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61题 (难)钢筋、砂浆、拉环、筋带的质量均应按设计要求控制。砌体挡土墙采用的砌筑和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按每品种、每检验(收)批( )组查试验报告。
A.1
B.3
C.5
D.7
参考答案:A
解析:钢筋、砂浆、拉环、筋带的质量均应按设计要求控制。砌体挡土墙采用的砌筑和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按每品种、每检验(收)批1组查试验报告。见教材第五章第四节P71。
第262题 (易)下部结构是桥梁位于支座以下的部分,由桥墩、桥台以及它们的基础组成。下部结构作用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将结构重力传递给地基。
参考答案:对
解析:下部结构是桥梁位于支座以下的部分,由桥墩、桥台以及它们的基础组成。下部结构作用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将结构重力传递给地基。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2。
第263题 (难)现浇混凝土盖梁拆除模板后检查盖梁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检查盖梁的裂缝,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受力裂缝,检查应全数检查。
参考答案:对
解析:现浇混凝土盖梁拆除模板后检查盖梁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检查盖梁的裂缝,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受力裂缝,检查应全数检查。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3。
第264题 (中)预制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方可运打。
A.75%
B.80%
C.90%
D.100%
参考答案:D
解析:预制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运打。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2。
第265题 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应检查承台表面无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 )mm的收缩裂缝。
A.0.1
B.0.15
C.0.2
D.0.25
参考答案:B
解析: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应检查承台表面无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0.15mm的收缩裂缝。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3。
第266题 (中)桥梁主要由( )等组成。
A.上部结构(桥跨结构)
B.下部结构(基础、桥墩和桥台)
C.桥面系
D.支座
E.附属结构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桥梁主要由上部结构(桥跨结构)、下部结构(基础、桥墩和桥台)、桥面系、支座、附属结构等组成。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2。
第267题 (易)桥梁上部结构是位于支座以上的部分,它包括承重结构和桥面系,桥梁按结构形式分为梁式桥、拱桥、钢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参考答案:对
解析:桥梁上部结构是位于支座以上的部分,它包括承重结构和桥面系,桥梁按结构形式分为梁式桥、拱桥、钢桥、斜拉桥、悬索桥等。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3。
第268题 (中)装配式梁(板)质量控制,构件吊点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经计算确定。构件的吊环应竖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 )时应设置吊梁。
A.30°
B.45°
C.60°
D.75°
参考答案:C
解析:装配式梁(板)质量控制,构件吊点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经计算确定。构件的吊环应竖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梁。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3。
第269题 (难)构件吊运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
A.75%
B.80%
C.90%
D.100%
参考答案:A
解析:构件吊运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3。
第270题 (中)悬臂梁梁体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 )m的收缩裂缝。
A.0.1
B.0.15
C.0.2
D.0.25
参考答案:B
解析:悬臂梁梁体表面无孔洞、露筋、蜂窝、麻面和宽度超过0.15m的收缩裂缝。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3。
第271题 (易)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完后,面层表面应坚实、平整,无裂缝,并应有足够的粗糙度;面层伸缩缝应直顺,灌缝应密实。
参考答案:对
解析: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完后,面层表面应坚实、平整,无裂缝,并应有足够的粗糙度;面层伸缩缝应直顺,灌缝应密实。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6。
第272题 (中)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完成后,面层表面应坚实、平整,无裂纹、松散、油包、麻面。桥面铺装层与桥头路接槎应紧密、平顺。检查应全数检查,采用观察的方法。
参考答案:对
解析: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完成后,面层表面应坚实、平整,无裂纹、松散、油包、麻面。桥面铺装层与桥头路接槎应紧密、平顺。检查应全数检查,采用观察的方法。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6。
参考答案:错
解析:干砌护坡时,护坡土基应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砌筑时应纵横挂线,按线砌筑。需铺设砂砾垫层时,砂粒料的粒径不宜大于5cm,含砂量不宜超过40%。施工中应随填随砌,边口处应用较大石块,砌成整齐坚固的封边。见教材第五章第五节P77。
第275题 (中)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横排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
参考答案:对
解析: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横排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见教材第五章第六节P80。
第277题 (中)当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变形率超过2%,但不超过3%时;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3%,但不超过5%时;应采取选用适合回填材料按规定重新回填施工,直至设计高程。
参考答案:对
解析:当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变形率超过2%,但不超过3%时;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3%,但不超过5%时;应采取选用适合回填材料按规定重新回填施工,直至设计高程。见教材第五章第六节P83。
第278题 (易)验槽后原状土地基局部超挖或扰动时应按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岩石地基局部超挖时,应将基底碎渣全部清理,回填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或粒径( )mm的砂石回填夯实。
A.5~10
B.10~15
C.15~20
D.20~25
参考答案:B
解析:验槽后原状土地基局部超挖或扰动时应按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岩石地基局部超挖时,应将基底碎渣全部清理,回填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或粒径10~15mm的砂石回填夯实。见教材第五章第六节P81。
第279题 (中)沟槽回填管道应符合以下规定: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 )m。
A.0.5
B.1
C.1.5
D.2
参考答案:A
解析:沟槽回填管道应符合以下规定: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见教材第五章第六节P82。
第280题 (难)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 )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A.300
B.400
C.500
D.600
参考答案:C
解析: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见教材第五章第六节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