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01题 由于技术进步、工艺更新、淘汰落后设备装置、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兴建的工程属于( )。
A.新建项目
B.扩建项目
C.改建项目
D.复建项目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机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类型
【选项分析】机电工程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的性质可划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复建项目、迁建项目。其中新建项目是指地块上原来没有的新开工建设的项目。扩建项目:是指已有的企业为扩大生产或服务,在不改变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而兴建的工程,称扩建项目。改建项目:由于技术进步、工艺更新、淘汰落后设备装置、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或为改变功能而兴建的工程。复建项目:是指恢复应有的生产能力或服务的工程。
第1202题 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是( )。
A.人员的专业性
B.设计的多样性
C.工程运行的危险性
D.环境条件苛刻性
E.环境条件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内容考查】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
【选项分析】机电工程项目的特点是:设计的多样性、工程运行的危险性、环境条件苛刻性。
第1203题 ( )是资格审查的重点。
A.专业资格后审
B.专业资格审查
C.资格后审
D.基础资格审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资格预审
【选项分析】资格预审内容包括基本资格审查和专业资格审查。专业资格审查是资格审查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经历;人员状况,包括承担本项目所配备的管理人员和主要人员的名单和简历;施工方案,包括履行合同任务而配备的施工装备等;财务状况,包括申请人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资质审查的内容: 1) 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等资质文件; 2) 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工人操作技术水平; 3) 施工设备装备情况; 4) 财务资金状况; 5) 近几年承担类似工程的情况和经验; 6) 企业的社会信誉等。
(2)履约保证金与预付款的区别 1) 两者目的不同。履约保证金是为了证明合同的成立和确保合同的履行;而预付款是为了解决承包商进入现场的各项施工准备和材料、设备采购中的资金问题。 2) 性质不同。履约保证金是担保形式,是法律行为;而预付款是合同双方约定的行为,不是法律行为,而是一种惯例。 3) 处理方式不同。履约保证金视合同履行情况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合同按约定正常履行,则履约保证金到期返还;合同不履行,双方都无过错,履约保证金返还;支付履约保证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 视情节轻重,对方可扣留相应的履约保证金;收取履约保证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双倍返还履约保证金。
(3)判定索赔成立,应具备的条件 1) 承包商遭受到了实际损失或损害; 2) 损失不是因承包商的过错造成; 3) 损害也不是承包商承担的危险造成的; 4) 承包商遭受了损失或损害,应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时限内提出。
(4)二次索赔申请能否成立 1) 对第一次提出的索赔: ① 判定第一次索赔成立。因为a、遇到地下古墓和文物时的停工应视为业主应承担的风险,不属于承包商的责任,故延误工期,工期索赔的理由成立;b、承包商及时提供了施工记录和有关资料;c、承包商及时提出了索赔申请。 ② 延误的天数,应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核。 ③ 承包商等待签发工期变更指令。 2) 对第二次提出的索赔: ① 判定第二次提出的索赔不能成立。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需安装吊车吊装工艺设备,是施工企业应该预见到的问题,因此造成工期延误由承包商自己承担责任,索赔没有正当理由。 ②承包商送出索赔申请后,28天内可接到答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是正确的。《招投标法》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所以招标人以投标人是外地企业的理由排斥潜在投标人是不合理的。
2(1)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标管理办公室主任参加不妥。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组成。
(2)至少有4人是技术、经济专家。
3.
