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1017题)


第121题 目前大量采用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其特点主要有()。


A.结构较密实

B.水稳性较好

C.孔隙率较大

D.适于机械化施工

E.透水性较小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点: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


第122题 关于石灰稳定土类基层,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

B.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但与养护温度无关

C.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D.其水稳性不如水泥稳定土,但抗冻性比水泥稳定土好

E.石灰稳定土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


参考答案:ACE


解析:

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

石灰稳定土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且都会导致裂缝。

石灰土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第123题 水泥稳定土与石灰稳定土相比具有许多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板体性较差

B.抗冻性好

C.初期强度高

D.水稳性好

E.温缩特性不明显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导致裂缝。


第124题 二灰稳定土基层具有()等优点。


A.早期强度高

B.良好的水稳定性

C.一定的抗冻性

D.良好的板体性

E.收缩特性不明显


参考答案:BCD


解析:

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

A错误,二灰稳定土早期强度较低,但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4℃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二灰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强度越低,3个月龄期的强度增长幅度也越大。

E错误,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



第125题 以下关于二灰混合料的养护方法正确的是()。


A.蒸气养护

B.沥青乳液+嵌丁料养护

C.洒水保湿养护

D.干草帘覆盖养护

E.施做沥青下封层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


第126题 以下关于石灰稳定土基层运输与摊铺施工技术要点正确的有()。


A.避免雨期施工

B.冬期施工时需要掺加防冻剂保证工程质量

C.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D.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措施

E.拌成的稳定土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参考答案:CD


解析:

A错误,石灰土的雨期施工: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B选项错误,石灰稳定土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冬期施工。E选项错误,水泥土有3h的初凝要求。石灰土: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摊铺好的石灰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


第127题 在道路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等功能。


A.防护

B.过滤

C.降水

D.加筋

E.隔离


参考答案:ABDE


解析:土工合成材料可设置于岩土或其他工程结构内部、表面或各结构层之间,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第128题 以下选项中,()可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施工。


A.路堤加筋

B.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C.路面裂缝防治

D.土围堰施工

E.过滤与排水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应用:路堤加筋、台背路基填土加筋、路面裂缝防治、路基防护、过滤与排水。


第129题 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质量检验基本要求,正确的有()。


A.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规定

B.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

C.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可不锚固

D.接缝连接强度应符合要求

E.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参考答案:ABDE


解析: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张拉、固定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无皱折、紧贴下承层,锚固端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C选项“可不锚固”是错误的。


第130题 石灰稳定土集中拌合时,影响拌合用水量的因素有( )。


A.摊铺压实设备变化

B.施工温度的变化

C.原材料含水量变化

D.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

E.运输距离变化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施工温度的变化、运输距离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第131题 关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运送混合料应覆盖

B.施工期的温度不得低于0℃

C.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D.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E.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路面层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B选项错误,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



第132题 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喷洒(  ),符合要求后方可铺筑面层。


A.粘层油

B.透层油

C.下封层

D.嵌丁料


参考答案:B


解析:

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前应在非沥青材料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作透层油。


第133题 以下对沥青混合料面层中透层、粘层、封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粘层油是用于沥青混合料面层与级配碎石类基层之间的结合料

B.粘层用量根据现场条件和作业经验确定

C.封层可铺筑在面层表面,也可铺筑在面层下面

D.透层油当天洒布后即可摊铺面层


参考答案:C


解析:

A错误,沥青面层之间撒布粘层油,沥青面层与粒料基层之间撒布透层油。

B错误,透层、粘层用量与渗透深度宜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通过试洒确定。

D错误,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或乳化沥青水分蒸发后,应及时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

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第134题 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应喷洒(  )。


A.粘层油

B.透层油

C.液体沥青

D.乳化沥青


参考答案:A


解析:

粘层油的施工层位:①既有结构和路缘石、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的连接面;②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③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

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作粘层油。

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第135题 下列城镇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中,不属于结构层的是(  )。


A.上面层

B.中面层

C.下面层

D.粘结层


参考答案:D


解析:

透层、粘层、封层属于功能层。面层、基层、垫层、路基属于结构层。


第136题 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通常采用2 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 并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0~60mm 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


A.10~20m

B.8~16m

C.15~30m

D.10~15m


参考答案:A


解析:

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


第137题 摊铺机应提前(  )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  )℃。铺筑时熨平板振捣或夯实装置应选择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初始压实度。


A.1~1.5h;100

B.0.5~1h;100

C.45min~1h;95

D.1-1.5h;95


参考答案:B


解析:

摊铺机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铺筑时熨平板振捣或夯实装置应选择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初始压实度。


第138题 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上面层宜采用(  )控制方式。


A.平衡梁

B.路缘石

C.钢丝绳

D.经验


参考答案:A


解析:

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路缘石、平石控制高程与摊铺厚度,上面层宜采用导梁或平衡梁控制方式。


第139题 以下关于沥青混合料碾压说法正确的是(  )。


A.终压应采用振动压路机,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B.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进行

C.复压应紧跟初压连续进行,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

D.复压应紧跟初压连续进行,对较大粒径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


参考答案:B


解析:

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

复压:复压应紧跟在初压连续进行。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实性。

对粗集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大于30mm)。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宜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第140题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松铺系数的确定与(  )无关。


A.混合料类型

B.施工机械

C.施工工艺

D.下卧层表面温度


参考答案:D


解析: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通过试铺试压确定。施工中随时检查铺筑层厚度、路拱及横坡,并以铺筑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面积之比校验平均厚度。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