.2%。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


第246题 化工生产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产物或最终产品等经常会涉及到易燃爆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工作不容忽视,下列关于防火防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一些高温下容易分解、聚合、结晶的硝基化合物,可以采用增大压力,提高材料沸点的办法进行干燥和蒸馏操作,避免原料大量挥发带来危险。

B.对于有放热反应的生产过程,投料速度不能超过设备的传热能力,否则会有分解、冲料的危险。

C.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保持不小90m的防火间距。

D.设备、管道所采用的密闭垫圈,必须与工艺相符合,对于高温、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的工艺,可以选用石棉橡胶垫圈。


参考答案:B


解析:A选项:真空(负压)干燥和蒸馏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结晶的硝基化合物、苯乙烯等物料,可减少火灾危险性。C选项: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应布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应保持不小于120m的防火间距,与厂区内装置、储罐、设施保持不小于90m的防火间距。D选项:设备、管线密闭时所采用的密封垫圈,必须符合工艺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要求,一般工艺可用石棉橡胶垫圈;有高温、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的工艺,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垫圈。


第247题 化工防火防爆可以从可燃物、助燃剂、点火源、工艺参数等几个方面入手,下列关于控制点火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该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风,最大频率风向为东北风,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布置在生产区的西侧,厂区边缘。

B.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保持130m的防火间距,与厂区内装置、储罐、设施保持100m的防火间距。

C.储存液化气体的固定储罐表面,无绝热、冷却措施时,涂以银灰色或白色,以增加反光。

D.对摩擦或撞击能产生火花的两部分,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制造。


参考答案:C


解析:A选项:全厂性高架火炬应布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即西风的上风侧,生产区西侧。B选项: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应保持不小于120m的防火间距,与厂区内装置、储罐、设施保持不小于90m的防火间距。130m>120m,100m>90m均符合要求。C选项:储存液化气体和低沸点易燃液体的固定储罐表面,无绝热措施时应涂以银灰色,并设冷却喷淋设备,以便夏季防暑降温。需有冷却措施。D选项:对摩擦或撞击能产生火花的两部分,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制造,如搅拌机和通风机的轴瓦或机翼采用有色金属制作;扳手等钢铁工具改成铍青铜或防爆合金材料制作等。


第248题 下列关于压力表的选用符合要求的是( )


A.现场采用的1.0MPa压力容器,选用精度等级为4.0级的压力表。

B.现场的4.5MPa的液氨储罐,选用精度等级为1.0级的压力表。

C.开工试压过程中为防止超压,选用一块精度等级较高的刚刚校定完成的压力表测压。

D.槽车用压力表,量程为最高工作压力的2倍,每年校验一次。


参考答案:B


解析:A选项:低压设备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5级,中压不得低于1.6级,高压、超高压则不低于1级。1.0MPa为低压容器,精度等级应不低于2.5级。4.0级比2.5级低,A选项不符合要求。B选项:4.5MPa为中压容器,1.0级精度等级高于1.6级,符合要求。C选项:开工试压过程中为防止超压,试验压力的检测不能少于两块压力表。D选项:贮罐用压力计每年校验1次,槽车及其他设备用压力计每半年校验1次,合格的应加铅封。


第249题 防火防爆一直是化工生产中的防护重点,下列防护措施中符合防火防爆原理的是()。


A.当容器中有可燃气体时,可增加气体浓度至爆炸上限以上,以减少爆炸危险

B.散发可燃气体的车间应密闭,以避免爆炸性气体扩散

C.可燃气体泄漏场所,应设立禁火警戒区,2h后才可撤销

D.盛装可燃液体的容器焊接时,应密闭设备以免引燃其内的介质


参考答案:A


解析:1)当容器或设备中装有可燃气体或蒸气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可增加可燃气体浓度或用可燃气体置换容器或设备中的原油空气,使其中的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上限。2)散发可燃气体或蒸气的车间或仓房,应加强通风换气,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通风排气口应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设在房间的上部或下部。3)对有泄漏可燃气体或蒸气危险的场所,应在泄漏点周围设立禁火警戒区,同时用机械排风或喷雾水枪驱散可燃气体或蒸气。若撤销禁火警戒区,则必须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检测该场所可燃气体浓度是否处于爆炸浓度极限之外。4)盛装可燃液体的容器需要焊接动火检修时,一般需排空液体、清洗容器,并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检测容器中可燃蒸气浓度是否达到爆炸下限,在确认无爆炸危险时方能动火进行检修。


第250题 下列关于液态可燃物的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改变工艺,使用不燃液体代替闪点较低的液体

B.利用不燃液体稀释可燃液体,降低混合液的闪点、自燃点

C.正常情况下有聚合放热自燃危险的液体,加入阻聚剂

D.利用不燃化学混合剂代替汽油作金属零部件脱脂剂


参考答案:B


解析:利用不燃液体稀释可燃液体,会使混合液体的闪点、自燃点提高,从而减小火灾危险性。


第251题 下列关于负压处理物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过滤爆炸危险物料,可降低其自燃点