(1)B施工单位的投标不是有效标。
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价时,作为废标。
(2)D施工单位的投标是有效标。
细微偏差修正后仍属于有效标。
(3)F施工单位的投标书不是有效标。
检验标准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属于实质性响应的重大偏差。
(4)H施工单位的投标书是有效的。
属于细微偏差,应为有效标书。
4.安装调试阶段发生的火灾属于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发生的风险承担原则为:
1)经济损失由双方分别承担;
工期顺延应予以签证;
顺延的要求不完全合理应分别处理。
2)工程本身的损害由业主承担。
3)造成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损坏和停工等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4)人员伤亡由所属单位负责,并承担费用损失的责任。
5)因不可抗力因素延误工期,经业主签证应予顺延。
6)工程清理和修复工作的责任和费用由业主承担。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的损失或费用如下:
(1)工程本身损失150万元由建设单位承担;
(2)100万元的待安装设备的彻底报废由建设单位承担;
(3)G施工单位人员烧伤的医疗费及补偿费15万元由G施工单位承担;
(4)租赁的设备损坏赔偿10万元由G施工单位承担;
(5)其他单位临时停放在现场的价值25 万元的汽车被烧毁由建设单位承担;
(6)G施工单位停工5 天相应顺延工期;
(7)施工机械闲置损失2 万元由G 施工单位承担;
(8)必要的管理、保卫人员费用支出1 万元由建设单位承担;
(9)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200 万元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1206题 投标有效期从提交投标文件的( )算起。
A.截止之日
B.7日后
C.15日后
D.30日后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招标方式
【选项分析】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投标有效期。投标有效期从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之日算起。
第1207题 (1)将案例背景所含的各类风险因素一一列举出,并逐一分析说明。(2)针对本案例合同风险应采取何种对策?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本案例具有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材料设备风险——由于该国市场物资匮乏,主要材料设备需从境外运入,存在途中遭遇不可抗力等意外风险,以致可能出现供货不及时等风险。
2)人员风险——由于该国劳务政策要求至少雇用该国劳务人员不少于50%的规定,使得承包工程不得不使用大量当地劳力,因其素质差、工作效率低,将可能使工程施工质量无保障。
3)组织协调风险——因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由不同的承包商承包,而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由业主通过国际招标向国外采购,因而存在材料、设备供应与土建安装施工之间的组织协调风险,必须加强三者间的协调管理。
4)政治及社会风险——该国政局不稳定,可能使承包工程项目受政局变化的影响。
5)自然环境风险——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工程施工,一是气候炎热、干旱,使得施工效率降低,难度增加;二是复杂的地质条件会使基础施工变复杂,导致拖延进度或费用、成本增加。
6)经济风险——高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或亏损;外汇资金转移的困难会使赚得的利润难以汇回国内。
(2)应采取的对策
1)对于材料、设备风险——签订一个完善、有利的承包合同及相应条款,明确业主提供的材料、设备在质量、供应时间上的责任及其保证条件和违约责任,在实际施工中加强督促与检查。用到岸价交货或工地交货方式签订供货合同,投保转移运输风险。
2)人员风险——变相输出劳务,如输出一专多能的技工及多面手兼干其他工种及普工工作,减少自带劳务数量或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从而减少当地工人的招聘量。
3)政治及社会风险——一是避免承揽工期长的项目,以免在承包期间形势多变:二是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业主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补偿条件;三是进行相应的投保(险)。
4)组织协调风险——同1),在合同中明确业主(监理方)的协调责任。
5)自然环境风险——一是通过合同,明确要求业主提供详细、确实、可靠的地质勘探资料;二是拟订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方案,基础地质问题也可用分包方式转移风险。
6)经济风险——一是利用各种可能进行国际合理避税;二是利用资金进行有利于我们的国际贸易。
第1208题 (1)石化总公司和安装公司的合同效力如何?(2)安装公司的分包合同和专业安装公司的转包合同的效力如何?(3)安装公司的停工损失由谁负责?(4)验收时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合同的签订要求当事人必须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单位,双方意思表达应该真实,而且内容合法,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合同签订的双方当事人均是法人单位,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签订合同的内容合法,所以石化总公司和安装公司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2)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分包必须经过当事人之间协商同意,根据案例介绍,安装公司是经石化总公司的同意将自己承包的工程的部分工程分包给了专业安装公司,所以该分包合同有效。
