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质量员(市政方向)通用基础知识、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练习试题(1118题)


第321题 (易)路面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横裂纹,往往是某区域的多道平行微裂纹,裂纹长度较短。



参考答案:对


解析:路面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横裂纹,往往是某区域的多道平行微裂纹,裂纹长度较短。见教材第六章第二节P96。


第322题 (中)双层式沥青混合料面层是上下铺筑,宜在当天内完成。如间隔时间较长,下层受到污染,铺筑上层前应对下层进行清扫,并应浇洒适量粘层沥青。



参考答案:对


解析:双层式沥青混合料面层是上下铺筑,宜在当天内完成。如间隔时间较长,下层受到污染,铺筑上层前应对下层进行清扫,并应浇洒适量粘层沥青。见教材第六章第二节P99。


第323题 (难)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通过试铺碾压确定。应掌握好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使其等于沥青混合料层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



参考答案:对


解析: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通过试铺碾压确定。应掌握好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使其等于沥青混合料层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见教材第六章第二节P99。


第324题 (易)开挖检查井沟槽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井室砌筑后,井室槽周围回填工作面窄,夯实机具不到位或根本无法夯实,造成回填密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参考答案:对


解析:开挖检查井沟槽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井室砌筑后,井室槽周围回填工作面窄,夯实机具不到位或根本无法夯实,造成回填密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见教材第六章第二节P101。


第325题 (中)检查井井框与路面高差值过大(标准为5mm)形成行驶冲击荷载,致使路基下沉造成检查井周边下沉、破损。



参考答案:对


解析:检查井井框与路面高差值过大(标准为5mm)形成行驶冲击荷载,致使路基下沉造成检查井周边下沉、破损。见教材第六章第二节P101。


第326题 (易)塌孔与缩径产生的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地层复杂、钻进速度过快、护壁泥浆性能差、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造成。



参考答案:对


解析:塌孔与缩径产生的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地层复杂、钻进速度过快、护壁泥浆性能差、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造成。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2。


第327题 (中)陆上埋设护筒时,在护筒底部夯填( )cm厚黏土,必须夯打密实。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夯填黏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密实不渗水。


A.30

B.40

C.50

D.60


参考答案:C


解析:陆上埋设护筒时,在护筒底部夯填50cm厚黏土,必须夯打密实。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夯填黏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密实不渗水。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2。


第328题 (难)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 )m以上,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能量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解析: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1m以上,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能量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2。


第329题 (难)避免成孔期间过往大型车辆和设备,控制开钻孔距应跳隔1~2根桩基开钻或新孔应在邻桩成桩( )小时后开钻。


A.12

B.24

C.36

D.48


参考答案:C


解析:避免成孔期间过往大型车辆和设备,控制开钻孔距应跳隔1~2根桩基开钻或新孔应在邻桩成桩36小时后开钻。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2。


第330题 (易)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粗骨料多。



参考答案:对


解析: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粗骨料多。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4。


第331题 (中)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参考答案:对


解析: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5。


第332题 (难)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粗骨料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参考答案:对


解析: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粗骨料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5。


第333题 (易)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参考答案:对


解析: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5。


第334题 (中)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参考答案:对


解析: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5。


第335题 (难)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钢筋较密,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参考答案:对


解析: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钢筋较密,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5。


第336题 (易)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施工缝处未进行处理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参考答案:对


解析:混凝土出现蜂窝,原因是施工缝处未进行处理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5。


第337题 (中)若采用胶囊做内模,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应用定位箍筋与主筋联系加以固定,并应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同时加设通长钢带,在顶部每隔( )m采用一道压杠压住钢带,防止上浮。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解析:若采用胶囊做内模,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应用定位箍筋与主筋联系加以固定,并应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同时加设通长钢带,在顶部每隔1m采用一道压杠压住钢带,防止上浮。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7。


第338题 (易)为使桥面铺装混凝土与行车道板紧密结合成整体,在进行梁板顶面拉毛或机械凿毛,以保证梁板与桥面铺装的结合。



参考答案:对


解析:为使桥面铺装混凝土与行车道板紧密结合成整体,在进行梁板顶面拉毛或机械凿毛,以保证梁板与桥面铺装的结合。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9。


第339题 (中)浇筑桥面混凝土之前必须严格按设计重新布设钢筋网,以保证钢筋网上下保护层。



参考答案:对


解析:浇筑桥面混凝土之前必须严格按设计重新布设钢筋网,以保证钢筋网上下保护层。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9。


第340题 (难)在设计时应保证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厚度满足使用要求,对于高等级路(桥)面,厚度应大于( )cm。


A.7

B.8

C.9

D.10


参考答案:C


解析:在设计时应保证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厚度满足使用要求,对于高等级路(桥)面,厚度应大于9cm。见教材第六章第三节P109。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