B.易分解的硝基化合物可以依靠加压蒸馏技术分离

C.减压蒸馏可以降低降低物质沸点,避免物料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

D.负压输送主要用于液体,不适宜输送粉状可燃固体


参考答案:C


解析:1)真空干燥和蒸馏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结晶的硝基化合物、苯乙烯等物料,可减少火灾危险性。2)减压蒸馏原油,分离汽油、煤油、柴油等,可防止高温引起油料自燃。3)真空过滤有爆炸危险的物料,可免除爆炸危险。4)负压输送干燥、松散、流动性能好的粉状可燃物料,有利于安全生产。负压操作除了要求设备密闭并设置可靠的控压仪表和安装止逆阀外,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压力即真空度。只有在安全压力下,所处理的易燃物料才能免除燃爆危险


第252题 控制助燃剂的措施不包括( )。


A.密闭设备系统

B.惰性气体保护

C.通风置换

D.排除静电


参考答案:D


解析:控制助燃剂的措施:1.密闭设备系统;2.惰性气体保护;3.隔绝空气储存;4.通风置换;5.严格工艺纪律。


第253题 密闭设备系统可以隔绝设备内外物质,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输送危险性大的气体、液体,最好选用螺旋缝焊接钢管

B.盛装腐蚀性物料的容器应在底部开设阀门,以便于盛装

C.法兰垫圈一般可选用石棉橡胶垫圈

D.加压设备投入生产前,应做稳定性试验


参考答案:C


解析:对加压和减压设备,在投入生产前和定期检修时,应做气密性检验和耐压强度试验。输送燃爆危险性大的气体、液体管道,最好用无缝钢管。盛装腐蚀性物料的容器尽可能不设开关和阀门,可将物料从顶部抽吸排出。所采用的密封垫圈,必须符合工艺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要求,一般工艺可用石棉橡胶垫圈;有高温、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的工艺,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垫圈。


第254题 下列点火源中属于明火的是( )。


A.火星

B.撞击火花

C.电动机高温热表面

D.镜片聚光效应


参考答案:A


解析:明火,是指敞开的火焰、火花、火星等。如吸烟用火、加热用火、检修用火、高架火炬及烟囱、机械排放火星等。


第255题 下列控制点火源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全厂性高架火炬应布置在生产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B.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不小于100m

C.距火炬筒30m范围内,禁止可燃气体放空

D.可能下“火雨”火炬与厂内储罐间距应不小于120m


参考答案:C


解析: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应布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应保持不小于120m的防火间距,与厂区内装置、储罐、设施保持不小于90m的防火间距。装置内的火炬,其高度应使火焰的辐射热不致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顶部应有可靠的点火设施和防止下“火雨”的措施;严禁排入火炬的可燃气体携带可燃液体;距火炬筒30m范围内,禁止可燃气体放空。


第256题 在防止化工火灾、爆炸事故时,须注意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椭圆形玻璃瓶盛装易燃液体

B.普通玻璃瓶盛装乙醚

C.受热分解气体露天存放

D.低沸点易燃液体设冷却喷淋


参考答案:D


解析:不准用椭圆形玻璃瓶盛装易燃液体。乙醚必须用金属桶或暗色玻璃瓶盛装。受热易蒸发分解气体的易燃易爆物质不得露天存放,应存放在有遮挡阳光的专门库房内。储存液化气体和低沸点易燃液体的固定储罐表面,无绝热措施时应涂以银灰色,并设冷却喷淋设备,以便夏季防暑降温。


第257题 压力计能够灵敏、准确、可靠的测量压力,对于其选用不同压力的容器有不同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压设备选用的压力计精度等级不得低于4级

B.中压容器压力计精度等级不得低于1级

C.选用的压力计量程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

D.表盘直径以不大于100mm为宜


参考答案:C


解析:低压精度等级不得低于2.5级,中压1.5级,高压、超高压1级。量程最好为最高工作压力的2倍,不得小于1.5级,不得大于3级。表盘直径以大于100mm为宜。


第258题 压力计安装时应保证其安全、持续运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压力表应安装在照明充足、没有振动的场所

B.压力计与设备间应安装针型阀等,以便于现场校验

C.高温蒸汽压力计的接管应为直管,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性

D.腐蚀性介质接管上可充填隔离液进行防腐


参考答案:C


解析:工作介质为高温蒸气时,其压力计的接管上应装上起冷凝作用的弯管,以防止元件因高温作用而损坏或变形。


第259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点火源措施的是( )。


A.防止撞击火花和控制摩擦

B.密闭设备系统

C.利用闪点、自燃点特性控制液态可燃物

D.控制投料配比


参考答案:A


解析:控制点火源的措施包括:消除和控制明火、防止撞击火花和控制摩擦、防止和控制高温物体作用、防止电气火花、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


第260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助燃剂措施的是( )。


A.防止日光照射

B.惰性气体保护

C.利用负压操作干燥、蒸馏

D.移走反应热量


参考答案:B


解析:控制助燃剂的措施:1.密闭设备系统;2.惰性气体保护;3.隔绝空气储存;4.通风置换;5.严格工艺纪律。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