而专业安装公司将该工程中部分设备安装工程转包给了某县安装公司的行为,因为没有征得石化总公司的同意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转包,合同无效。
(3)发包人石化总公司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解决工地用电的问题,导致安装公被迫停工造成损失的3万余元,应由发包人石化总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工程验收时发现的质量不符合约定标准的问题应该由安装公司承担责任或由安装公司和专业安装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石化总公司不应该承担责任。
第1209题 (1)不可抗力发生的风险承担的原则是什么?(2)根据不可抗力发生的风险承担的原则,逐一说明施工单位提出的6项索赔要求能否成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不可抗力发生的风险承担原则为:
1)经济损失由双方分别承担;
工期顺延应予以签证;
顺延的要求不完全合理应分别处理。
2)工程本身的损害由业主承担。
3)造成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损坏和停工等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4)人员伤亡由所属单位负责,并承担费用损失的责任。
5)因不可抗力因素延误工期,经业主签证应予顺延。
6)工程清理和修复工作的责任和费用由业主承担。
(2)根据不可抗力的风险承担原则,施工单位提出的这6项索赔要求应得到如下处理结果:
1)经济损失由双方分别承担;工期顺延应予以签证;顺延的要求不完全合理应分别处理。
2)油罐罐壁变形修复的费用32万元应由业主承担。
3)两台自动焊机损失12万元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施工单位施工窝工费4万元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4)受伤人员医疗费用和补偿金4万元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5)6天合同工期顺延应得到认可。
6)工程清理和修复工作的责任和费用由业主承担。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安装公司向业主提出的追加非标工程量索赔不合理。
其理由是:合同明文规定总价一次包死,就意味着现场不存在签字追加的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安装公司在合同签订时,未认真地进行合同分析和图纸工程量的核实,因而产生了工程量少算这一漏洞。
(2)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令是正确的。
合同约定进口阀门由业主提供,承包商自行采购是不允许的。若要自行采购需要履行以下工作程序:①采购前应经过业主同意履行批准手续;②请设计部门履行变更程序;③阀门进场时填报验收单;④在监理单位检查确认后进行安装。
(3)监造大纲的内容还应补充:明确监造单位;明确到设备制造现场有资格的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明确设备监造的技术要点和验收实施要求。
(4)施工现场的道路、场地应由安装公司解决。理由是:总合同明文规定安装现场的协调由安装公司负责;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明文规定了承包人的工作内容中有向分包人提供具备有条件的施工场地,确保分包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施工场地和通道等,满足施工运输的需要,保证施工期间的畅通。
(5)事件五中安装公司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是:A分包商工程的延误有一部分属于安装公司协调不力造成,若A单位有充分证据,这部分损失和赶工的费用应支付给A分包商;而因A分包商自身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和赶工费用不应支付。B分包单位的让步处理决定安装公司和业主均无权决定,必须经设计单位确认不降低性能、不影响使用,才可由设计单位作出让步处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安装公司采购冷水机组的采买程序是:向厂商实施询价(1分),接受厂商报价(1分)对厂商的报价评审(1分),与厂商协调(谈判)价格(1分),签订合同(1分)。 2.安装公司与厂商订立的设备供债合同中还应有冷水机组等设备的包装标准(1分),验收方法(1分),运输要求(1分),供货期限(1分)违约责任(1分)。 3.冷水机组等设备的开箱验收,参加的人员还应有业主(1分),监理单位(1分),供货厂商(1分),海关(1分),商检部门(1分)代表。 4.安装公司在订立设备采购合同时。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供货商应承担的风险责任(1分)和赔偿条件(违约条款)(1分),进行相应的投保(保险)(1分)。 5.因为安装公司与业主签订的机电工程合同价为固定总价(1分),设备采购合同是安装公司与厂商签订的(1分),所以安装公司增加的费用不能向业主索赔。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1)安装公司除合同价款外,应得到的费用总额:6+4+12-0.5=21.5(万元)。
(2)具体费用项目:赶工费12万元,灌浆料增加费4万元,解体机泵增加费6万元,罚款0.5万元。
2.主要形状误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
主要位置误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等。
