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1题 (难)下列属于造成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裂纹和龟裂的原因的是( )。
A.砂石原料质量不合格
B.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与梁板结构未能很好地连结成为整体,有“空鼓”现象
C.桥面铺装层内钢筋网下沉,上保护层过大,钢筋网未能起到防裂作用
D.铺装层厚度不够
E.未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养护及交通管制,桥面铺筑完成后养护不及时,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开放交通,造成了铺装的早期破坏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原因分析:砂石原料质量不合格;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与梁板结构未能很好地连结成为整体,有“空鼓”现象;桥面铺装层内钢筋网下沉,上保护层过大,钢筋网未能起到防裂作用;铺装层厚度不够;未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养护及交通管制,桥面铺筑完成后养护不及时,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开放交通,造成了铺装的早期破坏。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8。
第342题 (易)按深度的不同,裂缝可分为( )。
A.贯穿裂缝
B.穿透性裂缝
C.深层裂缝
D.微裂缝
E.表面裂缝
参考答案:ACE
解析:按深度的不同,裂缝可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9。
第343题 (易)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为桥头搭板搭板的一端搭在桥台牛腿上,基本无沉降,而另一端则置于路堤上,随路堤的沉降而下沉,使之在搭板的前后端形成较大的沉降坡差,当沉降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跳车。
参考答案:对
解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为桥头搭板搭板的一端搭在桥台牛腿上,基本无沉降,而另一端则置于路堤上,随路堤的沉降而下沉,使之在搭板的前后端形成较大的沉降坡差,当沉降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跳车。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12。
第344题 (中)为预防桥头跳车,分层填筑砂砾(石),控制最佳含水量和铺筑层厚,最大填筑厚度不超过( )cm,确保压实度符合标准要求。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C
解析:分层填筑砂砾(石),控制最佳含水量和铺筑层厚,最大填筑厚度不超过20cm,确保压实度符合标准要求。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12。
第345题 (难)下列属于桥头跳车的原因的是( )。
A.台背填土施工工作面窄小,适合的施工机械少
B.填土范围控制不当,台背填土与路基衔接面太陡
C.填料不符合要求,且未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D.铺筑层超厚,压实度不够
E.挖基处理不当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桥头跳车的原因:台背填土施工工作面窄小,适合的施工机械少;填土范围控制不当,台背填土与路基衔接面太陡;填料不符合要求,且未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铺筑层超厚,压实度不够;挖基处理不当;桥头部位的路基边坡失稳。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12。
第346题 (易)当槽底土体遇有原暗浜或流砂现象,沟槽降水措施不良或井点失效,处理时间过长,直接造成已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基础拱起甚至开裂。
参考答案:对
解析:当槽底土体遇有原暗浜或流砂现象,沟槽降水措施不良或井点失效,处理时间过长,直接造成已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基础拱起甚至开裂。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4。
第347题 (中)在浇筑水泥混凝土基础过程中突遇强降水,地面水大量冲入沟槽,使水泥浆流失,水泥混凝土结构损坏。
参考答案:对
解析:在浇筑水泥混凝土基础过程中突遇强降水,地面水大量冲入沟槽,使水泥浆流失,水泥混凝土结构损坏。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4。
第348题 (难)为预防管道基础下沉,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土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若施工平均气温在( )℃以下,应符合冬期施工要求。
A.0
B.2
C.4
D.5
参考答案:C
解析:为预防管道基础下沉,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土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若施工平均气温在4℃以下,应符合冬期施工要求。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5。
第349题 (易)管道接口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是: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参考答案:对
解析:管道接口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是: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5。
