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安全阀可以与爆破片安全装置组合使用,用于特定场合或者提高安全系数,下列关于组合使用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介质产生沉淀物的场所应在安全阀外串联爆破片
B.移动式压力容器装运极度危害介质应在爆破片外加装安全阀
C.爆破片安全装置与安全阀组合装置的泄放量应不大于被保护承压设备的安全泄放量
D.安全阀与爆破片并联使用时,爆破片爆破压力应小于安全阀起跳压力
参考答案:B
解析:容器内介质产生的沉淀物或黏着胶状物有可能导致安全阀失效的,应单独选用爆破片作为超压泄放装置。爆破片安全装置与安全阀组合装置的泄放量应不小于被保护承压设备的安全泄放量。安全阀及爆破片安全装置各自的泄放量均应不小于被保护承压设备的安全泄放量。
第202题 化工企业中,下列作业不属于动火作业的是( )。
A.喷灯
B.炒砂子
C.紧固螺栓
D.雷管爆破
参考答案:C
解析:化工企业主要的动火作业类型有:1、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 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 火花的其他作业。4、生产装置和罐区连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和电动工具。5、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第203题 下列关于作业证有效期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特级动火作业证8h
B.一级动火作业证16h
C.二级动火作业证36h
D.有限空间作业证48h
参考答案:A
解析:特级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有效期8h,二级动火作业有效期72h。受限空间有效期不超过24h。
第204题 动火作业时,现场动火分析合格的是( )
A.甲烷爆炸下限5%,现场浓度≤0.2%LEL
B.甲烷爆炸下限5%,现场浓度>0.5%
C.乙炔爆炸下限2.2%,现场浓度≤0.5%LEL
D.乙炔爆炸下限2.2%,现场浓度≤0.2%
参考答案:D
解析: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为:a)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b)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
第205题 安全电压确定值的选用要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的安全电压是()V。
A.12
B.50
C.36
D.42
参考答案:C
解析: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地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第206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GB30871),下列作业中,属于特殊作业的是()。
A.爆破作业
B.受限空间作业
C.设备检修作业
D.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
参考答案:B
解析:《危险化学品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GB30871)规定的危险作业包括: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
第207题 某公司在清理某化工厂污水管道时,清理人员需要照明灯具,依据《危险化学品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GB 30871-2022),下列关于照明灯具电压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狭小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
B.潮湿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
C.受限空间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24V
D.水下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24V
参考答案:A
解析: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专全规范》(GB 30871-2022)规定,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特殊场所(如水下等)应采用6V安全电压。
A.Ⅲ级
B.Ⅰ级
C.Ⅱ级
D.Ⅳ级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GB 30871),题目中粉刷作业不存在其他坠落危险因素,作业高度在15m<h≤30m,故作业等级为Ⅲ级。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环境,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时,按特殊高处作业分类。
第209题 化工企业停车检修的设备必须与运行系统或无关联的系统进行隔离,使用开关阀门的方式进行隔离是不安全的,最可靠的办法是将于检修设备用盲板进行隔离,下列关于盲板抽堵作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置大检修时,生产单位应预先绘制盲板位置图,日常抢修作业中,加装盲板数量较少,无需绘制
B.在物料来源侧管道进行可靠隔离的基础上,可以在下段管道上同时进行2处盲板抽堵作业
C.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距作业地点30m内不得有动火作业
D.在有毒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系统压力应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加盲板的位置,应在有物料来源的阀门的一侧
参考答案:C
解析:A选项:生产车间(分厂)应预先绘制盲板位置图,对盲板进行统一编号,并设专人统一指挥作业。B选项:不得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2处及2处以上的盲板抽堵作业,拆卸法兰时应隔1个螺栓逐步松开,以防管道内余压或残料喷出伤人。D选项:在有毒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系统压力应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加盲板的位置,应在有物料来源的阀门的另一侧
A.作业区附近应设置路栏、道路作业警示灯、导向标
B.夜间指示灯应能反映作业区轮廓
C.夜间警示灯应采用安全电压
D.雨雪天气应设置离地面高度为0.8-1.0m的警示灯
E.雾天作业警示灯应发出至150m以外清晰可见连续的闪烁的黄光
参考答案:ABC
解析:D选项错误,设置高度应离地面1.5m,不低于1.0m;E选项错误,应能发出至少自150m以外清晰可见的连续、闪烁或旋转的红光。
第212题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导线电流过载而发生金属气化进而引起的爆炸属于( )。
A.气相爆炸
B.液相爆炸
C.固相爆炸
D.冲击爆炸
参考答案:C
解析: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固相爆炸。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第213题 下列对可燃固体燃烧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行燃烧
B.硫、磷等单体物质,受热时溶化,并同时燃烧
C.复合物质必须受热分解成单体物质后才能发生燃烧
D.点燃固体可燃物质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熔化分解
参考答案:A
解析:固体燃烧一般有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而后蒸发为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对于复合物质,受热时可能首先分解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而后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A.在扩散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
B.在感应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
C.化学反应阶段稳定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稳定基,完成燃烧反应
D.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不需要经历第一阶段的扩散过程,则为爆炸
参考答案:D
解析:A选项扩散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B选项感应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C 选项化学反应阶段: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
第215题 闪燃和阴燃是燃烧的不同形式。下列有关闪燃和阴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闪燃是看得到的燃烧,阴燃是看不到的燃烧.
B.闪燃是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阴燃是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C.闪燃温度高,阴燃温度低
D.阴燃得到足够氧气会转变成闪燃
参考答案:B
解析:闪燃是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阴燃指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第216题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的气体是( )。
A.臭氧
B.硫化氢
C.乙烷
D.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A
解析:某些气体如乙炔、乙烯、环氧乙烷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其实质是一种分解爆炸。除上述气体外, 分解爆炸性气体还有臭氧、联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氢、四氟乙烯等。
第217题 简单固体物质燃烧过程中其吸收的热力首先用于( )过程。
A.分解
B.气化
C.熔化
D.氧化分解
参考答案:C
解析:可燃固体燃烧中,如果是简单物质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
第218题 从理论上而言,防止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弯三点: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消除点火源;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散。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防止燃烧、爆炸系统形成的是( )。
A.通风置换
B.阻火装置
C.安全监测及联锁
D.惰性气体保护
参考答案:B
解析:从理论上而言,防止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点: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消除点火源;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散。其中,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包括替代、密闭、惰性气体保护、通风置换、安全监测及联锁。
第219题 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包括:防止燃烧、爆炸物质形成,消除点火源和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下列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中,属于消除点火源的措施是( )。
A.对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进行清洗置换
B.加强现场气体监测
C.生产场所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D.采用防爆泄压装置
参考答案:C
解析:能引发事故的点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 光线照射等。消除点火源具体的做法有:①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②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③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第220题 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是( )。
A.消除着火源
B.及时控制火情
C.阻止火焰的蔓延
D.严格控制火源
参考答案:A
解析: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控制着火源对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