3.泵系统试运行前应具备的资源条件包括:试运行所需要的动力、介质、材料、机具、检测仪器等符合试运行的要求并确有保证。
(1) 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和电气等系统符合系统单独调试和主机联合 调试的要求。
(2) 对人身或机械设备可能造成损伤的部位,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设置完善。
(3 )试运行方案已经批准。
(4) 试运行组织已经建立,操作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熟悉试运行方案和操作规程,能正确操作。记录表格齐全。
(5) 试运行动设备周围的环境清扫干净,不应有粉尘和较大的噪声。
4.业主对安装公司的处罚合理。理由:监理单位工作的失误不能免除施工单位应尽的质量责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事件一中工程分包存在问题应从如下方面考虑:
分包队伍尽管有一定经验和营业执照,但案例中并未说明是否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按合同法规定承担工程分包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主体工程不许分包,这是合同法明文规定,而本工程不但把主体工程分包出去,而且是分包给一个连资质都不一定具备的施工队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工程分包应经业主同意,本案例未体现业主同意与否的内容。
2.事件一中分包商可提出的异议可从分包合同条款不应与总包合同相抵触分析,有:
分包合同的质量标准与总合同不符;分包合同的质量标准要求比总合同的要求高,这就要求分包队伍用更低的价格完成更好的产品,这是不平等的;
企业内控质量标准要求尽管比行业和国家标准还要严,但毕竟是企业自己的标准,对外并无法律效力。
安装公司应按照合同法规定,分包合同与总包合同执行同一个质量标准。
3.事件二应从发包方的责任分析,施工现场的道路、场地应由安装公司解决。理由是:
总合同明文规定安装现场的协调由总包单位即安装公司负责;
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明文规定了承包人的工作内容中有向分包人提供具备有条件的施工场地,确保分包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施工场地和通道等,满足施工运输的需要,保证施工期间的畅通。
4.事件三中从分包单位、总包分包与技术单位之间的关系分析,分包单位要求索窝工费和工期顺延是合理的。
解决方法:因分包单位是与安装公司签订的分包合同,而与业主无合同关系和直接的经济关系,而安装公司与业主有直接的合同和经济关系,而合同中规定电缆等主材由业主提供。今已拖期,直接影响到安装进度,安装公司有督促业主的责任,也有责任和义务向业主索要分包单位的窝工费和要求工期顺延的要求。
5.事件四应从动态炉窑砌筑的条件和施工程序分析。存在的问题有:回转窑未进行试运转即开始砌筑;砌筑不应从冷端(高端)向热端(低端)砌筑,而是应从热端(低端)向冷端(高端)砌筑。
第1214题 合同通用条款涉及到中标通知书(如果有)、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图纸、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投标函及其附录(如果有)等内容时,优先级最高的是( )。
A.投标函及其附录(如果有)
B.图纸
C.中标通知书(如果有)
D.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施工承包合同
【选项分析】合同通用条款规定的优先顺序:中标通知书(如果有);投标函及其附录(如果有);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通用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和要求;图纸;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其他合同文件。中标通知书排第一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定期组织对设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进度偏差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设计进度的主要控制点应为:
1)设计各专业间的条件关系及其进度。
2)初步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完成和提交时间。
3)关键设备和材料采购计划的提交时间。
4)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上各项设计的设计文件提交时间。
5)施工图设计或详细工程设计完成和提交时间。
6)设计工作结束时间。
(2)该项目工艺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工艺技术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图的编制。
选择工艺技术;
确定工艺专业的设计基础数据;
工艺流程图编制;
物料、热量衡算;
确定性能保证指标;
编制工艺设备表;
编制工艺说明书;
计算并确定化学药品的数量、品种、规格;
工艺数据表;
设备概略布置图等。
2)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简称PID)及命名表。
3)系统的管道水力计算、阻力降计算、阀门和管道组成件的选择。
4)泵的净正吸入压头的计算、机泵压差计算。
5)全部设备接管汇总表等。
6)管道平面设计和安装设计。
7)装置中设备布置图。
8)装置设备负荷平面图。
9)重型或超限设备的吊装方案。
10)管系的应力分析和设计。
11)设备、管道材料控制,提交请购文件。
12)汇总向土建专业提出平台、梯子、设备固定条件等。
(3)设计质量应按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控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设计质量控制点主要为:
1)设计人员资格的管理。