第350题 (中)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对超挖部分用砂砾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参考答案:对
解析: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对超挖部分用砂砾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5。
第351题 (易)碾压设备选择不当,超厚回填,填土土质不符合要求,带水回填回填冻块土和在冻槽上回填,不按段落分层夯实,会造成回填土不密实。
参考答案:对
解析:碾压设备选择不当,超厚回填,填土土质不符合要求,带水回填回填冻块土和在冻槽上回填,不按段落分层夯实,会造成回填土不密实。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6。
第352题 (中)超厚回填是沟槽回填土或路基填方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或未按规定的分层厚度回填。
参考答案:对
解析:超厚回填是沟槽回填土或路基填方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或未按规定的分层厚度回填。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6。
第353题 (易)管道基础尺寸线形偏差的原因是挖土操作不注意修边,产生上宽下窄的现象,直至沟槽底部宽度不足。
参考答案:对
解析:管道基础尺寸线形偏差的原因是挖土操作不注意修边,产生上宽下窄的现象,直至沟槽底部宽度不足。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7。
第354题 (易)施工人员可以在沟槽放样时给规定槽宽留出适当余量,一般两边再加放( )cm,以防止因上宽下窄造成底部基础宽度不够。
A.1~5
B.5~10
C.10~15
D.15~20
参考答案:B
解析:施工人员可以在沟槽放样时给规定槽宽留出适当余量,一般两边再加放5~10cm,以防止因上宽下窄造成底部基础宽度不够。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7。
第355题 (易)当管道基础铺设后发现基础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重力流管道发生倒坡时,必须返工重做。
参考答案:对
解析:当管道基础铺设后发现基础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重力流管道发生倒坡时,必须返工重做。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8。
第356题 (难)一旦发生管道基础高程错误,如误差在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则一般作微小的调整;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只有拆除基础返工重做。
参考答案:对
解析:一旦发生管道基础高程错误,如误差在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则一般作微小的调整;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只有拆除基础返工重做。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8。
第357题 (难)下列属于造成管道铺设偏差的原因的是( )。
A.管道轴线线形不直,又未予纠正
B.标高侧放误差,造成管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甚至发生水力坡度错误
C.稳管垫块放置的随意性,使用垫块与施工方案不符,致使管道铺设不稳定,接口不顺,影响流水畅通
D.承插管未按承口向上游、插口向下游的安放规定
E.管道铺设轴线未控制好,产生折点,线形不直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原因分析:管道轴线线形不直,又未予纠正;标高侧放误差,造成管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甚至发生水力坡度错误;稳管垫块放置的随意性,使用垫块与施工方案不符,致使管道铺设不稳定,接口不顺,影响流水畅通;承插管未按承口向上游、插口向下游的安放规定;管道铺设轴线未控制好,产生折点,线形不直;铺设管道时未按每节(根)管用水平尺校验及用样板尺观察高程。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8。
第358题 (难)下列属于预防管道铺设偏差的是( )。
A.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管道基础仔细复核,复核轴线位置、线形以及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吻合
B.稳管用垫块应事前按施工方案预制成形,安放位置准确
C.管道铺设操作应从下游向上游敷设,承口向上,切忌倒向排管
D.采取边线控制排管时所设边线应紧绷,防止中间下垂;采取中心线控制排管时应在中间铁撑柱上画线,将引线扎牢,防止移动,并随时观察,防止外界扰动
E.每节(根)管应先用样尺与样板架观察校验,然后再用水准尺检(试)验落水方向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预防管道铺设偏差: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管道基础仔细复核,复核轴线位置、线形以及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吻合;稳管用垫块应事前按施工方案预制成形,安放位置准确;管道铺设操作应从下游向上游敷设,承口向上,切忌倒向排管;采取边线控制排管时所设边线应紧绷,防止中间下垂;采取中心线控制排管时应在中间铁撑柱上画线,将引线扎牢,防止移动,并随时观察,防止外界扰动;每节(根)管应先用样尺与样板架观察校验,然后再用水准尺检(试)验落水方向;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样板架再次测量复核,符合设计高程后开始稳管。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9。
第360题 (中)人工顶管时发生偏差不超过( )mm时,宜采用超挖的方法进行纠偏。
A.5~10
B.10~20
C.5~15
D.10~15
参考答案:B
解析:人工顶管时发生偏差不超过10~20mm时,宜采用超挖的方法进行纠偏。见教材第六章第四节P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