2)设计输入的控制。
3)设计策划的控制(包括组织、技术、条件的接口)。
4)设计技术方案的评审。
5)设计文件的校审与会签。
6)设计输出的控制。
7)设计变更的控制。
(4)如何编制采购计划,主要从采购计划编制依据和采购计划内容来回答。
采购计划编制依据:
1)项目合同。
2)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
3)项目进度计划。
4)企业有关采购管理的程序和制度。
采购计划主要内容:
1)编制依据。
2)项目概况。
3)采购原则,包括分包策略及分包管理原则,安全、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原则,设备材料提交原则等。、
4)采购工作范围和内容。
5)采购的职能岗位设置及其主要职责。
6)采购进度的主要控制目标和要求,长周期设备和特殊材料采购的计划安排。
7)采购费用控制的主要目标、要求和措施。
8)采购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要求和措施。
9)采购协调程序。
10)特殊采购事项的处理原则。
11)现场采购管理要求。
(5)采购项目部将承担的主要工作:
1)编制项目采购计划和项目采购进度计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如需调整应保证符合项目合同要求。
2)接收采购申请、确定合格供货厂商、编制询价文件、询价、报价评审、定标、签订采购合同或定单等内容。
3)项目采购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设备材料的重要性和一旦延期交付对项目总进度产生影响的程度,划分催交等级,确定催交方式和频度,制订催交计划并监督实施。
4)根据设备材料的具体情况确定其检验方式并在采购合同中作出规定;同时,在采购过程中严格实施设备材料的检验。
5)根据采购合同约定的交货条件制订设备材料的运输计划并实施。计划内容包括运输前的准备工作、运输时间、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人员安排和费用计划等。
6)组织建立采购变更管理程序和规定,了解变更的范围和对采购的要求,预测相关费用和时间,制定变更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7)仓库管理工作应包括物资保管,技术档案、单据、账目管理和仓库安全管理等。
(6)项目施工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施工计划管理,在施工初始阶段应依据合同约定和项目计划要求,组织编制项目施工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施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组织原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3)施工质量计划。
4)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计划。
5)施工进度计划。
6)施工费用计划。
7)施工技术管理计划,包括施工技术方案要求。
8)资源供应计划。
9)施工准备工作要求。
(7)该项目试运行阶段的主要管理任务是:
项目试运行管理是根据合同的约定或业主的委托来进行,其管理内容包括:试运行管理计划的编制、试运行准备、人员培训、试运行过程指导和服务等。
1)在项目初始阶段,根据合同和项目计划编制项目试运行管理计划,经业主确认后实施。
2)按照合同约定,组织和协助业主编制试运行方案,并协助业主完成试运行工作。
第1216题 (1)从风险识别评价的角度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2)案例中的风险削减措施有无不妥之处?请说明。(3)针对罐内存在的风险,你认为还应增加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项目部对在设备容器内作业风险识别和评价不全面,因化工装置内原料或中间物料多为可燃或有毒介质,在容器内作业除有中毒、窒息风险外,还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风险,由于项目部未识别出该风险,也未正确采取在有限空间内动火的相应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风险削减措施的不妥之处是:
1)检测设备内气体不应只是每天早上一次,最好携带便携式仪器对有限空间连续检测才能确保安全。
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符合标准,作业期间应每隔4小时取样复查一次。
若停止作业超过1小时,必须重新检测容器内气体合格后方可开始作业。
2)规范规定,在金属容器内作业使用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因此即使使用装有漏电保护器的220V电源作为供电电源也是不允许的。
(3)除应采取上面第(2)问中的风险削减措施外,至少还应增加以下措施:
1)执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的办理程序和相关规定;
2)关闭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阀门,并用盲板使其与有限空间隔绝,盲板应挂牌标示;
3)设通风排气装置,强制通风;
4)严格执行监护制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该工程项目部应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编制压力管道安装、起重机抬吊、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和单机试运行等专项施工方案。
2.项目部进行设备监造验收的主要依据有:
⑴设备订货合同(设备相关的参数、型号、数量、性能,进度供货范围,设备应配有的备品备件数量,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施工全过程的现场服务)。
⑵设计单位的设备技术规范书、图纸和材料清册。
⑶该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制订的建造大纲。
3.
第一套方案:
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
人工费: 50天×30人×50元=75000元=7.5万元
机械费:20万元,
其他费用:2.5万元
第一套吊装方案成本:7.5+20+2.5=30万元
第二套方案:
采用两台100t 汽车式起重机抬吊:
人工费:7.5×0.3=2.25万元
机械费: 2台×1万元×14天=28万元
其他费用:2.5×0.7=1.75万元
第二套吊装方案成本:28+2.5+1.75=32万元
4.依据吊装方法选用原则:有序 、安全、快捷、经济。
所以,应选出工期短、安全有保证、质量好、材料省、劳动力安排合理、工程成本低的方案。
对这两吊装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① 技术效率分析:(所选择的几种技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大小)
第一套吊装方案单位时间完成30万元÷50天=0.6万元产值;
第二套吊装方案单位时间完成32万元÷14天=2.29万元产值,可见第二套方案技术效率更高。
②技术先进性:汽车式起重机的起吊技术要先进于桅杆式起重机的起吊技术。
③经济性分析: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比采用两台100t 汽车式起重机抬吊表面上节省2.25万元,但汽车式起重机抬吊只用14天就可完成吊装,为提前完工获得奖励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应选择第二套方案。
5.考虑到提前8天完工获奖励4万元,故吊装成本降低率为:
[(32—4)—30]÷(32—4)=7.1%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本工程项目的机电安装工程应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业技术施工方案,即塔体群吊装施工方案。
(2)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内容一般由施工项目降低直接成本计划和间接成本计划及技术、组织措施组成。
(3)施工方案经济评价的常用方法是综合评价法。
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包括的内容是:技术的先进性、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方案的重要性等。
(4)两种吊装方案经济分析计算如下:
第一套方案测算成本=50×30×50+200000+25000+30000=330000元
第二套方案测算成本=50×30×50×(1-70%) +10000×2×16+25000×(1-30%)=360000元
结论:第二套方案成本要高于第一套方案成本30000元。还可提前8天工期,并获得4万元奖励。而且第二套方案不需要新购置30000元的钢丝绳和索具。因此该项目部宜选第二套方案。
第1219题 (1)简述本案例中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步骤。(2)本工程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资料,熟悉工程相关情况。包括工程任务文件、工程设计文件、技术数据计算资料、工地自然条件资料、地区资源潜力资料等。
2)编写工程概况,明确任务要求。主要是介绍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现场的具体特征和条件,以及有关要求等,作为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本依据。
3)进行施工部署,拟定施工方案。它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全面安排的一个总体规划。
4)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是为明确施工部署对各工程项目在时间上的安排,是施工部署在时间上的具体体现。
5)制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资源需要量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是为开工服务所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在时间上的具体安排。资源需要量计划是根据总进度计划,对所需劳动力、材料、机械和加工品等的数量,作出具体安排的计划。
6)规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对拟建工程和施工临时设施的位置,在施工现场平面图上,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布置的一项工作,是施工部署在空间上的体现。
7)拟定质量、环境和安全技术措施。它是根据已建工程的经验教训,为防患于未然而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或要求。
(2)对于工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有:
①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②土方开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
③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④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⑤脚手架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制定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时的要求是:
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企业自身能力,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施工方法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方法是实现工程施工的重要手段,无论施工方法的选择、操作工艺的制定,还是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等,都必须以加快进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2)该项工程是室外架空管线施工,又在梅雨季节,所以在制定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时,应对环境的焊接质量控制施工方法:
应保证防雨、防风;
防焊条受潮;
焊接接头坡口处理的要求,确保焊接质量;
应对起重安装的施工工艺:
在吊装工艺允许情况下,尽量加大地面组装的范围,同时应减少吊装变形,保证一次就位。
(3)该项工程实施时,应严格按制定的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执行;切实使工序活动的操作者、材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五大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加强工序质量检验工作,对已完成的工序及时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提出预防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针对雨期施工特点,应在焊接和吊装这两个关键工序设主控制点,强化管理。
(4)该项目的质量预控措施应从焊接和吊装这两个关键工序上提出相应对策,如焊接中怎样保证作业面防雨、防风,怎样保证焊条不受潮、管道坡口处理方法和焊后及时检验,怎样预防吊装变形等;采取相应的质量预控措施。
(5)质量预控方案一般包括:工序名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质量预控措施等三部分内容。